莫忠贵
- 作品数:24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附25例报告)
- 2001年
- 陆生林莫忠贵
-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胫腓骨骨折
-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ultiple—level noncontinuous spinal,MNSF)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2月24例MNSF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20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除4例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加重及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MNSF,对不稳定性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固定融合节段,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黄晖莫忠贵庄小强白宇陆生林
- 关键词:脊柱多节段骨折
- 脊髓腹侧急性损伤受压模型的病理变化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构建一种和临床患者相似的脊髓腹侧受压损伤模型,并观察在排除实验因素的影响下脊髓损伤早期的病理变化过程。方法:实验于2001-08在广西民族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将25只广西成年健康山羊随机分成5组:压迫2h组、压迫4h组、压迫6h组、压迫8h组、压迫10h组,每组5只。于T13椎体中后部额状面切骨,咬除椎弓根,在切骨线打入木条使椎体后缘突入椎管,造成前1/3占位,持续全麻固定,于压迫2,4,6,8和10h切取脊髓,造成脊柱骨折后脊髓腹侧急性损伤受压模型。大体观察和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脊髓出血、变性及坏死的情况。结果:每组有5只山羊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压迫2h组脊髓有轻度的出血、坏死;压迫8h组出血、水肿、坏死加重,神经元、胶质细胞肿胀;压迫10h组肉眼观察已有胶冻样改变。②光镜下可见:神经元部分崩解。结论:脊髓腹侧损伤被持续压迫2h时已有轻度病理变化,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出血、水肿、坏死液化呈现进行性加重,至10h时,脊髓坏死已很严重。实验中脊髓腹侧受压模型和脊髓病理变化和临床中的情况一致,重复性、定量性好,是一个较理想的脊髓损伤模型。
- 蒙树岳庄小强陆生林胡日焕莫洪耀莫忠贵胡进程军莫维光文宗振
- 关键词:脊髓损伤病理学
- 内外踝岛状皮瓣修复踝部及前足部创面
- 目的应用内外踝岛状皮瓣修复踝部及前足部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外踝上腓浅动脉及外侧皮动脉与内踝上的胫后动脉血供蒂设计岛状皮瓣,修复踝周及前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月-1年,功能及外...
- 庄小强白宇陆生林农德毅莫忠贵程军王玮莫洪耀
- 关键词:踝部皮瓣
- 文献传递
- 改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改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90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的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组(A组)、传统的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组(B组)和改良的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组(C组),每组30例,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法对3组患者进行腰痛评分,观察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s角的变化。结果 C组手术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A组,少于B组(P<0.05);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伤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伤椎Cobb's角均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骨水泥分布超过中线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而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放射线投照次数,从而减少医源性损害;骨水泥在椎体中分布均匀,椎体受力均匀;术后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椎体的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莫忠贵郑亚东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手术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
- 经皮穿针三角架式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
- 2000年
- 莫忠贵胡日焕庄小强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
- 2000年
- 莫忠贵
- 关键词:外科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 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比经单侧椎弓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23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另24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在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内及随访期间拍摄伤椎正侧位片或CT,了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住院时间两者并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功能及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均得到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单侧椎弓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放射线投照次数少的优势。
- 莫忠贵郑亚东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
-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96例
- 2001年
- 莫忠贵万勇
- 关键词:腰椎滑脱外科手术术式疗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 颈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 2005年
- 莫忠贵庄小强白宇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前路手术固定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