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茜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肺发育...
  • 3篇气管
  • 3篇重组促红细胞...
  • 3篇细胞生成素
  • 3篇红细胞生成
  • 3篇红细胞生成素
  • 3篇发育不良
  • 3篇肺发育
  • 3篇肺发育不良
  • 3篇产儿
  • 3篇促红细胞生成...
  • 2篇衰竭
  • 2篇呼吸衰竭
  • 1篇早产儿呼吸
  • 1篇早产儿呼吸窘...
  • 1篇综合征
  • 1篇疗效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4篇许茜
  • 4篇刘丽芳
  • 4篇何中倩
  • 4篇蔡琳
  • 4篇李晓东
  • 2篇田青

传媒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 比较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选择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随机分为NSIPPV组69例,nCPAP组67例,预防性使用NSIPPV或nCPAP,比较2组患儿RDS、呼吸暂停、机械通气的发生率.结果 NSIPPV组发生RDS 12例(17.3%),nCPAP组发生RDS 24例(35.6%);NSIPPV组发生呼吸暂停18例(26.1%),nCPAP组29例(43.3%);NSIPPV组6例(8.7%)改用呼吸机治疗,nCPAP组18例(26.9%)改用呼吸机治疗.2组RDS、呼吸暂停及机械通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NSIPPV与nCPAP均可减少早产儿RDS、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但NSIPPV优于nCPAP,且可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
刘丽芳李晓东蔡琳何中倩许茜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胎龄< 34w、需机械通气(包括NCPAP或NIPPV)和/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者143例...
刘丽芳许茜蔡琳李晓东田青何中倩陈宏洁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胎龄<34w~需机械通气(包括NCPAP或NIPPV)和/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者143例为...
刘丽芳许茜蔡琳李晓东田青何中倩陈宏洁
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呼吸衰竭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2周、需机械通气(包括常频及高频)治疗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51例)和常规治疗组(52例),比较两组在生后28dBPD发生率、纠正胎龄36周时BPD严重程度、死亡率、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氧疗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常规治疗组BPD发生率(11.8%和28.8%)、纠正胎龄36周时BPD严重程度、住院时间[(32.6±11.2)d和(44.3±9.7)d]、输血量[(28.6±12.7)ml/kg和(39.6±10.6)ml/kg]和贫血发生率(35.3%和6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Epo治疗有BPD风险的早产儿可减少BPD的发生率及减轻BPD程度,减少氧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未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
刘丽芳许茜蔡琳李晓东何中倩陈宏洁
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呼吸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