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厚本
- 作品数:45 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南岭中段弄蝶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分析
- 2021年
- 为了分析南岭中段区域弄蝶(Hesperiidae)的物种组成、南坡与北坡的差异、不同海拔弄蝶的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特点,选择南岭中段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南坡)和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为监测区开展研究。2012—2015年共发现弄蝶83种,其中南坡73种,北坡43种,加之前人调查和记录的共有53属144种,其中东洋区占80.56%,东洋-古北区占14.58%;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华南、西南、华中3区共有种占31.25%,仅分布于华南区占29.17%,华南区与西南区共有种占13.89%,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种占12.50%。在种的数量上,南坡高于北坡;除北坡海拔600 m外,各监测点种的数量存在年际间波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优势种不相同,南坡海拔600、1 100 m和北坡600 m的优势种均为旖弄蝶Isoteinon lamprospilus,而北坡1 100m的优势种为白弄蝶Abraximorphadavidii,山顶的优势种为无趾弄蝶Hasoraanura;中等海拨(1 000—1 100 m)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数、种群密度和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低山常绿阔叶林(500—600 m)和山顶矮林(1 850—1 902 m),该结果符合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中间高度膨胀"假说;南北坡间各监测点相似性指数在0.095—0.465,相似性指数最大的均是海拔500 m。南岭中段弄蝶在组分上呈现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有明显的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的现象,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中国弄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区划、环境监测、蝶类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 王旭周光益李兆佳邱治军赵厚本王胜坤顾茂彬
- 关键词:生态分布协同进化
- 广东天井山成熟杉木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测定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全挖法对广东天井山成熟杉木人工林中具不同优势度和胸径(D)的8株样木进行了根系生物量实测,以D、D2H参数建立了根系生物量模型,分析了该森林根系生物量在各森林层次、各直径级的分配规律等。结果表明:(1)与单一胸径为自变量相比,树高的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方程的精度:根系生物量建议首选三次方程来拟合,其次是二次方程和幂函数。(2)该森林总地下根系生物量平均为29.27t.hm^-2,其中乔木层根系(28.11t.hm^-2)占96.04%,灌木、草本层分别占0.38%和3.59%;乔木层根系生物量中,根头(WST)、粗根(WC)、大根(W1)、中根(WM)、小根(Ws)和细根(WF)分别占57.3%、15.8%、17.0%、4.76%、3.16%和1.97%,根径〉2cm的根生物量占乔木层总根量的90.1%。f3)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一样,根系生物量按径级分布的峰值都出现在18~22cm径阶范围,都呈现偏态分布,说明大径级林木对成熟杉木林根系生物量贡献大。(4)随林木优势度的降低,起支撑树体作用的根系比例逐渐减少,用于养分及水分吸收、传输的小根和细根的比例明显增加;且单位枝叶重量需求的根量也随优势度降低而显著增加,这是中下层被压木在受到林冠伸展空间、光照、土壤养分竞争等胁迫时的一种适应机制,这一现象称之为“资源胁迫刺激林木多产根”,可以用资源竞争效应来解释。
- 黄春华周光益赵厚本周志平邱治军
-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成熟林根系生物量
- 广州典型风水林碳密度特征被引量:1
- 2020年
- 以广州市典型风水林为对象,对其生态系统全组分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调查和估算,研究碳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风水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259.17±69.67)t/hm^2,其中,植被碳密度为(194.04±54.07)t/hm^2(占74.9%)(其中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达90%以上),土壤碳密度为(65.13±19.30)t/hm^2(占25.1%);植被和土壤碳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优势种类的风水林碳密度差异较大,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ata.)为优势的林分碳密度最大(310.57±62.65 t/hm^2)。结果表明影响风水林碳密度的主要因子是林分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土壤容重和土壤碳含量,其中,风水林碳密度与胸高断面积、土壤容重和土壤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植物多样性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对南亚热带林分改造和碳汇林营造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马志婷周璋李意德陈德祥赵厚本骆土寿许涵陈洁吴建辉张霞
- 关键词:风水林碳密度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碳
- 美丽的热带观花植物——粉萼花被引量:1
- 2006年
- 粉萼花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阐述了粉萼花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以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有关要点,对其园林绿化用途做了简单评述,提出应在华南南部地区园林绿化上适当加大推广应用粉萼花。
- 邱少松邵志芳赵厚本陈卓全彭少麟
- 关键词:园林绿化繁殖栽培观赏植物
- 模拟林冠损伤对藜蒴栲群落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以2008年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为背景,通过人工去除林冠层保留树干模拟森林的机械损伤,研究粤北小坑流域藜蒴栲群落林下植被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1.5年后,去除林冠层、林下添加枯枝落叶的处理,林下灌木、草本科、种及乔木幼苗种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去除林冠层且地表枯落物层保持不变的处理,林下草本科、种数量增加显著,乔木幼苗及灌木科、种差异不显著(P>0.05);林下添加枯枝落叶,林冠层不做处理,林下植被各生活型物种数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2)去除林冠层后,一些阳生种如野桐、山乌桕、山苍子、红紫珠、蕨状苔草、广东蛇葡萄等大量入侵并占据优势地位,林下植被盖度显著提高。(3)去除林冠层在短期内可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添加枯落物对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显著。
- 刘立强周光益赵厚本李力邱治军
- 关键词: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
- ^(13)C脉冲标记法研究非正常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被引量:7
- 2021年
- 冰暴、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严重干扰了森林生态系统,导致大量落叶、断枝、断干等非正常凋落物产生,将对土壤碳库产生激发效应,然而目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仍十分匮乏。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3种南亚热带常见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13)C标记植株并采集其新鲜叶片添加至土壤表面,进行了为期110 d的室内培养实验,培养中分别测量了CO_(2)排放量、^(13)C丰度值以及培养前后土壤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非正常凋落物的碳排放模式相似,均表现为前期快速升高,之后波动下降,后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其中91.39%—94.04%的碳排放过程发生在前中期(0—45 d)。110 d的培养过程中,非正常凋落物分解产生的碳有67.86%—95.31%以C–CO_(2)的形式排放到大气当中。非正常凋落物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主要分为3个阶段。培养前期(0—7 d)3种非正常凋落物输入均引起了土壤碳强烈的负激发效应且在短期内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50.05、−117.72、−124.08;培养中期(7—35 d)负激发效应强度逐步下降,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速率转慢;培养后期(35—110 d)碳激发效应较为平稳,不同树种之间有所差异,黧蒴锥、浙江润楠的碳激发效应逐渐转为正向,而马尾松维持负激发效应并缓慢下降至消失。经过110 d的培养,马尾松、黧蒴锥的0—5 cm层土壤有机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黧蒴锥的0—5、5—10 cm层土壤的^(13)C同位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全氮、有效氮差异均不显著(P>0.05)。非正常凋落物输入在短期内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而对深层土壤没有影响,其分解产生的碳大部分以C–CO_(2)的形式排放到大气当中。
- 张天霖蔡章林赵厚本吴仲民吴仲民邱治军
- 关键词:分解过程土壤碳库
- 用^(13)C标记法研究光合碳在枫香和山乌桕幼苗体内的留存及分配动态被引量:2
- 2023年
- 光合碳在植物体内的留存和分配规律对评估植物的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亚热带落叶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山乌桕(Sapium discolar)幼苗为研究对象,运用^(13)C脉冲标记法室内培养植株,自标记完成跟踪至叶片凋落和重新展叶,测定不同时段各器官δ^(13)C值、分配比例和^(13)C固定量.结果显示,标记3 d后,枫香和山乌桕^(13)C的固定量分别为14.42 mg/株和20.36 mg/株,各器官分配比例为叶片>枝条>粗根>细根.标记30 d后,枫香和山乌桕固定的^(13)C留存比例分别为79.34%和91.25%.标记108 d后(落叶期),枫香和山乌桕固定的^(13)C留存比例分别为65.40%和37.96%,^(13)C分配比例均转变为粗根>枝条>细根.标记180 d后(展新叶期),枫香和山乌桕固定的^(13)C留存比例分别为61.90%和14.06%.两个树种的^(13)C均表现为从根系向新叶转移,转移比例分别为7.34%和13.91%.上述结果表明:枫香光合固碳能力低于山乌桕,但暗呼吸速率也低于山乌桕,光合碳在体内的留存量则高于山乌桕;两种落叶植物在生长阶段固定的光合碳首先富集在叶片,之后的分配调整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落叶期光合碳由叶片向根系中转移,展叶期则重新由根系向新叶中转移.上述研究结果对落叶植物碳汇能力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 蔡章林赵厚本蔡继醇吴仲民周光益李兆佳王旭邱治军
- 关键词:落叶树种光合碳
- 粤北不同林龄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5
- 2018年
- 在粤北地区选择不同林龄阶段(23、32、43、66 a)砍伐后飞播造林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设立植物样地,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在各林龄阶段乔木层均占据主要优势,其重要值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林龄23 a和32 a的阔叶树种以木荷(Schima superba)、甜槠(Castanopsis eyrei)、广东润楠(Machilus kwangtungensis)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林龄43 a和66 a的阔叶树种以鼠刺(Itea chinensis)、山茶(Camellia japonica)等低矮耐阴树种为主。马尾松早期促进了森林恢复和群落演替,后期则存在抑制作用。不同林龄阶段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灌木层则表现出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 沈孝清周光益赵厚本邹滨
-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 粤北针阔混交林不同器官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5
- 2021年
- [目的]为充分了解粤北地区针阔叶混交林碳(C)、氮(N)、磷(P)、钾(K)元素在树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期揭示粤北地区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树木不同器官的养分平衡机理及环境适应机制,为合理经营管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木荷、南酸枣、米槠、杉木、马尾松5个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树种枝、叶、根、干的养分元素含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C、N、P、K含量和计量比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N、P、K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最高,干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C:N、C:P、C:K均表现为干最高,叶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叶的平均C、N、P、K含量分别为512.04、14.29、0.74、10.30 mg·g^(-1),且叶的N、P、K含量与其他器官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树木具有复杂的内在协调机制。[结论]粤北针阔混交林树种不同器官的C含量较高,但N、P、K元素较缺乏,树木生长主要受P限制;米槠、南酸枣、杉木具有较高的P利用能力,且南酸枣具有更合理的养分分配格局,有利于在群落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 张天霖邱治军吴仲民陈志红胡辉周光益赵厚本李兆佳蔡章林
- 关键词:养分元素森林生态系统
-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分配特征与异速生长模型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器官分配特征,构建各树种单株及不同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模型,以提高其生物量估算准确性。【方法】以位于广州市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以该地区森林历史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研究区实际树种组成,选取黧蒴、中华锥、千年桐和华润楠4个常见树种,采用收获法测定各树种不同组分生物量,构建各树种单株及各组分的生物量模型,并探讨树高(H)和木材密度(ρ)作为第二自变量以不同形式加入模型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4个树种树叶生物量占比为5.34%~7.28%,华润楠显著低于黧蒴(P<0.05);4个树种树枝生物量占比为16.82%~24.20%,华润楠显著低于中华锥和黧蒴(P<0.05);4个树种树干生物量占比为47.22%~58.05%,中华锥显著低于其他3个树种(P<0.05);4个树种树根生物量占比为14.25%~22.25%,黧蒴和千年桐显著低于中华锥和华润楠(P<0.05);随着胸径增大,千年桐和华润楠的树叶生物量占比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4个树种的树枝生物量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树干生物量占比均呈下降趋势,根生物量占比和胸径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以胸径(D)为单一自变量的生物量模型具有较好拟合精度(平均R^(2)=0.947);将H以D2H形式包含在模型中,导致地上和全株生物量模型的拟合能力下降,但地下生物量拟合能力略有提升;将H以独立第二自变量包含在模型中,将增加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将ρ以D2ρ形式包含在模型中对单株及各组分生物量的估算精度均有所下降;将ρ以独立第二自变量包含在模型中,能略微提高估算精度。【结论】阳生树种千年桐分配较多生物量给树干,耐荫树种中华锥分配较多生物量给枝叶,耐荫树种中华锥和华润楠的根系更发达。随着胸径的增加,4个树种的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树枝的生物量�
- 赵厚本周光益李兆佳邱治军吴仲民王旭
- 关键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木材密度根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