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文锦

作品数:2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双相
  • 8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6篇双相障碍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抑郁
  • 5篇静息态
  • 5篇灰质
  • 4篇双相情感障碍
  • 4篇情感障碍
  • 4篇脑灰质
  • 3篇影像
  • 3篇体积
  • 3篇青年患者
  • 3篇老年
  • 3篇白质
  • 2篇抑郁症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机构

  • 23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市惠爱医...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市脑科医...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邹文锦
  • 9篇曹莉萍
  • 8篇邓文皓
  • 7篇崔立谦
  • 6篇李新春
  • 4篇宁玉萍
  • 4篇林鄞
  • 4篇黄癸卯
  • 4篇张训
  • 4篇黄建伟
  • 3篇秦明筠
  • 3篇杜碧茵
  • 3篇陈俊浩
  • 3篇刘莎
  • 3篇邹乔
  • 3篇张晓菲
  • 3篇李烜
  • 2篇成友军
  • 2篇钟敏之
  • 2篇赵海林

传媒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早期脑部灰、白质VBM及DTI研究
2020年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慢性缺氧所致的脑灰、白质结构病理变化。方法收集COPD患者30例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运用Philips 3.0T MR进行T2、FLair,DTI及全脑3D-T1WI。运用VBM8软件处理,得到全脑灰质密度数据参数图。利用Philips工作站处理DTI信息,勾画出长联络纤维。以VBM结果所得灰质减少区为种子勾画弓状纤维,测量白质纤维束的FA、ADC值。一般资料及FA、ADC计数资料对比均应用SPSS 17.0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VBM结果显示,COPD患者组对比正常组,全脑多个区域灰质密度减小,包括右侧颞下回、右侧额眶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颞极、双侧尾状核、双侧前运动皮层、左侧缘上回、右侧岛叶。DTI测量示:双侧尾状核FA值,右侧岛叶,双侧皮质脊髓束、左侧扣带束、左侧勾束FA降低,P<0.005。结论COPD患者脑区存在多个灰、白质区域异常,提示COPD患者在常规MRI未出现异常情况下已有微观脑结构改变。VBM及DTI技术可检测疾病早期脑结构病理改变,对临床评估有一定意义。
钟敏之曾旭文李新春邹文锦邹乔步军刘晓雯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灰质白质
老年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老年脑梗死病抑郁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与我院进行检查的脑梗死后未抑郁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病灶位置、面积以及额叶、颞叶左右侧CT值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病灶位置分布于额叶与颞叶、前循环以及左半球区域占比较对照组更高(P<0.05),多发性、大面积病灶占比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研究组左右侧额叶CT值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数值更低(P<0.05),左侧颞叶CT值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数值更低,右侧颞叶CT值相较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病灶的位置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病灶面积、体积越大,以及多发病灶等影像学特征可为患者是否出现抑郁提供一定的参考。
黄建伟刘文滔邹文锦
关键词:脑梗死病灶影像学
原发帕金森病与健康老年人的脑灰质基于体素形态学对照研究
2015年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未发现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在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较大价值。探讨帕金森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脑灰质体积变化,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信息。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本院临床诊断帕金森病患者48例,纳入标准:除运动迟缓外,至少符合下列表现之一:1肌强直;
何建勋李新春钟敏之邹文锦万齐邹乔孙翀鹏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灰质震颤麻痹肌强直
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对双相障碍Ⅰ型眶额叶皮质体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索抗氧化酶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A,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对中国汉族成年双相障碍Ⅰ型(bipolarⅠdisorder,BD-Ⅰ)患者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体积的影响。方法纳入87例BD-Ⅰ患者和82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磁共振扫描和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检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rs4840463多态性与疾病诊断对OFC各亚区体积的交互作用。结果MSRA基因rs4840463多态性和BD-Ⅰ诊断对左右外侧OFC体积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外侧P=0.030,右外侧P=0.002)。即在BD-Ⅰ患者中,与非风险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风险A等位基因携带者右外侧OFC体积更小[(7367.52±809.88)mm^(3)vs.(7576.48±906.38)mm^(3),P=0.014];在MSRA基因rs4840463风险A等位基因携带者中,与HC组相比,BD-Ⅰ组左右外侧OFC体积更小[左外侧,(7535.67±809.39)mm^(3)vs.(8012.69±838.59)mm^(3),P=0.014;右外侧,(7367.52±809.88)mm^(3)vs.(8024.04±915.31)mm^(3),P=0.004]。结论MSRA基因作为BD风险基因,其rs4840463位点的风险A等位基因与BD-Ⅰ患者OFC体积减小相关。
杨瑞兰陈建山张晓菲孙加琪邹文锦成小芳邓文皓张一智杨婵娟李烜崔立谦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MSR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氧化应激等位基因
无抽搐电休克在首发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脑结构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脑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MEC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磁共振脑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WAIS-RC评分、BDNF水平和脑灰质体积(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颞叶颞下回和左侧顶叶中央旁小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BDNF水平和脑灰质体积(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颞叶颞下回和左侧顶叶中央旁小叶)均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WAIS-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可有效改善首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症状及BDNF水平,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脑结构。
林虹林伟成谢友许邓晓苑邹文锦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脑结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8例正常人眼球运动神经的MRI影像解剖分析
2014年
目的 应用MRI成像技术显示正常人眼球运动神经的颅内段、眶内段及海绵窦段的影像学征象。方法以28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岁,均于3.0T MR扫描仪上行MRI检查,扫描平面除常规的平面扫描,还包括特定的斜平面扫描,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采用头线圈,3D-COSMIC序列扫面,层厚0.8 mm;海绵窦段采用头线圈,层厚2.0 mm,FSE T1WI扫描;眼眶段则采用表面线圈,层厚2.0 mm,FSE T1WI扫描,运用多层面重建技术分别在沿神经长轴的层面显示3对眼球运动神经的走行及毗邻关系,观察各对眼运动神经的MRI影像特征。结果脑池段的动眼神经与展神经显示率为28/28(100%),滑车神经显示率为27/28(96.4%);海绵窦段的动眼神经显示率为28/28(100%),展神经及滑车神经显示率为20/28(71.4%);眶内段动眼神经显示率为27/28(96.4%),展神经显示率为25/28(89.2%),滑车神经显示率为13/28(46.4%)。结论 MRI能够清晰地显示眼球运动神经及其毗邻关系,是神经影像学的首选检查方法。
邹文锦侯乐黄癸卯施海珊杜碧茵黄建伟刘莎陈俊浩
关键词:正常人MRI影像
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前额叶质子波谱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前额叶质子波谱(1H-MRS)的特点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0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研究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1H-MRS检查,检测前额叶代谢产物N-乙酰天冬门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系统自动完成NAA/Cr、Cho/Cr、NAA/(Cho+Cr)值的计算。应用言语流畅性测验(动物)、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汉诺塔(TOH)对受试者进行执行功能评定。结果:研究组左侧前额叶NAA/Cr、NAA/(Cho+C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言语流畅总数、WSCT分类数、WSCT总错误数、WSCT持续错误数、TOH平均执行时间、TOH总分显著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侧前额叶NAA/Cr值与言语流畅总数(r=0.66,P<0.05)、WSCT分类数(r=0.54,P<0.05)、TOH总分呈正相关(r=0.58,P<0.05),与WSCT总错误数(r=-0.53,P<0.05)、WSCT持续错误数(r=-0.47,P<0.05)、TOH平均执行时间呈负相关(r=-0.67,P<0.05)。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左额叶NAA明显下降,NAA下降可能是导致患者执行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张训彭彪谢清秦明筠罗冬冬成友军邹文锦赵海林
关键词:脑损伤脑外伤后综合征磁共振波谱前额叶
有和无家族史的青年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脑灰质体积基于体素形态学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比有和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D-Ⅰ)青年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脑灰质体积差异,探讨BD-Ⅰ遗传相关的脑灰质结构改变。方法搜集BD-Ⅰ型青年患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18例、无家族史39例及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49名,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组间全脑灰质体积差异,并进一步对患者脑灰质总体积及有异常改变脑区的体积值与一般临床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躁狂量表(BRM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有家族史组左侧颞上、下回,右侧颞上回,双侧梭状回及双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明显减小,右侧额极-眶额回、右顶上小叶及小脑蚓部灰质体积增大;无家族史组双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体、双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明显减小。BD患者组之间比较,有家族史组小脑蚓部灰质体积明显大于无家族史组。总体B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病程呈负相关(r=-0.549,P=0.03),与PANSS阴性分呈正相关(r=0.479,P=0.01)。结论有和无家族史BD患者均存在脑灰质体积异常,前者异常脑区更广泛,小脑蚓部灰质体积增加更可能是与BD遗传相关的结构改变。
邹文锦邓文皓张晓菲崔立谦张一智成雄超林鄞李烜杨婵娟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青年患者家族史脑灰质体积
缓解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内神经元自发活动特征,为定量研究双侧大脑半球交互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手段。本研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即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探讨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同步活动模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27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及27例健康匹配对照进行磁共振扫描,将rs-f MRI数据配准到高清T1对称解剖模板后,计算两侧半球镜像同伦体素间同伦功能连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岛盖部额下回、罗兰迪克岛盖、岛叶、壳核功能同伦连接减低(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团块校正);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同伦功能连接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02,P=0.037;r=-0.402,P=0.038)。结论缓解期BDⅠ型患者多个半球间镜像脑区存在功能协同性的损害,特别是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脑区可能在疾病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成小芳邓文皓陈建山张一智邹文锦崔立谦黄癸卯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障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
有和无家族史的双相情感障碍青年患者脑灰质体积基于体素形态学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有和无家族史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ipolar Disorder-I,BD-I)青年患者脑灰质体积差异,探讨BD-I遗传相关的脑结构病理基础.方法 收集BD-I型青年患者57例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
邹文锦邓文皓张晓菲张一智林鄞曹莉萍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脑灰质体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