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依然

作品数:25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胰腺
  • 11篇切除
  • 9篇肿瘤
  • 7篇切除术
  • 6篇胰十二指肠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 6篇十二指肠
  • 6篇十二指肠切除
  • 6篇十二指肠切除...
  • 4篇胰腺癌
  • 4篇胰腺肿瘤
  • 4篇手术
  • 4篇腺癌
  • 4篇腺肿瘤
  • 4篇腹腔
  • 3篇动脉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腹腔镜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25篇陈依然
  • 22篇杨尹默
  • 16篇田孝东
  • 8篇马永蔌
  • 7篇谢学海
  • 6篇庄岩
  • 6篇高红桥
  • 3篇许静涌
  • 2篇吴问汉
  • 1篇张继新
  • 1篇曹曦
  • 1篇吴广东
  • 1篇王君
  • 1篇张卫光
  • 1篇陈剑
  • 1篇王峰
  • 1篇韦军民
  • 1篇刘斯
  • 1篇崔娣
  • 1篇张建华

传媒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加速康复外科...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pleby手术——拓展胰腺体尾部肿瘤根治切除的标准术式一例报道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1例胰腺体部肿瘤的诊治经过,评价联合腹腔动脉干及部分肝总动脉切除(Appleby手术)应用于胰腺体尾部肿瘤根治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该术式作为胰腺体尾部肿瘤标准化术式的可能性.
庄岩吴广东陈依然马永蔌杨尹默
关键词:标准术式根治切除腹腔动脉干体部肿瘤医院外科
再次或多次手术治疗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治疗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策略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6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患者(复发组)行再次或多次手术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30个月;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 16例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患者共行手术30例次,手术时间60~840 min,平均360 min;中位手术时间270 min,术中出血50~33 100 ml,平均3 755 ml;中位出血量800 ml。其中,28例次手术为联合脏器切除。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行手术治疗患者(原发组)与复发组在肿瘤最大径、是否多灶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是否联合脏器切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瘤存活率为25%(4/16),带瘤生存8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经多学科评估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可行再次或多次手术治疗。
谢学海陈依然马永簌田孝东高红桥庄岩杨尹默吴问汉
关键词:脂肪肉瘤复发再手术
《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15)》评介被引量:26
2016年
《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发表于2006年,2010年进行了修订。结合2013年对亚特拉大分类重新评价的国际共识,2015年日本再次对其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15)》针对17项与诊治相关的临床领域,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原则,设计了39个临床具体问题及43条推荐意见。针对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胰管支架留置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胰腺炎中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在预防ERCP后胰腺炎中的作用、腹腔灌洗对改善病人预后的作用等4个课题重新进行了荟萃分析。《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15)》较为全面地总结概括了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的指导原则,反映了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与进展,值得参考、学习和借鉴。
杨尹默陈依然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胰头部胰腺系膜的局部解剖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胰腺系膜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学特征。方法解剖12例非腹部疾病死亡的尸体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整块获取标本,蜡块包埋并制作大切片,行相应解剖学、组织学及病理学研究;解剖2例死于不可切除的胰头癌尸体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结合生前影像学综合评价胰腺系膜的病理学特点。结果胰腺系膜区域由胰腺头颈部背侧及钩突左侧缘开始,包绕腹腔动脉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向左延伸为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系膜,向右延伸至主动脉-腔静脉平面,并与后腹膜相延续。该区域富含神经、血管、淋巴及脂肪等组织,无确切境界及纤维组织鞘包裹;胰头癌易致腹腔动脉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血管、纤维组织浸润,导致肿瘤不可切除或切缘阳性。结论胰腺系膜不同于结直肠系膜,无独立的纤维组织鞘包绕;胰腺系膜更宜作为外科理念而非解剖学结构来指导临床实践。
许静涌田孝东陈依然马永簌张卫光田珑王建伟杨尹默
关键词:病理胰头癌
p38α及β亚型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观察p38亚型α和β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胰腺癌细胞株中p38α、p38β、p38γ、p38δ的表达;建立稳定转染靶向抑制p38α和p38β表达水平的细胞克隆,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克隆形成实验、运动轨迹、细胞侵袭、裸鼠体内成瘤等实验观察p38α和p38β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生长、侵袭以及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p38 4个亚型在7种胰腺癌细胞株中有不同水平表达;选择性抑制p38α后,Mia Paca-2和Panc-1细胞增殖、运动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且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可见肿瘤体积显著增加。选择性抑制p38β后,可以观察到细胞生长和增殖变慢,但未见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体内成瘤实验中,Mia Paca-2两个下调p38β细胞克隆成瘤率分别为18.3%和50.0%,较野生型和空质粒转染组显著下降,且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Panc-1两个下调p38β细胞克隆成瘤率为25.0%和12.5%,较野生型和空质粒转染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p38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其亚型p38α和p38β对胰腺癌Mia Paca-2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存在不同作用。
谢学海田孝东马永簌陈依然杨尹默
关键词:胰腺癌
胰腺癌围术期热点问题与管理策略
2024年
胰腺癌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整体预后差。首诊患者中仅15%~20%为可切除胰腺癌,20%~30%为交界可切除胰腺癌,50%以上为不可切除胰腺癌。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胰头部解剖部位特殊,手术切除后需进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术后易并发B/C级胰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个体化的术后管理对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尽早开展辅助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文献和临床诊疗实践,对胰腺癌患者围术期若干热点问题,包括营养支持与心理支持、术前减黄、新辅助治疗、胰瘘和术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策略等展开论述,以期提高临床同行对胰腺癌的认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总体生存率。
刘伟康陈依然杨尹默
关键词:胰腺癌围术期手术切除
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行腹腔镜治疗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年
背景与目的: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是一类罕见且凶险的疾病,笔者报告1例特殊的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介入治疗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020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了1例首发症状为暗红色血便的40岁女性患者,通过腹盆部增强CT、肠镜和脾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真性脾动脉瘤破裂至结肠脾曲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经介入下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后无再发便血等不适。2023年8月7日患者排便时从肛门排出金属丝,自行剪断后出现左上腹痛,再次就诊于我院急诊科,通过腹盆部平扫CT发现患者脾动脉瘤栓塞所用的一部分弹簧圈钢丝经脾动脉瘤结肠瘘进入结肠并从肛门脱出,于2023年8月14日行全麻腹腔镜探查+脾切除+脾动脉瘤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结肠异物取出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符合真性脾动脉瘤诊断。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无腹痛便血等不适。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经介入栓塞,腹腔镜手术切除后痊愈,检索国内外近30年文献未见报道。结论:真性脾动脉瘤结肠瘘尽早行增强CT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首选腹腔镜手术切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可先介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评估腹腔镜手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马义祥胡娜陈依然王可刘斯
关键词:动脉瘤脾动脉动脉瘤破裂肠瘘胃肠出血
再谈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2024年
随着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对解剖认知的深入,精准外科理念逐步发展,传统大范围联合器官切除治疗良性及交界性肿瘤因较高的远期并发症风险,其必要性面临挑战。以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为代表,40年来不断有各种改良术式出现,手术指征逐步从慢性胰腺炎过渡到胰头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切除范围也从胰头大部切除、次全切除向胰头全切除转变;手术方式从既往单纯开放手术转变到目前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等微创入路术式,体现出治疗理念、手术方式的更新与优化。本文对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发展历程、手术指征及其相关并发症予以论述,以期为临床中更规范、合理地选择该术式提供参考,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陈依然田孝东杨尹默
关键词:胰腺肿瘤外科手术慢性胰腺炎
Nectin‑4靶向探针68Ga‑N188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Nectin‑4靶向探针68Ga‑N188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8—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经增强CT检查诊断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为(62±8)岁。患者均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和68Ga‑N18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查。观察指标:(1)68Ga‑N188在患者不同组织和肿瘤原发灶中的分布。(2)胰腺肿瘤中Nectin‑4的表达和68Ga‑N188的摄取。(3)68Ga‑N188与18F‑FDG的PET/CT检查结果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率表示。结果(1)68Ga‑N188在患者不同组织和肿瘤原发灶中的分布。PET/CT检查结果显示:注射后1 h,68Ga‑N188在16例患者脂肪、肌肉、皮肤、脑组织中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分别为0.40±0.16和0.25±0.09、0.68±0.20和0.44±0.12、0.39±0.14和0.28±0.11、0.09±0.04和0.05±0.02;在食管、肝脏、脾脏、胰腺组织中,上述指标分别为1.53±0.48和1.16±0.31、1.49±0.45和0.91±0.30、1.40±0.30和1.02±0.24、1.24±0.31和0.96±0.25;在肿瘤原发灶中,上述指标分别为3.28±1.02和2.14±0.62,与胰腺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3,6.75,P<0.05)。肿瘤原发灶中,基于SUVmax的肿瘤背景比为1.82±0.58。(2)胰腺肿瘤中Nectin‑4的表达和68Ga‑N188的摄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6例患者中,Nectin‑4高表达7例,低表达9例。PET/CT检查结果显示:7例Nectin‑4高表达和9例低表达患者肿瘤原发灶中,68Ga‑N188的SUVmax分别为3.77±1.10和2.64±0.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5)。18F‑FDG在7例Nectin‑4高表达和9例低表达患者肿瘤原发灶中的SUVmax分别为6.73±3.24和6.43±3.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3)68Ga‑N188与18F‑FDG的PET/CT检查结果比较。16例患者中,14例经术后组
王建鑫马永蔌刘伟康陈雪祺陈依然朱昱张继新张建华杨兴田孝东杨尹默
关键词:胰腺肿瘤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手术还是吃药?手术更有效,但患者术前需要时间下定决心
2014年
没有人可以抱怨缺少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关于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已有30余项独立临床试验和超过130篇论文发表,但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对比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Grant及其同事近期在BMJ发表了REFLUX试验的远期结果。(见本期第71页),
Peter McCulloch陈依然谢学海(校)杨尹默(校)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吃药术前随机对照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