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钰锋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6篇肿瘤
  • 5篇直肠癌
  • 5篇直肠肿瘤
  • 5篇手术
  • 5篇结直肠
  • 5篇肠癌
  • 5篇肠肿瘤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 4篇炎症性肠病
  • 4篇结肠
  • 4篇结直肠肿瘤
  • 4篇克罗恩
  • 4篇克罗恩病
  • 4篇肠病
  • 3篇预后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陈钰锋
  • 12篇吴小剑
  • 7篇兰平
  • 6篇吴现瑞
  • 4篇蔡泽荣
  • 4篇何晓生
  • 4篇柯嘉
  • 3篇袁瑞学
  • 2篇宋盛平
  • 2篇曾杨
  • 1篇马晋平
  • 1篇蔡嘉伟
  • 1篇汪建平
  • 1篇戎煜明
  • 1篇邹一丰
  • 1篇练磊
  • 1篇何真
  • 1篇兰楠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华炎性肠病...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理把握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适应证被引量:4
2018年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难度高,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我国尚未常规开展。术前新辅助治疗、影像学评估和术式选择等均对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直肠癌病人制定手术方案时,应合理把握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对于腹膜返折以下的局部进展期(Ⅱ~Ⅲ期)直肠癌病人实施侧方淋巴结清扫可遵循以下原则:(1)术前应结合MRI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可根治性切除者,如术前检查提示侧方淋巴结短径≥5 mm,建议进行清扫,否则可不必进行清扫;而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者(如盆壁侵犯等),建议先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后如仍有侧方淋巴结短径≥5 mm者,须进行清扫,否则可不必进行清扫。(2)由于侧方淋巴结清扫易损伤盆腔神经丛,导致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一般建议对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进行清扫,仅两侧均出现侧方淋巴结肿大时才考虑进行双侧清扫,清扫过程应注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3)对于有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操作经验的医生,可采用微创技术。
兰平陈钰锋吴现瑞
关键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适应证
克罗恩病吻合口并发症防治策略被引量:1
2017年
克罗恩病(CD)病人因长期肠道炎症和营养不良,肠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其他肠道疾病,显著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CD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吴小剑陈钰锋柯嘉
关键词:克罗恩病吻合口并发症
炎症性肠病的微创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16年
炎症性肠病患者腹腔病变情况复杂,加之机体严重营养不良,手术风险大大提高。因此,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部分新技术,如单孔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国外已有报道,但在我国发展仍较缓慢,因此,开展相关的实践非常必要。对施行微创手术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选择仍需谨慎。
吴小剑陈钰锋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手术腹腔镜检查
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7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71例患者中,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组)33例,无腹膜转移(无腹膜转移组)38例。腹膜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21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术前糖类抗原199升高16例,无腹膜转移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病理类型为腺癌(包括黏液腺癌和结肠型腺癌)30例,无腹膜转移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淋巴结转移12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为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概率高且预后差,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的阑尾肿瘤更有可能发生腹膜转移。
黄旭明刘炫辉黄凌玉蔡泽荣陈钰锋吴小剑
关键词:原发性阑尾肿瘤阑尾腺癌腹膜转移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优势和操作要点被引量:2
2018年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疾病特征,腹腔病变情况较复杂,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LS)由于兼具开腹手术的可直视下操作、手术时间短和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在复杂性IBD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施行HALS的IBD患者的选择和手术操作值得外科医生的重视。HALS在国外的一些诊疗中心已有开展,在我国尚未有报导,开展相关的研究非常必要。
吴小剑陈钰锋陈钰锋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一步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原工作单位)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55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0年4月23日,平均随访时间为(63±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255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3%和83.7%。术前无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9%和85.6%,高于术前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72.7%和68.4%(√=4.546,4.573,P〈0.05)。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5%和83.9%,高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75.0%和75.0%()(。=7.020,6.00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4.477,相对危险度为2.371,95%可信区间为1.066~5.275,P〈0.05);接受辅助化疗和无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3%和82.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0%和8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陈钰锋曾杨何晓生吴现瑞袁瑞学宋盛平兰平吴小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辅助化疗高危因素
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使用与炎症性肠病手术并发症的关系
2017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慢性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可特异性结合可溶性与跨膜性TNF,抑制TNF与其受体结合,阻断后者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促进黏膜修复、局部免疫调节、减少炎症肠黏膜组织内血管生成等作用.近年来,抗-TNF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鼠嵌合体IgG1单克隆抗体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IFX)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limumab,ADA),在诱导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缓解和促进黏膜修复方面效果显著.但大样本回顾性分析发现,生物制剂时代前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手术率虽有所下降,却仍然较高[1].
陈钰锋吴小剑
关键词:制剂肠病生物制剂黏膜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Ⅲ、Ⅳ期结直肠癌有肝转移与无肝转移患者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7例行首次肠道肿瘤切除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标本,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5RO、IL-17和FOXP3)、B淋巴细胞(CD20)、NK细胞(CD57)、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抗原提呈细胞(S100)、中性粒细胞(CD15)、肥大细胞(tryptase)、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T淋巴细胞效应分子(GZMB、FAS和FASL)以及MHC-Ⅱ类分子(HLADR)共计18个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定量分析两组患者局部免疫指标表达的差异。结果肝转移组(17例)与无肝转移组(15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析的18个免疫指标中,与T淋巴细胞相关的CD8、CD45RO、IL-17、FAS及肥大细胞相关的tryptase在肝转移组中表达明显减少(P〈0.05);其余免疫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道原发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免疫减弱可能为Ⅲ、Ⅳ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条件。
邹一丰蔡泽荣陈钰锋戎煜明吴现瑞袁瑞学何晓生吴小剑兰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免疫微环境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获得完整随访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复发的患者(复发组)50例,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进行1:2配对,挑选出100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局部复发患者(未复发组)作为对照。筛选出肿瘤位置、术后化疗、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或神经浸润、T分期、肿瘤直径、获取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目作为分析因素。对8项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直肠癌局部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Wile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至201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复发组患者死亡22例,未复发组患者死亡3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在肿瘤位置、T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7,9.652,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化疗、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或神经浸润、肿瘤直径、获取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9,0.342,0.656,Z=7142.5,8214.5,7241.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位置(低位)、T分期(T4期)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Wald=3.954,5.615,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位直肠癌患者比较,中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没有明显改变(OR=1.893,P〉0.05);而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则明显升高(OR=3.201,P〈0.05)。与他期患者比较,T3期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没有明显改变(OR=4.913,P〉0.05);T4期直肠�
宋盛平何晓生陈钰锋汪建平兰平吴小剑
关键词:直肠肿瘤局部复发
全结直肠切除联合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与功能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估全结直肠切除(TPC)联合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安全性,以及术后储袋功能和性功能的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至201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诊断为UC并行TPC+IPAA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截止至2018年6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储袋功能有无障碍(存在大便失禁或大便次数>8次/d)、性功能有无障碍(勃起、性唤起或射精障碍)分别进行分组.采用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UC患者术后并发症、储袋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43例行TPC+IPAA手术的UC患者中,21例患者(48.8%)出现45例次并发症,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储袋炎(16例次,35.6%)、吻合口狭窄(7例次,15.6%)和吻合口漏(6例次,13.3%),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并发症组患者的三期IPAA手术率显著高于有并发症组患者(59.1%比23.8%,P=0.019),三期IPAA手术降低U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OR=0.216,95%CI:0.058~0.806,P<0.05).24例患者接受造口还纳后排便功能和性功能评估,平均随访(33.29±22.37)个月,其中9例(37.5%)发生储袋功能障碍,8例(33.3%)发生性功能障碍.分别比较有无储袋功能障碍两组和有无性功能障碍两组患者术前激素治疗、IFX治疗、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手术分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PC+IPAA治疗UC安全可行,大多数患者术后能保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和性功能.三期IPAA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
蔡泽荣黄旭明宋振陈钰锋柯嘉吴现瑞练磊兰平吴小剑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全结直肠切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