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云 作品数:7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T-2毒素提取分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报道从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M-20大米培养物中提取分离T-2毒素的新方法.用70%乙醇渗漉得到粗毒素,经一次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用苯:石油醚结晶和丙酮:正己烷重结晶,即可得到白色针状结晶.根据熔点、红外、质谱(FD-MS,EI-MS)H核磁共振谱及高效薄层等分析,确证此结晶为T-2毒素.气相色谱分析纯度为98.34~99.59%.本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马其云 顾国明关键词:T-2毒素 槐属分类系统的修订 被引量:2 1990年 自《槐属的研究》一文发表后,作者对本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形态特征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演化趋势及其与临近属的相互关系等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演化趋势是由乔木→灌木或亚灌木→草本;羽状复叶→近掌状复叶或单叶;托叶有逐步退化趋势,小托叶有→无;顶生圆锥花序→多种着生的总状花序;花萼裂片连合程度逐步增加,小苞片有→无;荚果果皮构造及质地也呈进行性退化趋势,即果皮从三层完整果皮向二层过渡,质地肉质→木质→革质或近革质,开裂方式由不开裂→豆科典型的二瓣开裂→本属特有的四瓣开裂。金雀花碱在本属植物中出现较早,在肉果亚属已有较多种类含有此碱,并随着植物的进化而含有种类在逐步减少,而苦参碱在本属植物中出现的较晚,肉果亚属的植物只有少数种类含有此碱,裂果亚属含此碱的种类较多,并随着植物的进化而含有种类在逐步减少。据此,作者提出了本属植物的系统树,并对本属各分类群的系统位置作了全面修订与补充。 马其云石松目植物主要元素含量变化与分类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91年 作者采用 Carlo Erba 1106或1500型自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石松科与石杉科5属26种(21种5变种或变型)植物全草样品中 C,H,N 和 O 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和不同植株等因素对植物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和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植物分类群(种或种下分类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样品的季节对植物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生长期长的营养器官(枝叶、茎或草本植物的全草);而植物的产地、植株等因素几无影响;不同植物分类群的元素含量的变化与形态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形态上易区分的分类群,元素含量的变化较大,反之亦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将为植物分类学增添新的科学佐证。 马其云 金人慈 王小琴关键词:植物分类 石松目 分类群 中国马尾杉属新分类群 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发表了马尾杉属新分类群,即龙岩马尾杉Phlegmariurus longyangensis C.Y.Ma,sp.nov.;狭叶马尾杉P.mingcheensis Ching var.angustifolius C.Y.Ma,var.nov.;矮小马尾杉P.nanus C.Y.Ma,sp.nov. 马其云关键词:新分类群 三隔镰刀菌大米培养物产生二苯甲醇的研究 1994年 T-2毒素是镰刀菌属三隔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Corda)Sacc.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隶属单端孢霉烯簇毒素。发霉大米中毒症及豆荚中毒症等均与单端孢霉烯簇毒素有关。张树荣等从真菌培养物M-20中提取T-2毒素成功。 顾国明 马其云 缪振春关键词:镰刀菌属 二苯甲醇 人工培养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提取分离 被引量:2 1993年 以镰刀菌属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 简称 M-10菌株)大米培养物中提取分离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用甲醇回流提取得到粗毒素,经硅胶柱层析及制备薄层层析分离纯化,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即可得到无色针状结晶。经熔点、红外、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确证结晶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气相色谱分析纯度达95.2%~98.5%。 马其云 袁越 匡开源 史士英关键词:镰刀菌 烯醇 T-2毒素提取分离方法的改进 1989年 马其云 顾国明关键词:T-2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