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海
- 作品数:37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易经》中的现实与现世观——《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三
- 2001年
- 《易经》的现实、现世观念导致中国人重经验、重现实进而积极入世。其实质是规范人们怎样去做人 ,这种价值观 ,最终走向道德层面 ,而迥异于西方的世俗主义。
- 于春海
- 关键词:《易经》现世世俗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被引量:40
- 2014年
-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 于春海杨昊
-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 许筠人物传中的叛逆思想
- 2007年
- 许筠在《严处士传》、《荪谷山人传》中,通过叙写严处士的隐退、李达的放荡不羁,表达了对儒家思想观念的怀疑和直接抵制;在《张山人传》、《南宫先生传》、《蒋生传》中,张山人、南宫先生、蒋生这三位传主的传奇经历和结局带有神秘离奇的佛道色彩,体现了许筠怪诞的理想追求;这五篇人物传都反映了许筠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强烈的叛逆思想。
- 于春海曹春茹
- 关键词:人物传叛逆思想
-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取象思维方式被引量:4
- 2014年
- 取象思维方式产生于《易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古诗十九首》借助取象思维方式,或传达男女之间的相思,或抒写行客望归之感,或诉说面对现实所产生的种种失意感伤和愤懑不平,或在慨叹无常人生的同时思考生死忧患。另外,《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取象比附的思维方式对后世五言诗,尤其是对魏晋五言诗产生了较大影响。
- 于春海夏玉玲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思维方式
- 观象得意 比附成文——《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六被引量:3
- 2004年
- 取象思维是《周易》中典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离开物象而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事理的思维方法。材料型议论文(文字材料议论文、看图议论文)写作正是应用这种观"象"(文字之象、图形之象)得"意"(中心论点)的方法,发挥取象思维的发散性和联想性的特点来比附成文的。取象思维作为易学文化精神在现代思维方式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对材料型议论文的写作具有指导意义。
- 于春海赫灵华
- 关键词:《周易》比附
- 试析《三十六计》的逻辑结构
- 1996年
- 三十六计的每一计成语的本义、引伸义、比喻义分别是每一计的论点,解语中的《周易》语辞及其推演是《三十六计》的论据和分析过程,例证法和取象比附推论方法是三十六计主要的论证方法。
- 于春海于衍存
- 关键词:三十六计逻辑结构例证法取象
- 《易经》:君子的人生指南——读《易经》被引量:1
- 2007年
- 于春海
- 关键词:《易经》君子
- 中国野史中的高丽史料研究
- 1999年
- 中国古代野史中有关高丽国的史料,与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具有互补价值。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性、真实性,是中朝两国历史研究,尤其是两国关系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就中国野史中的高丽史料(主要是宋人所撰的笔记小说中的有关史料)尝试着整...
- 于春海
- 关键词:史料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西湖梦寻》
- 《子虚赋》、《上林赋》:大一统思想的文学阐释被引量:2
- 2003年
- 《子虚赋》、《上林赋》以文学的形式,客观地阐释了汉代鼎盛时期走向大一统的历史必然。主要表现在赋中的"巨丽之美"的描绘和讽谕的意图,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与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异曲同工。
- 于春海
- 关键词:《子虚赋》《上林赋》讽谕大一统
- 中希上古神话文化形态探源被引量:1
- 2011年
- 神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中国、希腊两国上古神话在文化发展中呈现整体与个体两种不同的形态,中国注重整体与个体的结合,由后世哲学家发展为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则;后者关注个体的发展,哲学走上认识个体本体的发展道路,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发展奠基。
- 王进明于春海
- 关键词:上古神话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