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淑平

作品数:56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肺炎
  • 6篇蒙药
  • 5篇支气管
  • 5篇头孢
  • 5篇头孢他啶
  • 5篇气管
  • 5篇机化性
  • 5篇机化性肺炎
  • 5篇激素
  • 4篇隐源性
  • 4篇隐源性机化性...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源性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46篇内蒙古民族大...
  • 20篇内蒙古民族大...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通辽市第一人...
  • 1篇通辽市奈曼旗...
  • 1篇通辽市扎鲁特...

作者

  • 48篇佟淑平
  • 32篇杜闻博
  • 12篇吕福云
  • 8篇王琪
  • 5篇巴图乌力吉
  • 5篇王莺燕
  • 4篇李立飞
  • 3篇卢苗
  • 3篇王凤静
  • 3篇王洪军
  • 3篇田小东
  • 3篇孙洪涛
  • 3篇耿婉如
  • 3篇孙志刚
  • 3篇丁海东
  • 3篇王涛
  • 2篇敖登其木格
  • 2篇于影
  • 2篇杨焱
  • 2篇巴图德力根

传媒

  • 6篇临床肺科杂志
  • 5篇实用心脑肺血...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智慧健康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苏嘎-2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黑苏嘎-25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黑苏嘎-25低、中、高剂量组,用药组动物灌胃给药7 d,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判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织病理学测定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黑苏嘎-25能减少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的面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后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论黑苏嘎-2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有关。
佟淑平孙志刚杜闻博王洪军李立飞田小东丁海东
关键词:蒙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黑苏嘎-25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本文采用黑苏嘎-25药物预处理的方法,通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Wistar大鼠模型,观察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测定脑梗死的体积,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黑苏嘎-25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黑苏嘎-25低剂量组、黑苏嘎-25中等剂量组、黑苏嘎-25高剂量组,用药组动物灌胃给药7d,制备MCAO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判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织病理学测定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采用SPSS11.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检测数据在组间表达的变化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黑苏嘎-25能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的面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后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结论:黑苏嘎-2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有关。
杜闻博巴图乌力吉佟淑平
关键词:蒙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024年
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特点的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负担,对全球卫生系统而言也是一个巨大挑战。在多种机制的参与下的反复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据统计,约50%的急性加重事件并未报告。频繁的急性加重是慢阻肺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一次急性加重入院其5年死亡率为55.2%,两次中重度急性加重,其死亡风险增加至80%。目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定缺乏具体的量化性指标,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医生的判断,故感染性炎性标志物对于AECOPD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该文对近年来关于COP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As a respiratory disease with high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COPD not only brings huge burden to patients, but also poses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global health system. Repeated acute exacerbations involving multiple mechanisms are one of the causes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bout 50% of acute exacerbations are not reported. Frequent acute exacerbations ar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 5-year mortality rate of 55.2% for COPD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one acute exacerbation, and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of 80% for patients with two moderate to 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s. 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specific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is and severity assess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ainly 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signs, and the doctor’s judgment. Therefore, infectious inflammatory markers are crucia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ECOP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biomarkers for COPD.
王乌云毛广泽佟淑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RP降钙素原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诊疗方法并观察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例COP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临床表现:12例COP患者以咳嗽(12例)、乏力(12例)、发热(11例)、活动后气急(9例)为主要症状,体检双肺可闻及Velcro音。(2)肺CT或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胸膜下及支气管周围分布的结节状和斑片状实变4例;胸膜下及支气管周围分布的多发片状实变影及条索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例;沿胸膜下及支气管周围分布的斑片实变影及磨玻璃影2例;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网格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形成"铺路石"征1例;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网格影及条索影1例;胸膜下分布的多发片状影及条索影,呈游走性特点1例。(3)甲泼尼龙40~60 mg/d,3~14 d减量后改成泼尼松30~40 mg,临床表现明显好转,肺部病灶明显吸收;4~12个月病情好转或痊愈,肺部病灶完全吸收或残留少许纤维条索影。经2~20个月随访,痊愈9例,好转3例。结论 COP患者临床影像学表现呈多态性、多发性、多变性特点,多双肺受累,蜂窝肺少见。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HRCT表现,不需要组织学证据就可以诊断COP。COP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甚至可以痊愈。治疗中,追踪CT变化可对预后判断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佟淑平王琪吕福云杜闻博刘智勇王莺燕
关键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激素类
腕关节镜下经骨隧道修复与outside-in缝合术在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比较腕关节镜下经骨隧道修复与outside-in缝合术在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淄博一四八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TFCC损伤患者96例,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予以观察组腕关节镜下经骨隧道修复治疗;予以对照组outside-in缝合术治疗。观察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剔除3例患者,两组最终各有45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的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活动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功能状态、活动范围及握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状态、活动范围及握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腕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腕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utside-in缝合术相比,腕关节镜下经骨隧道修复更有利于改善TFCC患者腕关节功能,提高腕关节活动度。
张鲁东李健王敏佟淑平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右位主动脉畸形并大叶性肺炎一例
2012年
1病例简介 患者,女,78岁,主因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5d入院。乏力,食欲下降。无咯血,无胸痛,无体质量减轻。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9.5℃,脉搏7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4/74mmHg。意识清楚,精神萎靡,急性病容,
杜闻博王凤静佟淑平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病例报告
黑苏嘎-25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本文采用黑苏嘎-25药物预处理的方法,通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Wistar大鼠模型,观察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测定脑梗死的体积,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黑苏嘎-25对大鼠脑缺血再...
杜闻博巴图乌力吉佟淑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教学医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讨——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入,本科生导师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本文作者从属学院2012年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分析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佟淑平邓国艳杜闻博王洪军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蒙古民族教育改革教育培养
角色扮演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呼吸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评价角色扮演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年级的8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40)学生采用角色扮演与案例教学联合法进行呼吸内科见习教学,对照组(n=40)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2组理论及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及课程满意度评价。结果 试验组在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测试、课程满意度评价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采用角色扮演联合案例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呼吸内科见习教学的教学效果。
丁海东佟淑平巴图乌力吉陈永彪
关键词:呼吸内科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
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实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5
2018年
在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实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模式将传统面授的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完美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化了教学效果。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佟淑平杜闻博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混合式教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