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传爱

作品数:40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吸虫
  • 14篇血吸虫
  • 14篇日本血吸虫
  • 9篇基因
  • 7篇细胞
  • 6篇序列标签
  • 6篇克隆
  • 6篇表达序列标签
  • 5篇疫苗
  • 5篇真核
  • 5篇质粒
  • 5篇弓形虫
  • 4篇蛋白
  • 4篇真核表达
  • 4篇核表达
  • 4篇CDNA文库
  • 4篇HDAXX
  • 3篇阳性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机构

  • 36篇南华大学
  • 5篇湘南学院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作者

  • 38篇刘传爱
  • 20篇肖建华
  • 20篇张愉快
  • 15篇杨秋林
  • 12篇曾桥
  • 10篇谭立志
  • 9篇廖力
  • 9篇梁瑜
  • 8篇王可耕
  • 7篇万志刚
  • 6篇余敏君
  • 6篇刘彦
  • 5篇伍和平
  • 5篇何汉江
  • 5篇万艳平
  • 4篇杨慧龄
  • 3篇汪文玉
  • 3篇占利生
  • 3篇吴移谋
  • 3篇杨胜

传媒

  • 10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美国中华临床...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6篇2005
  • 1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2
2009年
校园文化开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还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已经广泛地受到重视,许多高校都在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创建自己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本论文阐述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树立的四个观念。
贺琴琴刘传爱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日本血吸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和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运用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sequencetag,EST)技术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分离、鉴定和分析表达基因序列 ,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候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将获取的EST登录GenBank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随机挑取 38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获得 1 49个EST(登录号分别为 :CA747382~CA747391 ,BU91 70 5 5~BU91 70 5 8,CA30 5 30 7~CA30 5 30 9,BU5 81 980 ,BU5 82 4 0 0~BU5 82 4 0 3,BU66690 6和CA9465 4 8~CA946666) ,同源性比较发现 ,部分序列与血吸虫的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性别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 EST技术有助于快速、经济地获取和研究日本血吸虫表达基因。
曾桥肖建华万志刚张愉快刘传爱杨秋林
关键词: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
hDaxx与细胞肿瘤抑制子p53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被引量:9
2001年
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leukemiaprotein ,PML)在体内相互作用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域 (PMLoncogenicdomains,PODs)的人Daxx(humanDaxx ,hDaxx) ,能结合Fas死亡结构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肿瘤抑制子p5 3抑制细胞及病毒转录 ,提高细胞内Fas的表达并调节细胞凋亡。为了探索hDaxx与 p5 3在诱导细胞凋亡中有无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效果 ,利用酵母双杂交体系测定发现p5 3通过C端与hDaxx结合 ,共免疫沉淀反应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hDaxx与 p5 3能在体内外直接结合。hDaxx与 p5
谭立志万艳平吴移谋刘传爱余敏君尹卫国廖端芳
关键词:HDAXXP53相互作用
腺病毒E1B55ku癌蛋白打破hDaxx与PML在细胞核的共定位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通过Confocal激光扫描生物荧光显微镜和图像软件分析腺病毒 (adenovirus,Ad)E1B 5 5ku癌蛋白 (AdE1B 5 5ku)与人Daxx(humanDaxx ,hDaxx)在细胞核的定位关系 ,研究它对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leukemiaprotein ,PML)与hDaxx在细胞核定位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AdE1B 5 5ku与hDaxx共定位细胞核 ,并打破hDaxx与PML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域 (PMLoncogenicdomains,PODs)
万艳平谭立志刘传爱吴移谋Colosimo April廖代清
关键词:HDAXX细胞核共定位
日本血吸虫7个基因全长cDNA的获取和分析
2004年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分离、鉴定和分析全长cDNA序列 ,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候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 从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 5’测序获取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Se quenceTag ,EST) ,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物延伸法 (primerextension)测序 ,直至获取全长cDNA序列 ,将获取的基因登录Gen Bank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获得 7个日本血吸虫全长cDNA序列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Y336 4 93~AY336 4 99) ,其中 6个为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类转录因子BTF3(similartotranscriptionfactorBTF3)、延长因子 1-α(elongationfactor 1-alpha ,EF1-α)、富含谷氨酰胺四联重复肽 (smallglutamine-richtetratricopeptide ,TRP)、鸟氨酸氨基转移酶 (ornithineaminotransferase,OA)、内皮差异相关因子 1(endothelialdifferentiation -relatedfactor 1,EDF - 1)和类基因转录增强因子 (similartotestisenhancedgenetranscriptprotein ,TEGT) ;另 1个是精氨酸酶 (arginase)基因 ,比原发现的基因序列长 4 5 6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类基因转录增强因子为跨膜蛋白 ,具有 6个跨膜区 ;各基因与人、鼠、蟾和曼氏血吸虫等物种的基因有 37%~ 85 %的同源性 ;
曾桥肖建华万志刚张愉快廖力刘传爱杨秋林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基因生物信息学
主动外排抑制剂对耐氟喹诺酮的表皮葡萄球菌MIC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中是否存在主动外排系统,以揭示表皮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株和敏感株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利血平和碳酰氰间氯苯腙(CC CP)后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情况。结果加入CCCP及利血平后表皮葡萄球菌敏感株及多数耐药株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的MIC变化不大,而利血平可以使耐药菌SR79对环丙沙星的MIC减小8倍。结论表皮葡萄球菌中可能存在针对氟喹诺酮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
刘传爱何汉江谭立志李丽华周芸姚艳冰方会龙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主动外排系统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1部分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WR450-1-MIC1的构建、鉴定及测序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构建弓形虫ZS2分离株pWR45 0 - 1 -MIC1原核表达重组质粒 ,为进一步表达及免疫做准备。方法 用PCGENE软件分析MIC1基因可能的TB抗原表位 ,自行设计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弓形虫ZS2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微线体蛋白 1 (MIC1 )的基因片段 ,经酶切、连接、重组入pWR45 0 - 1原核表达载体 ,再经含氨苄培养基筛选、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结果 从ZS2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MIC1基因片段 ,克隆成功pWR45 0 - 1 -MIC1重组质粒。测序表明MIC1这部分基因与RH株相应碱基序列完全一致 ,高度保守。为下一步表达及免疫奠定基础。
杨慧龄肖建华梁瑜张愉快刘传爱
关键词:弓形虫重组质粒测序克隆
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构建GFP -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并在巨噬细胞中表达 ,为研究hDaxx对巨噬细胞凋亡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将hDaxxcDNA片段亚克隆入载体pEGFP ,构建GFP -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将质粒pEGFP/hDaxx转染巨噬细胞 ,Western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 ,荧光显微镜观察GFP -hDaxx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 结果 成功构建了GFP -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 ,GFP -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核。 结论 pEGFP/hDaxx在巨噬细胞中即时高表达GFP
谭立志刘传爱刘安元万艳平
关键词:HDAXX巨噬细胞
弓形虫RH株膜蛋白P30的原核表达与鉴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在E.coli中表达弓形虫RH株膜蛋白P30。方法将P30基因定向克隆到pET28b,构建含目的基因的pET28b-P30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接种含pET28b-P30的BL21(DE3)单菌落于LB培养基,1∶100稀释后用0.2mmol/L的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诱导表达产物。结果1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b-P30,2在E.coli中表达了一分子量约为30kDa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正确。结论在E.coli中高效表达了弓形虫RH株膜蛋白P30,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蔡亮杨秋林伍和平刘传爱王可耕张愉快
关键词: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日本血吸虫鸟氨酸转氨酶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2005年
目的运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和鉴定日本血吸虫新基因鸟氨酸转氨酶。方法转化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EST;用NCBI站点的GenBank对所获得的新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检索;利用BLAST程序对同源性高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较;并利用pc-gene软件对其蛋白质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获得了1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鸟氨酸转氨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AY336497)。该cDNA序列长1677bp,编码424个氨基酸,与Xenopuslaevis鸟氨酸转氨酶同源性为66%;编码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8.52;抗原表位可能位于cDNA序列795~846处。结论用EST寻找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所筛选到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与Xenopuslaevis鸟氨酸转氨酶基因同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全序列及功能作准备。
刘传爱肖建华刘彦廖力曾谷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表达序列标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