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效价比.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3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PD组(22例)和CBP组(1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变化、预后、平均每日血液净化费用.结果 两组血液净化治疗后3 d血尿素氮(BUN)、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血淀粉酶(AMS)、脂肪酶(LPS)下降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治疗48、72 h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CBP组(P〈0.01);两组患者中存活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D 组脱离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明显较CBP组短(P〈0.01),且PD组患者平均每日血液净化费用明显低于CBP组(P〈0.01).结论 PD与CBP均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均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但PD能短期有效清除患者腹腔内和循环中的各种炎症介质,治疗时间短、费用低,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方法.
- 林军单红卫叶剑鸿华丽刘慧恒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腹膜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效价比
- 急诊危重病例8821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病病种规律及抢救成功率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在急诊科抢救的8 821例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疾病谱和病死率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伤是急诊科的前3位危重病;男性多于女性;60~79岁老年组抢救数最多,各种严重外伤的急诊病死率最高(8.6%),心肺复苏病例数最多的是"院前死亡"患者(63.26%)。急诊抢救患者全年出现2个就诊高峰,分别为6—7月及12,1,3月,全天就诊高峰在17:00—0:00。结论急诊工作核心是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综合全面评估,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尽快分流;抢救对象主要为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应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减少自发性行为造成的致死、致残率;要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加强院前急救及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
- 华丽罗梁贤叶剑鸿马敏冯海珊刘亚黎
- 关键词:急诊危重病抢救流行病学
- 急诊腹痛分诊流程及诊断思路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模式及诊断思路。方法①护士询问并记录重要相关病史;②进入腹痛绿色通道;③经过急诊腹痛诊疗流程筛查出可能的高危腹痛并进入下一步骤相应的医疗干预;④中低危腹痛患者由绿色通道转至普通急诊进一步诊治或门诊就诊;⑤提出分类诊断思路。结果快速筛查出高危腹痛患者并给予紧急处理措施,缩短了腹痛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改善了急诊拥堵情况,降低了低危腹痛患者的住院率,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结论该分诊模式改变了以往依靠预检护士个人经验指导并决定急诊腹痛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紧急程度的现状,减少了高危腹痛的漏诊和低危腹痛的过度医疗,合理地应用了急诊有限资源。
- 华丽叶剑鸿罗梁贤刘慧恒
- 关键词:急诊腹痛分诊
- 急性心肌梗死首诊1257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急诊救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 257例AM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有典型临床表现者740例,非典型者517例。接受急诊PCI 330例,急诊溶栓80例。急诊室死亡38例,后期死亡101例。结论对AMI患者进行标准化的救治程序与治疗流程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华丽林军叶剑鸿
- 急诊心肺复苏病例6年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急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病例的疾病谱和复苏成功率、存活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5~2010年在我院急诊科经历过CPR的病人病史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病例数量、疾病种类、CPR有关时程及成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PR病例数量逐年上升,21~50岁年龄段构成比增长显著,而10岁以下病例逐年减少。6年间"院前死亡"病例数量超过心脑血管病而跃居首位,各种外伤连续6年保持在第2位。除"院前死亡"患者外,损伤、神经和循环系统是主要急诊死因。6年来心脏骤停到CPR开始时间逐年缩短,CPR的成功率及短期存活率较前提高,但远期存活率无改变。全组病例CPR成功率15.19%,远期存活率3.3%。CPR成功率与心脏骤停时间、初期复苏地点等有关。结论 6年中急诊CPR病例数呈增加之势,CPR成功率较低,远期成功率则极低。CPR成功率与CPR开始时间和急救水平高低有密切关系。重视脑复苏,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和管理,是提高CPR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措施。
- 华丽
- 关键词:急诊心脏骤停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