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勤 作品数:52 被引量:20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监测及药动力学研究 目的:监测万古霉素在肝移植受者体液内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受者并发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不同时间体液中万古霉素浓度,以PKBP-N1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唐勤 葛卫红 丁义涛关键词:感染科 肝移植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94年 对54例成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分3组进行临床分析。(1)CMV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发热明显而症状消遥,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血液学改变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而EB病毒指标阴性为特征。并发症复杂但预后好。(2)CMV肝炎: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肝炎相似。以急性黄疸型恢复最快,单纯转氨酶升高次之,无黄疸型较慢。单纯CMV肝炎预后好。(3)免疫缺损者CMV感染;75%病例于免疫抑制治疗后发病。体温高,并发症凶险,半数病人死亡。建议对不明原因高热、肝炎、肺炎,特别是免疫缺损者,要考虑CMV感染的可能。 唐勤 周文三 候世荣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肝炎 免疫缺损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998-01/04分离的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5l株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7.9%,且都为多重耐药株。14种抗生素中万古霉素活性最好,耐药率为0%;其次为利福平、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23.5%、35_3%、43.1%、60.8%、64.7%;对青霉素、SMZ CO、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呋新耐药率高,均在70%以上。结果: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所占比例极高,首选用药为万古霉素,可联合使用利福平、丁胺卡那或氯霉素。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严晓敏 唐勤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抗生素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29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1985年1月~1994年12月及2000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29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A组11例、B组18例,对诊断和误诊状况、脑脊液检查、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有基础疾病或鸽粪接触史者18例占62.1%;A组发病至确诊时间(29.5±18.3)d,长于B组(14.1±8.76)d;29例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均发现隐球菌;A组采用两性霉素B(AmpB)与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4例因不能耐受退出,有效率36.4%,B组1例单用伏立康唑治疗,17例初始6~10周采用AmpB与5-FC联合治疗,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12周以上,有效率77.8%;29例中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脑水肿脑疝。结论通过提高对隐脑的认识可降低误诊率;AmpB与5-FC联合治疗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巩固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颅高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颅高压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孙静 宋培新 严晓敏 陈重 周文山 唐勤关键词:隐球菌 脑膜炎 二氯异氰酸钠对乙肝病毒灭活效果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2000年 周文三 唐勤 黄运成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灭活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二例 2003年 吴卫华 唐勤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 误诊 肺部感染 核糖核酸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94年 用核糖核酸(RNA)治疗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伴代偿期肝硬化)60例3个月,与辅酶Q10治疗3个月的另60例对照。结果表明,RNA改善血清蛋白和降ALT的疗效明显优于辅酶Q10。部分病例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透明质酸(HA),RNA组治疗后血清PⅢP和HA的含量明显下降,而辅酶Q10组变化不明显。用大鼠作光镜和电镜检查均揭示,RNA有减轻肝细胞病变和减少胶原纤维增生的作用。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一致,说明RNA有保护肝细胞和抗纤维化的作用。 侯世荣 凌树森 张太和 黄远成 唐勤关键词:核糖核酸 肝炎 肝硬化 RNA 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PCR法测定HBV基因型,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基因亚型;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DNA 1653、1762/1764及1896位点的变异情况;统计比较多个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PHC患者中的异同,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CHB组比较,PHC组患者年龄较大,HBeAg阴性更常见,而ALT水平和HBV DNA载量较低(P<0.05)。CHB组HBV的基因型B型与C型相当,而PHC组绝大多数为C型(P<0.01);两组基因型C型的亚型多为Ce亚型。两组病毒G1896A变异无差异,而PHC组C1653T、A1762G/T1764A变异出现的几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基因C型和高龄为P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基因型C型为HBV相关PH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1653T、A1762G/T1764A变异与PHC有一定相关,但非独立危险因素。 张勇扬 王爱平 潘金顺 周锦勇 唐勤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原发性肝癌 基因变异 基因型 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监测万古霉素在肝移植受者体液内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受者并发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不同时间体液中万古霉素浓度,以PKBP-N1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参照指导临床治疗。结果:肝移植肾功能正常者静滴万古霉素后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在血中符合开放型三房室模型,在腹水中符合一房室吸收模型。万古霉素谷浓度在血液、腹水及胆汁中分别为(12.58±2.59)mg/L(n=14),(15.30±1.52)mg/L(n=4),及(3.11±0.52)mg/L(n=6)。伴肾功能损害血液滤过者,万古霉素清除明显减缓。结论:肝移植肾功能正常者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健康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万古霉素在肝移植患者血清及腹腔中可迅速达到有效杀菌浓度,使用时应给予药物监测并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唐勤 葛卫红 丁义涛关键词:腹腔感染 肝移植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药物浓度 荧光定量PCR和外周血白细胞pp65抗原血症实验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 3个月巨细胞病毒 (CMV)的感染状况 ,比较荧光定量PCR和外周血白细胞 pp6 5抗原血症实验两种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情况和使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外周血白细胞 pp6 5抗原血症实验和ELISA法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2 0 0 2年 12月 5 6例肾移植患肾移植术后 3个月的外周血进行巨细胞病毒的检测。结果 5 6例肾移植患者中CMVpp5 6抗原血症阳性 9例 ( 16 1% ) ,PCR阳性 11例 ( 19 6 % ) ,12例 ( 2 1 4 % )诊断为CMV感染 ,其中 7例为症状性感染 ,5例为无症状性感染。荧光定量PCR和外周血白细胞 pp6 5抗原血症实验的一致性为 92 % ,阳性符合率 6 7% ,阴性符合率 92 %。CMVpp6 5抗原、CMVDNAPCR、CMV IgM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72 %、92 % ;10 0 %、92 % ;4 3%、88%。结论 荧光定量PCR和外周血白细胞 pp6 5抗原血症实验的联合应用 ,对监测CMV活动性感染、临床疗效及预后更加客观。 严晓敏 唐勤 陈明 孙则禹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肾移植术 巨细胞病毒 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