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弥龙

作品数:21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成像
  • 4篇动脉
  • 4篇造影
  • 4篇中医
  • 3篇影像
  • 3篇四诊
  • 3篇中医四诊
  • 3篇肿瘤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调查表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率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腰椎
  • 2篇腰椎峡部
  • 2篇腰椎峡部裂
  • 2篇证型
  • 2篇双能

机构

  • 9篇海南医学院
  • 7篇空军总医院
  • 5篇海南医学院附...
  • 4篇辽宁医学院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作者

  • 20篇弥龙
  • 7篇刘侠
  • 7篇宋云龙
  • 6篇涂蓉
  • 6篇郝永
  • 5篇王东
  • 5篇李相生
  • 4篇宫爱民
  • 4篇毕永民
  • 3篇方红
  • 3篇李小华
  • 3篇施玉森
  • 3篇董秀娟
  • 3篇刘颖
  • 3篇祝红线
  • 2篇刘旭东
  • 2篇屈国林
  • 2篇李小华
  • 2篇甘佳荫
  • 2篇贾梓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诊断模型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诊断模型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定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中医证型进行收集;将收集的问卷资料通过特征工程进行数据预处理,建立...
宫爱民魏方志董秀娟武志全郑立运弥龙余本国刘颖甘佳荫宋逸天庄燕苹潘承丹张绚
家兔急性肺栓塞的DSA、CTPA及DEPI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家兔急性肺栓塞(APE)模型的DSA、CT肺动脉造影(CTPA)及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DE-PI)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双源CT肺血管成像技术(CTPA)及DEPI对家兔APE的诊断价值。方法 10只实验用兔,X线透视下将4F导管经由右心室插入双侧肺动脉,并注入大小不等的明胶海绵,建立家兔APE模型,然后行DSA及双源CT DEPI,处死家兔进行病理解剖学检查。(1)分别计算DSA、CTPA、DEPI诊断家兔AP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利用Kappa分析比较3种方法(DSA、CTPA、DEPI)与病理解剖结果的一致性;(2)利用配对t检验计算并比较家兔栓塞前后的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值。结果 (1)与病理解剖结果相比,DSA、CTPA及DEPI诊断A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和100%、71.4%和100%、85.7%和92.9%,Kappa值分别为0.884、0.667、0.767,DEPI及DSA的一致性较好,CTPA的一致性一般。DEPI上,栓塞区表现为蓝黑色的灌注减低区,非栓塞区表现为黄红色的正常灌注区。(2)栓塞前后家兔的RV/L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栓塞后家兔的RV/LV值明显高于栓塞前。结论双源CT的CTPA能较好地显示肺解剖信息,DEPI能较好地评价肺功能信息,对APE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弥龙宋云龙涂蓉刘侠屈国林王哲郝永贾梓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肺灌注成像家兔
腰椎峡部裂的CT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及其病因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腰椎峡部裂(LS)的诊断价值,并分析LS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经多层螺旋CT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共28例。利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患者腰椎峡部裂情况,并综合对比MPR图像、MIP图像及VR图像。结果 28例患者中共检出峡部裂53处,滑脱17例;其中双侧峡部裂21例,46处,16例伴滑脱;单侧峡部裂7例,7处,1例伴滑脱。MPR图像LS诊断率为100%(53/53),斜矢状(沿椎弓峡部走向)位及斜轴(平行于椎弓)位可清楚的显示峡部断裂情况,分别表现为"狗项圈征"和"双关节征",正中矢状位可清楚的显示椎体滑脱情况。MIP图像也可显示全部病变,但对周边软组织的观察不如MPR图像。VR图像LS诊断率为79.24%(42/53),可立体观察峡部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MPR、MIP、VR技术可以全方位的评价腰椎峡部情况,其中斜矢状(沿椎弓峡部走向)位及斜轴(平行于椎弓)位的MPR图像可作为首选的重建方法;后天性因素(疲劳或应力骨折)可能是LS主要病因之一。
弥龙李小华涂蓉刘旭东伍保忠
关键词:峡部裂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病因
一种远程中医诊疗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中医诊疗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中医诊断学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临床诊疗数据,形成原始数据库;对原始数据库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分类数据库;对原始数据库和分类数据库中的2D影像的背景进行虚化处理...
宫爱民庄燕苹刘洋赖名殷董秀娟弥龙刘颖郑立运王小强李凯从萃刘英莲刘洪波范英丽付兴焦海燕段苏卿吴惠雯宋逸天魏方志张绚林桂玲张琦武慧韬肖湘罗斯敏陈怡龙紫宇田小雨
下肢双能CTA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双能CTA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者进行双能下肢CTA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手动去骨后的图像,分别记录两者去骨时间及对各血管节段的侵蚀度。其中13例患者1周内行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相同血管节段对照研究。结果:双能去骨时间(1.86±0.28)min低于传统手动去骨时间(5.54±0.63 min),P<0.01,t=-34.962;共对903节段血管进行分析,血管侵蚀率前者低于后者,且最常发生于小腿部血管(χ2=4.13,P<0.05)。CTA与DS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一致性非常好,K=0.95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8%、93.3%、96.9%。结论:双能自动去骨方法较传统手动去骨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小腿部血管的显示率,自动去斑块功能可提高狭窄程度判定的准确性。双能CTA在评价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与DSA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是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郝永宋云龙弥龙刘侠王东毕永民李相生孟利民
关键词: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心率和心率变异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心率及心率变异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7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利用最佳收缩期或舒张期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心率及心率变异与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存在相关性者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4.53±17.36次/min(51~124次/min),平均心率变异为9.21±3.67次/min(2~18次/min)。心率与RCA中段及RCA总体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192,P<0.05及r=0.210,P<0.05),心率变异与LCX总体的图像质量有相关性(r=0.191,P<0.05)。不同心率组间RCA中段及RCA总体图像质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心率变异组间LCX总体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很大的心率及心率变异范围内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图像。
刘侠宋云龙弥龙李相生毕永民王东
关键词:平均心率心率变异图像质量冠状动脉造影
猪食管异物低剂量多排螺旋CT检查的实验性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猪食管异物低剂量多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猪食管、块状猪肉、鱼刺及鸡碎骨模拟人颈段食管异物模型,在不同扫描条件(管电流50、100、200、400 mA与管电压80、100、120 kV相互组合)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比较各组的主、客观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和异物检出率.结果 不同层厚的各组图像主观评价一致性良好,随图像重建层厚增加异物边缘显示圆滑、模糊,食管周围结构平滑、清晰.重建层厚为2 mm时,相同管电压下,随管电流降低,异物CT值变化不明显,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变化明显;而相同管电流下,随管电压降低,异物CT值呈升高趋势、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呈下降趋势;相同管电压条件下,随着管电流的降低,有效辐射剂量相邻组间降低48.8%~50.0%;而相同管电流条件下,随着管电压的降低,有效辐射剂量相邻组间降低37.7%~50.0%;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能更大幅度地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各组对异物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联合降低管电压及管电流的低剂量MSCT扫描能用于猪食管异物的诊断。
李大圩申艳光武保忠刘旭冬苏兰芳弥龙李小华洪超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食管
心率对双源CT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的冠脉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心率对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根据心率的快慢分为5组,利用最佳收缩期或舒张期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比较不同心率组最佳收缩期及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心率与DS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者增强扫描时心率为52~120次/min,平均(80.49±14.99)次/min,心率与最佳舒张期图像质量间呈负相关;心率>80次/min时,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部分节段图像质量开始出现差异。结论:心率≤80次/min者,采取最佳舒张期图像重建,心率>80次/min时,结合双期图像进行重建,或者采用收缩期图像进行重建,可获得优良图像,提高工作效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刘侠宋云龙弥龙郝永李相生毕永民王东
关键词:心率收缩期舒张期图像质量
下肢双能CTA去骨去钙化功能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双能CT下肢动脉成像去骨去钙化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患者进行双能CT下肢动脉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图像,残留骨手动去除,记录各自去骨时间及对各节段血管的侵蚀度。判定斑块去除前后对血管狭窄度测量的影响。结果残留骨仅在未去除钙化斑块图像上观察到,双能去骨时间(1.86±0.28)min低于传统自动去骨时间(2.00±0.24)min(P<0.01,t=-4.382);共对822节段血管进行分析,血管侵蚀率前者低于后者,且最常发生于小腿部血管(χ2=13.13,P<0.01)。结论双能CTA明显优于传统多层螺旋CTA,双能自动去骨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小腿部血管的显示,自动去斑块功能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郝永宋云龙弥龙刘侠王东李相生孟利民方红祝红线
关键词: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双能CT
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依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PE组(n=9)和非严重APE组(n=15),比较两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严重APE组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中位数分别为32.5%(15.0%62.5%)、45.0%(27.5%75.0%)和1.16(1.041.45),而非严重APE组分别为12.5%(0%37.5%)、12.5%(2.5%42.5%)和1.03(0.851.41),严重APE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严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灌注缺损指数与RV/LV及栓塞指数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35,P〈0.05;r=0.790,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评价APE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可行性。
弥龙宋云龙王东毕永民李相生郝永刘侠贾梓祝红线方红
关键词:肺栓塞肺灌注成像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