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越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治疗
  • 3篇剂量学
  • 3篇放疗
  • 2篇治疗计划系统
  • 2篇细胞
  • 2篇小细胞
  • 2篇疗法
  • 2篇近距
  • 2篇近距离放射疗...
  • 2篇放射疗法
  • 2篇非小细胞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电离室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引导
  • 1篇治疗床
  • 1篇生物等效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篇戴越
  • 7篇李小东
  • 5篇郭妍妍
  • 2篇张遵城
  • 2篇胡春红
  • 2篇郭永涛
  • 2篇郑广钧
  • 2篇毕平
  • 1篇闫永发
  • 1篇柴树德
  • 1篇蒋胜鹏
  • 1篇张雪宁
  • 1篇冯远明
  • 1篇王东
  • 1篇郭奕
  • 1篇范月静
  • 1篇彭诚
  • 1篇赵彤
  • 1篇王琳
  • 1篇王平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薄层CT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的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各个环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的137例NSCLC患者,植入前CT扫描进行靶区勾画,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方案;CT引导植入,并在植入过程中逐层扫描已植入粒子,进行实时位置验证和修正;植入后CT扫描协助进行放射剂量学验证,必要时调整粒子的分布和数量,使剂量分布符合有效和微创的原则;定期随访和疗效评价也需要CT检查。结果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均显示靶区放射剂量分布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周围危及器官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137例患者中129例(94%)植入粒子数与TPS计划的植入方案一致;植入治疗后6个月CT扫描显示局部控制总有效率为91.9%,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2%和50.4%;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薄层CT应用于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过程的各环节,尤其是在粒子植入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王琳李小东张遵城郑广钧郭永涛张雪宁戴越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X线计算机
MatriXX两种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对MatriXX进行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所用机架角归零和实际机架角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多角度合成通过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1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调强放疗剂量分别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验证,以3mm3%标准进行γ通过率分析。对不同机架角下两种方式验证结果行配对t检验,对多野合成的两种方式验证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使用实际角度方法的γ通过率比角度归零方法普遍有所下降,但80°、120°、240°时最明显,分别为98.71%与93.59%(t=2.10,P=0.000)、98.15%与93.17%(t=2.10,P=0.000)、98.94%与92.85%(t=2.10,P=0.000)。多野合成的两种方式验证结果相似98.27%与94.63%(F=0.50,P=0.134)。结论两种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方式从两个不同立场进行,对其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可更全面保障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准确性。
戴越胡春红李小东郭妍妍
关键词:调强放疗
不同方式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55例患者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通过CT和纤维支气管镜(FFB)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并行剂量学验证和定期复查随访。结果:CT引导治疗组和FFB引导组的1年生存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2%、80.3%和97.0%、90.6%;CT组患者无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发生;FFB组患者无早期、晚期放射损伤的发生。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支气管肺癌有明显的控制疗效,具有微创的优势。CT引导植入定位准,适形好;FFB引导植入能够较好地解除气道梗阻。
李小东王平柴树德张遵城郭永涛郑广钧戴越郭妍妍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非小细胞肺癌剂量学验证
非常规分割放疗的生物等效剂量学优势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采用计算生物等效剂量(BED)值的方法,对头颈部肿瘤非常规分割放疗方案进行分析,从BED值变化规律的角度来分析各种不同分割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 针对Cochrane协作网在2010年公布的一项关于头颈部肿瘤非常规分割治疗的调查报告中所列举的常规分割和非常规分割治疗方案,使用L-Q模型计算BED值,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BED值随时间的累积变化规律.结果 在总剂量统一为70 Gy的前提下,常规分割方案尤其是超分割治疗方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给予肿瘤组织较大的BED值;超分割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晚反应组织累计的BED值;分段超分割治疗方案在保证肿瘤组织获得较大BED值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早反应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累计的BED值.结论 使用L-Q模型计算BED值的方法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观察BED值随治疗过程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学模型评价不同的放疗分割方案,对临床选择肿瘤治疗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戴越胡春红李小东郭妍妍冯远明
关键词:肿瘤
高能电子束不同吸收剂量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398号报告和第277号报告在电子线放射治疗剂量测定的差异。方法采用圆柱型电离室、平行板电离室以及在用户高能电子线射线质下经过交叉校准的平行板电离室,分别依据两个报告,对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6档电子线在水中的吸收剂量进行精确测量。结果用平行板电离室根据两个报告的测量规程测得的吸收剂量的差异为0.4%~2.3%,用圆柱型电离室测出的差异为0.6%~2.2%,用经过交叉校准的平行板电离室测出的结果是0.5%~2.0%。依据IAEATRS-398和TRS-277报告的方法测得的吸收剂量具有较好的-致性。结论IAEATRS-398号报告关于电子线的校准方法较TRS-277号报告更精确,更加适用于临床用户进行测量。
郭妍妍毕平李小东戴越
关键词:剂量学电离室
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晚期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研究
彭诚范月静王东李小东郭奕戴越赵彤闫永发
本研究应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方案影像引导下插植粒子到肿瘤病灶,术中进行实时位置验证,术后利用DVH等指标进行剂量学验证。如发现有稀疏或遗漏立即补种,保证了插植治疗的高度适形性。术后、2、6、12个月随访口干、...
关键词: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插植治疗
治疗床及体位固定装置对放疗剂量精确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C型臂型治疗床及体位固定装置对治疗计划射野剂量传递精确性的影响,并探索一种消除该影响的方法。方法将固体水和电离室进行cT扫描并将扫描图像传到治疗计划系统(TPS)中。在TPS中设置照射参数:选用6MV的x射线、100MU机器跳数,射野大小分别为5cm×5cm和10cm×10cm,从机架角0°开始,在0°~180°区间内每隔5°为间隔定义射野入射方向进行等中心照射。按照TPS中设置的条件分别测量带有及无治疗床C型臂和体位固定装置时的绝对剂量,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在MatriXX二维电离室矩阵系统上执行同样的照射野计划,使用OmniProFmRT软件中“add constant value”功能,找出最合适的增加总剂量的系数因子。选取6例盆腔肿瘤患者剂量增加前后的调强放疗计划验证该因子能否消除治疗床及体位固定装置对治疗计划射野剂量的衰减。结果放射治疗中加速器治疗床及体位固定装置对后斜野照射剂量衰减有一定的影响,在65°~70°和115°~125°两个人射范围对剂量的影响最大。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将计划的总剂量等比例向上归一,将总剂量增加2%,可弥补治疗床和体位固定装置对放疗剂量的衰减,提高总的射野通过率。结论在设计治疗计划中照射野的入射方向时,应尽量使机架角度避开65°~70°和115°~125°及对侧的290。~295。和230°~245°两个人射范围。由于治疗床和体位固定装置对后斜野照射剂量衰减有影响,因此应在TPS中针对剂量衰减值进行相应的剂量补偿。
郭妍妍蒋胜鹏戴越毕平李小东
关键词:治疗计划系统治疗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