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藻酸钙/RGD复合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海藻酸钙/RGD与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短期效果及可行性。为临床上应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方法:分别取1周龄内的日本大耳白兔的双膝关节软骨及颅盖骨,分...
- 李林王跃吕波郝鹏
- 关键词:关节软骨软骨细胞海藻酸钙
- 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术后稳定性重建中的运用
- <正>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
- 石荷叶范萍李林张雯
- 文献传递
- 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
- 石荷叶范萍李林张雯谢彩霞
- 关键词:CLINICALNURSINGPATHSPINALTUMOR
-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缺损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而软骨损伤后修复能力有限,因此如何解决软骨缺损的修复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并指出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李林王跃
-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21例21髋,其中20例采用...
- 吕波王跃李林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桥小脑角占位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探讨
- :解决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74例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术前患者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发现74例患者因不同...
- 石荷叶谢彩霞彭羽范萍李林蔡王婷
- 关键词:焦虑心理护理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21例21髋,其中20例采用...
- 吕波王跃李林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随访其疗效。本组21例21髋,其中2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1例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年龄40~79岁,平均62.8岁。无一例术中发生不良反应,术后均在2~3 d下床活动,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结果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15.6个月。本组病例均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假体下沉、松动现象,部分患者假体长度未超过远端螺钉孔,但无应力骨折发生。术后早期脱位1例,复位并行前方松解后未再次脱位。术后行走功能恢复正常(Harris评分平均术前43.2分,术后84.5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 吕波王跃李林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椎管肿瘤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
- 石荷叶范萍李林张雯谢彩霞
- 关键词:椎管肿瘤护理手术预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