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1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最新研究进展
-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44%。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2004年柴油产量1亿吨,进口量仍达数百万吨。开发柴油替代品已成为促进我...
- 李永红刘波曲威白凤武赵宗保
- 文献传递
- 初始pH值对圆红冬孢酵母菌油脂发酵的影响
- 以圆红冬孢酵母菌Y4为试验菌株,通过液态发酵产油。研究表明,当培养基初始pH值在1.6-10.0变化时,发酵过程各参数受到明显影响。pH值为9.0时,摇瓶发酵96 h后菌体生物量为18.8 g/L,油脂含量为53%(w/...
- 李永红刘波赵宗保白凤武
- 关键词:油脂含量液态发酵PH值控制生物柴油
- 文献传递
- 圆红冬孢酵母菌发酵产油脂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71
- 2006年
- 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子试验法,系统考察了圆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toruloides)在不同碳氮比条件下产油发酵情况以及添加无机盐对产油发酵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软件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及单因素分析得知在培养基组成分别为葡萄糖70g/L,硫酸铵0.1g/L,酵母粉0.75g/L,磷酸二氢钾0.4g/L,七水硫酸镁1.5g/L,初始pH6.0,在灭菌(121℃15min)后添加ZnSO41.91×10-6mmol/L、CaCl21.50mmol/L、MnCl21.22×10-4mmol/L、CuSO41.00×10-4mmol/L。发酵摇瓶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培养基50mL,接种量为10%(种龄28h)。在上述条件下,30℃振荡(200r/min)培养120h,所得菌体油脂含量高达76.1%,脂肪得率系数可达22.7。
- 李永红刘波赵宗保白凤武
-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发酵条件优化均匀设计
- 微生物油脂发酵对缓解我国植物油脂资源紧缺的意义
-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44%.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2003年消费柴油8307万吨,汽油4016万吨;2004年柴油产量突破...
- 赵宗保刘波李永红曲威
- 关键词:植物油脂微生物生物柴油
- 文献传递
- 广谱碳源产油酵母菌的筛选被引量:48
- 2005年
- 对10株酵母菌利用不同单糖为碳源条件下菌体内积累油脂的能力进行了初步考察,并对菌油进行了分离和脂肪酸组成分析。实验发现,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有9株菌油脂含量超过自身细胞干重的20%,可以界定为产油微生物。其中6#菌(T.cutaneumAS2.571)利用葡萄糖发酵菌体油脂含量达到65%(W/W)。所有实验菌株都能同化多种单糖,其中1#菌(L.starkeyiAS2.1390)、4#菌(R.toruloidesAS2.1389)和11#菌(L.starkeyiAS2.1608)表现出对碳源利用的广谱性,能转化五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并在菌体内积累油脂,油脂含量最高达到26%。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菌油富含饱和及低度不饱和长链脂肪酸,其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三者之和占总脂肪酸组成的90%以上,脂肪酸组成分布类似于常见的植物油。这些结果对利用产油微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水解混合糖获取油脂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李永红刘波孙艳赵宗保白凤武
-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木糖
- 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最新研究进展
- <正>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44%。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2004年柴油产量1亿吨,进口量仍达数百万吨。开发柴油替代品已成为...
- 李永红刘波曲威白凤武赵宗保
- 文献传递
- 生物酶法转化酵母油脂合成生物柴油被引量:22
- 2007年
- 以一株高产油脂圆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um toruloidesY4#)干菌粉为原料,利用酸热法提取了该酵母油脂,并对所得油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利用该酵母油脂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三步甲醇法及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发现脂肪酶可以有效转化该酵母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可达90%左右,略低于相同条件下利用精制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得率.
- 里伟杜伟李永红刘德华赵宗保
-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生物柴油脂肪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