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碧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马来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文学
  • 10篇马华文学
  • 5篇女性
  • 5篇文化
  • 4篇女性书写
  • 4篇小说
  • 3篇华人
  • 3篇红楼
  • 3篇红楼梦
  • 3篇《红楼梦》
  • 2篇温庭筠
  • 2篇历史记忆
  • 2篇花间
  • 2篇花间词
  • 2篇华文文学
  • 2篇记忆
  • 2篇国家认同
  • 2篇词人
  • 1篇地图
  • 1篇多义

机构

  • 22篇马来亚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马来西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文作家协会

作者

  • 26篇潘碧华
  • 4篇蔡晓玲
  • 1篇李奎
  • 1篇苏晖
  • 1篇黄子坚
  • 1篇王立
  • 1篇潘碧丝
  • 1篇李宝平
  • 1篇宋燕鹏
  • 1篇杨国庆

传媒

  • 8篇外国文学研究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华文文学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妈祖文化研究
  • 1篇纪念辛弃疾逝...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乐艺四论——也从《曲词发生史》谈起
2012年
木斋《曲词发生史》在本刊引发热烈、深刻的讨论。笔者愿参与其中,对其中一些问题略述己见。本文认为,唐代的燕乐为朝廷正式宴飨用乐,和雅乐一样始终归太常寺管理,并非吸收、杂糅多种曲目的唐代音乐的代称。唐帝通过严苛乐户制度,对音乐专控和细分化管理等方式,掌握着乐艺的发展方向与"话语权",使宫廷音乐成为唐代音乐的主体。法曲是一种编曲形式,秉承清商乐风格,通过限定乐器种类、演出节奏等,使曲风清雅。研究法曲,不必完全局限于曲目名称。燕乐与法曲的分类逻辑不同,没有从属关系。官妓为地方政府蓄养的、为地方官宴侍宴的乐妓。官妓制度形成于中唐后,长安无官妓。京兆尹主持的官宴曾雇请教坊乐妓侍宴,敬宗后由长安市井妓侍宴。
王立潘碧华
关键词:梨园教坊法曲宫廷
辛弃疾词的女性书写
辛弃疾的女性书写,多是意象化的形象,她们或是寄寓着英雄悲慨之哀怨的"香草美人",或是对失意英雄充溢着理解和同情的"红巾翠袖",这种女性,一般说来不存在于现实中,是作者理想的"拟女性",是与男性作者有着相当的"知心"程度的...
潘碧华
文献传递
《丝之谜》的人性主题与历史记忆被引量:2
2010年
《丝之谜》(又名《和谐丝庄》)是旅英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的处女作,获惠特布列首部小说奖。它以上个世纪40年代的马来亚为背景,描述了殖民地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夹攻下复杂的人性、多变的命运。作者采用三个不同的叙述角度去诠释主角的过去,小说以小见大,明显的华人标志,隐藏着的马来亚共产党身影,无不在唤醒个人、民族甚至国家的历史记忆。
潘碧华杨国庆潘碧丝
关键词:人性主题历史记忆
空间与忧患:骆以军小说的后遗民书写被引量:1
2013年
面对中国大陆,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居民将自己称为"本省人",他们本土意识特别强烈,将二战后迁台的大陆人称为"外省人"。虽然同样都是中国人,这些非台湾出生的"外省人"要融入台湾社会的过程中,从面对"本省人"的排斥到融入到当地族群中,有了族群认同的省思。在当代台湾文学中,以骆以军的外省族群书写最具代表性。骆以军是在台大陆人(外省人)的后代,他的小说书写以在台大陆人为主,描述他们在台湾定居后的复杂感情。
潘碧华蔡晓玲
关键词:骆以军台湾小说忧患意识
方北方小说与马来西亚华人的家国认同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主要探讨方北方小说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本土化的过程中,对家国意识的转变。华人最初的意识是侨民心态,接着意识到本土化的重要性,国家独立后萌生爱国意识。方北方是马来西亚当代出色的华文作家,他的作品多以历史事实作为背景,穿插个人经历,反映出时代的面貌。方北方重要作品是"风云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6部长篇小说中。"风云三步曲"以中国抗战为背景,"激流三部曲"则是他在马来(西)亚生活的实际经历的总结。方北方小说记录了华人在马来西亚开垦拓荒的功绩,他的小说也见证了马来(西)亚独立前后华人对家国认同的心理挣扎,与政治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
潘碧华祝家丰
关键词:马华文学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家园意识与文学流变——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0年
华文文学乃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作家身负民族使命感,以文学方式记载华人在当地的拓荒史。马华文学一直在文化来源国和所在国之间、在中国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拉锯。以"家园意识和文学流变"为主题的第三届马华文学研讨会,在中国大陆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参与下,将马华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平台加以考量,重视其独立的主体性和多元文化的内涵,重新为之定位。这将有助于马华文学走向国际,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更多关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马华文学评论的质量。
潘碧华苏晖林德顺
关键词:家园意识多元文化
《红楼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接受
《红楼梦》是中国的一部伟大的小说,也是流传全世界的文学经典。比较起其他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具备比较充足的条件传播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普遍接受的经典,通过书籍传播,中学华文课文和大学中文系课程,都有对...
潘碧华
文献传递
《红楼梦》·报刊·传播——《红楼梦》在新马的早期传播再析被引量:1
2021年
《红楼梦》在海外的传播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从目前可见的资料来看,新马的《红楼梦》传播始于报刊。邱菽园作为代表性人物,不仅自己创作,还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一个跨越地域的文学创作网络,以早期汉文报刊作为载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这不但促进了《红楼梦》的传播,而且为新马汉语文学添色不少。新马报刊中的"红学"文献,也呈现出早期传播由隐性到显性、由精英到大众的特点;传播方式与技巧呈现多元化、现代化。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报载"红学"文献不但影响了《红楼梦》在新马的后续传播,也成为新马华人身份认同的文化载体。
李奎潘碧华
关键词:红楼梦报刊文化传播
以诗为文--论《红楼梦》的诗性特质被引量:7
2008年
《红楼梦》是用诗的手法写成的小说,大量的诗歌活动、诗词创作和诗性描写,可说展现了作者在传统诗歌上的成就和审美意识。小说具备了诗歌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读者也得用读诗的方式去理解,方能享受其中多变多义的阅读乐趣。本文就小说的诗意生活、诗歌品评和诗性创作来探索《红楼梦》的诗性特质。
潘碧华
关键词:红楼梦诗性特质多义性
另类历史叙述:论小黑的小说(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在马来西亚的官方叙述中,马来亚共产主义运动无关社会正义,而是被视为图谋推翻政府的恐怖主义行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小黑从1985年至2006年共创作4部有关马来亚共产党问题的小说,重新诠释这些被官方刻意反面化的课题。为了避免触犯国家的政治禁忌,小黑运用各种文学手段,以隐喻的语言,通过第二人称以及虚实结合的方式,以减少现实的敏感度。小黑将历史和虚构结合的书写体现了马来西亚华人对马共的矛盾态度。
潘碧华李宝平
关键词:马华文学历史叙述政治隐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