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作品数:41 被引量:104 H指数:5 供职机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动态容积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病理证实为直肠癌,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序贯放疗,研究组患者接受VMA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86.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MA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效果明显,能有效提升患者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夏云 王志 刘秋连关键词:老年人 直肠癌 根治性放疗 化疗 艾迪注射液联合mFOLFOX6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及化疗安全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mFOLFOX6方案运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化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纳入的90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接受艾迪注射液+mFOLFOX6方案,对照组采取mFOLFOX6方案。比较两组毒副反应、症候积分、T淋巴细胞、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辅助型T细胞(Th)1、Th2、Th1/Th2、生活质量(QOL)。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的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各项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CD3^(+)、CD4^(+)、CD4^(+)/CD8^(+)均较对照组高,但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的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CA242、CA19-9、CEA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的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QOL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的Th1、Th1/Th2均较对照组更低,但Th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mFOLFOX6方案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促进患者T淋巴细胞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减轻患者症状,并调节免疫,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张贤 童金凤 江政松 汤蕾 夏云 王志关键词:艾迪注射液 晚期结直肠癌 化疗 T淋巴细胞 老年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低位直肠癌行动态容积调强放疗(VMA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年龄≥60岁,肿瘤距肛缘≤7cm,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TNM分期为T2~4、N0~2M0,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行手术的患者给予行VMA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观察其毒副作用及远近期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出现Ⅲ度腹泻7例(23.33%),Ⅲ度肛周皮肤反应4例(13.33%),Ⅲ度骨髓抑制5例(16.67%),仅1例(3.33%)出现Ⅲ度泌尿系统毒副反应,无Ⅳ度不良反应。放疗后评估临床完全缓解13例(43.33%),部分缓解14例(46.67%),临床有效率为90.0%。两年总生存率81.82%,无疾病进展生存率72.73%,局部复发率13.64%。结论:从生存质量、疗效及耐受性的角度分析,对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VMA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治疗方案安全可行。 刘秋连 曹俊达 李子俊 夏云 王志 龚敏勇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卡培他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y l o r i)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 r i m a r y h e p a t i c carcinoma,PHC)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2010-03/2013-1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诊断为PHC患者临床资料及非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pylori与PHC发生发展的关系.然后,再对实验组进行二次收集,分两组数据,一组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组,为同时检测H.pylori14C-UBT值与HBV DNA拷贝数;另一组为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组,为同时检测同时H.pylori14C-UBT值与AFP浓度患者.分别研究H.pylori14C-UBT值与AFP浓度、HBV 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间接证明H.pylori与P H C的相关性.对于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为有序资料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结果:PHC患者H.pylori阳性率为61.4%,高于非肿瘤患者28.7%.卡方检验结果示χ2=11.4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管细胞型H.pylori的阳性率61.1%,混合细胞型50%,肝细胞型38.6%,以胆管细胞型阳性率最高;统计结果χ2=5.8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28.5%,中分化39.2%,低分化48.9%;分化程度低,感染率高.平均秩H.pylori阳性为124.9,阴性145.2,P<0.05,故分化程度越低则H.pylori感染阳性率越高.分期方面,分期较早的Ⅰ期14.2%、Ⅱ期10.7%较分期较晚的Ⅲ期41.28%、Ⅳ期48.2%高;平均秩H.pylori阳性为164.9,阴性为127.6,P=0.00<0.05.故分期越晚则H.p y l o r i感染阳性率高.高侵袭性患者的阳性率为59.7%;低侵袭性为26.1%,卡方检验结果为χ2=21.025,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ylori14C-UBT值与AFP浓度的相关系数r=0.88,P=0.00<0.05;而其与HBV DNA拷贝数间的相关系数r=0.657,P=0.01<0.05,两者均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ylori感染与PHC发生、发展关系较密切. 石玲 刘立义 龚敏勇 王志 左宏波 刘爱群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原发性肝癌 细胞分化 侵袭性 甲胎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晚期乳腺癌老年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老年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ER(+)和(或)PR(+)或不明70岁以上晚期乳腺癌老年患者服用来曲唑每次2.5mg,口服,1次/日,28天1周期,至少2周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分... 龚敏勇 熊超 曾灵芝 王志 左宏波 夏云关键词:晚期乳腺癌 老年女性 内分泌治疗 临床疗效 胸腺肽α_1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对骨髓抑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效果、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99例DLBCL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骨髓抑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的CD4、NK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的CD4、CD4/CD8、NK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DLBCL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在提高临床效果和降低骨髓抑制方面无优势。 蒋轶 左宏波 王志关键词:胸腺肽Α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功能 骨髓抑制 艾愈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血清EB病毒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艾愈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血清EB病毒(EBV)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艾愈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EBV DNA阳性检出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第9、11、13、15天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本组第7天,两组患者第11、13、15天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本组第9天,两组患者第13、15天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本组第11天,两组患者第15天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本组第1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7、9、11、13、15天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9、11、13、15天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第7天,两组患者第11、13、15天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第9天,两组患者第13、15天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第11天,两组患者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第1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7、9、11、13、15天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重度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EBV DNA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应用艾愈胶囊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EBV DNA阳性检出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李言冰 李子俊 马丁丁 左宏波 王志关键词:鼻咽癌 吉西他滨 EB病毒 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晚期初治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方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案优于单独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降低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王逸飞 王志 左宏波 李言冰关键词:结直肠癌 伊利替康 阿帕替尼与依托泊苷治疗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阿帕替尼与依托泊苷治疗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肿瘤科的98例复发难治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阿帕替尼组(52例)与依托泊苷组(46例)。阿帕替尼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500 mg/d,依托泊苷组患者口服依托泊苷胶囊175 mg/d,共10 d,每21天为1个疗程。按照RECISIT 1.1标准评价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变化;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阿帕替尼组患者的ORR、DCR均高于依托泊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SE、Pro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SE、ProG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阿帕替尼组低于依托泊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2、4.2个月)长于依托泊苷组(3.9、3.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患者的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依托泊苷组,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依托泊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复发难治SCLC的效果优于依托泊苷,可作为复发难治SCLC靶向治疗的新选择。 石玲 王志 左宏波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依托泊苷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一线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进展 2024年 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胆管和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我国高发、进展迅速、预后差等特点。因早期诊断困难,初诊时多已是晚期,故手术切除率较低。晚期BTC一线治疗方案首选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如GC(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其治疗选择及治疗效果相对有限且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一线应用于晚期BTC中的治疗进展。 汤蕾 夏云 张贤 王志关键词:胆道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