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轶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晚期
  • 6篇肺癌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化疗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单抗
  • 4篇肿瘤
  • 4篇腺癌
  • 3篇血清
  • 3篇血清肿瘤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癌患者
  • 2篇多西他赛

机构

  • 16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蒋轶
  • 7篇叶韬
  • 6篇王志
  • 3篇高加胜
  • 2篇张文圣
  • 1篇李志坚
  • 1篇张卓
  • 1篇李成文

传媒

  • 5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腺肽α_1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对骨髓抑制、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效果、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99例DLBCL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骨髓抑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的CD4、NK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的CD4、CD4/CD8、NK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DLBCL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在提高临床效果和降低骨髓抑制方面无优势。
蒋轶左宏波王志
关键词:胸腺肽Α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功能骨髓抑制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将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的7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通过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化疗,乙组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卡铂静脉化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为:84.61%、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尤其是伴腹水的患者,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应用、推广。
李言冰蒋轶左宏波王志
关键词:多西他赛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
甘露聚糖肽联合SOX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SOX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S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虽略高于对照组的74.3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乏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口腔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接受甘露聚糖肽联合SOX方案化疗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效果较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蒋轶叶韬
关键词:晚期胃癌甘露聚糖肽
双靶方案联合多西他赛对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双靶方案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靶方案联合多西他赛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治疗安全性与生活质量。
蒋轶左宏波王志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48%、66.67%、47.62%,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42.86%、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治疗方案采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生存率高,不良反应较少,预后更好。
蒋轶王志左宏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奥希替尼联合放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奥希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YFRA21-1、CA125、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希替尼联合放化疗可增强晚期NSCLC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蒋轶叶韬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经直肠超声定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联合经直肠超声(TRUS)定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因筛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异常或前列腺肛诊阳性的住院患者75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在TRUS定位引导下经直肠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观察组患者则采用MRDWI检查联合TRUS定位引导下经直肠进行前列腺融合穿刺。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MRDWI联合TRUS定位穿刺诊断及单独TRUS定位穿刺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共获取630个前列腺组织标本,其中诊断为前列腺癌阳性的标本共229个,对照组共获取609个前列腺组织标本,其中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标本共180个。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MRDWI联合TRUS定位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05%、90.66%,单独TRUS定位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6.75%、89.64%,MRDWI联合TRUS定位穿刺诊断灵敏度高于单独TRUS定位穿刺诊断(P<0.05)。结论MRDWI联合TRUS定位下进行经直肠前列腺融合穿刺活检术能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效果,提高灵敏度,减少临床漏诊率,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叶韬张卓蒋轶李成文李志坚
关键词: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经直肠B超前列腺癌
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顺铂+吉西他滨(GP)方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骨转移灶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和治疗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疼痛总缓解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转移灶治疗总有效率为59.52%,高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2.88±0.27)ng/L、(24.30±1.19)μg/L,均低于对照组[(5.42±0.39)ng/L、(36.89±1.9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可增强镇痛效果,减缓骨转移,降低炎性因子释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蒋轶叶韬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GP方案化疗炎性因子疼痛缓解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化疗,静脉输注紫杉醇+顺铂。观察组采用常规化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上升、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及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蒋轶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肺癌三维适性放疗肺灌注显像观察对患者近期肺功能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肺灌注显像观察分析三维适性放疗治疗后肺癌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进行三维适性放疗的21例肺癌患者的肺灌注显像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肺灌注显像结果,用配对t检验来比较照射前后肺灌注的变化。结果放疗后肺癌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肺灌注显像结果发现放疗前、中、后患者肺部灌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观察肺癌患者近期肺功能影响,证实三维适性放疗与肺灌注扫描结合有利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及监护。
左宏波蒋轶
关键词:放射疗法肺癌肺灌注显像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