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猛

作品数:36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遥感
  • 11篇石流
  • 11篇泥石
  • 11篇泥石流
  • 10篇地质
  • 10篇滑坡
  • 8篇地质灾害
  • 6篇灾害
  • 5篇地震
  • 5篇汶川地震
  • 5篇发育
  • 4篇药渣
  • 4篇灾害链
  • 4篇震区
  • 4篇发育特征
  • 3篇堵江
  • 3篇遥感解译
  • 3篇流域
  • 3篇金沙江
  • 3篇巨型滑坡

机构

  • 36篇四川省地质调...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环境...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长安大学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航天建筑设计...
  • 1篇中建鸿腾建设...
  • 1篇北京东方至远...
  • 1篇广西交通设计...

作者

  • 36篇王猛
  • 12篇王军
  • 9篇梁京涛
  • 8篇任光明
  • 7篇刘彬
  • 6篇李滨
  • 6篇殷跃平
  • 5篇成余粮
  • 5篇汪友明
  • 5篇江煜
  • 5篇杨磊
  • 4篇古锐
  • 4篇赵超英
  • 4篇高杨
  • 4篇宋云
  • 4篇赵明明
  • 3篇刘文
  • 3篇马晓波
  • 3篇张肃
  • 2篇王杰

传媒

  • 1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灾害学
  • 2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测绘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水电
  • 1篇人民珠江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自然资源遥感
  • 1篇新世纪以来遥...

年份

  • 3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光学遥感技术的高山极高山区高位地质灾害链式特征分析--以金沙江上游典型堵江滑坡为例被引量:10
2021年
金沙江上游地形切割强烈、山高谷深,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受金沙江断裂带的影响,斜坡完整性差、岩体支离破碎,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根据遥感影像上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的色调、平面形态、变形标志、微地貌等特征,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在金沙江流域直门达—石鼓段共识别出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87处,其中大型40处、特大型47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堵江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具有明显的链式特征,大致可划为滑坡-堵江灾害链、崩塌-滑坡-堵江灾害链、滑坡-泥石流-堵江灾害链等3种类型,分别以色拉滑坡、汪布顶滑坡、探戈滑坡为例,基于光学遥感技术对其变形特征、链式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地理位置上看,金沙江断裂带明显控制了金沙江干流直门达—石鼓段的平面展布,新构造运动在断裂带各段活动周期、强度存在差异性,中段和南段活动性较强、应变积累更快,地震作用可能相对频繁,为巴塘以南的金沙江两岸有利斜坡区发生堵江滑坡提供了有利的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刘文王猛朱赛楠余天彬黄细超宋班江煜孙渝江
关键词:光学遥感金沙江堵江滑坡
汶川地震大光包滑坡动力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38
2012年
运用FLAC3D模拟大光包滑坡变形失稳特征,并输入距离滑坡约4.3 km的清平台站强震加速度三向记录,结果表明:其地震动力响应较为复杂,受控于斜坡形态、岩体(地质)结构及地震强度和振动持时等因素,在水平加速度响应方面,前缘滑坡更为明显,地震动频率更高,振幅更大,利于前缘的顺层失稳滑动;在竖向加速度响应方面,后缘滑体的振幅更大,竖向加速度(绝对值)数倍于水平加速度,利于拉裂、振碎解体和抛掷失稳。大光包滑坡与简单均值结构的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特征不完全一致,随高程、坡度放大的趋向性和节律性不明显。结合地震动力响应和运动特征,对滑坡堆积和滑源进行概化分区:(1)下部顺层滑坡堆积区,是滑坡的主堆积区,分布于滑坡东侧,堵塞黄洞子沟;(2)上部崩滑堆积区,分布于滑坡西北、北侧,具有明显的带状特征;(3)后缘陡壁及倒石堆区,侧缘拉裂边界,近直立不规则凹凸状断壁,分布多组张拉裂隙,说明受陡倾角张性裂隙控制,表现为张性破坏特征,陡崖下部分布大量倒石堆,呈串珠状分布,以碎块石为主,岩性与后缘及北侧陡壁岩体一致,系地震后的重力调整所致;(4)顺层滑面及擦痕区,在滑面上分布大量与岩层倾向相同的擦痕,说明顺层滑坡在后部具有向北方向偏转滑动的特征。
殷跃平王猛李滨冯振
关键词:边坡工程汶川地震地震动力响应巨型滑坡
藏药渣驯产地地质环境及与渣驯形成的关系研究
采用地质调查法、遥感解译法、GIS叠加分析法,岩石薄片及光片鉴定,查明渣驯出露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分析渣驯出露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总结渣驯分布发育特征,建立渣驯出露判识模式,探讨渣驯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渣驯分布判...
赵明明王猛古锐丁荣范久余魏晓东
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沿线泥石流被引量:2
2015年
介绍了泸定—石棉高速公路的地质环境背景,通过对泸定—石棉高速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调查,指出该高速公路沿线泥石流具有沟道密集,沟道纵比降大,沟谷深切,物源丰富,爆发频率高,危害大的特点,并分析了高速公路可能面临的泥石流潜在威胁,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刘彬梁京涛王猛
关键词:泥石流高速公路
区域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宏观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能有效指导长距离线状工程规划选线、指导城镇规划选址。以往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价主要针对小区域,其评价方案在应用于大区域时受到一定限制。本文总结提出了区域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价的指导性原则,针对地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地层岩性复杂程度难以量化的特点,引入信息熵的概念,利用"地层岩性信息熵"实现了复杂程度的量化评价。以四川为例,选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冻土、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气象等6类10项指标,利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GIS平台对境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具有参考价值,成果可为四川境内长距离线状工程规划提供参考。
李源亮任光明范荣全王猛李惠民李畅
关键词:地质环境层次分析法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汶川8.0级地震共触发地质灾害13759处,灾区39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达14.02处/100 km2。该文采用以上数据,探讨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规律,着重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与地震烈度、地层岩性、地形坡度及海拔高程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以下认识:①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发震断裂两侧30 km范围内,在区域上表现出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呈“带状”分布、沿水系呈“线状”或“串状”分布的特征;②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斜坡部位与微地貌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地震地质灾害多沿山脊线或分水岭部位高位分布;③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地震烈度呈正相关关系,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随着地震烈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④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较软岩岩组和坚硬岩岩组内,在地震力作用下,软岩岩组内更容易引发滑坡灾害,崩塌多发育在坚硬岩组内;⑤在海拔1000~1500 m,斜坡坡度30°~50°区域范围内是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不同坡度范围内,地震地质灾害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发育类型。
梁京涛王军汪友明王猛刘斌杨磊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地质灾害遥感
四川省绵竹至茂县公路工程地质遥感调查与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以绵竹至茂县公路沿线为研究区,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走廊带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结合公路勘察需要,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选择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位置、规模、稳定性/易发性、运动方向5个方面作为地质灾害对线路影响的评价指标,并建立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的线路影响程度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为公路选线和后期详勘奠定了基础。
梁京涛王军王猛江煜
关键词:地质灾害遥感公路
四川汶川高家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启动机理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2011年7月3日,汶川县高家沟发生泥石流活动,泥石流堵塞岷江,造成重大损失。本文根据现场调查,对高家沟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堵溃"型高位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启动机理及其运动特征,为该类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波任光明王军王猛刘彬王杰余天斌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汶川震区典型高位泥石流动态监测——以绵竹市文家沟泥石流为例被引量:14
2013年
本文采用六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文家沟特大泥石流震后的6次泥石流灾害过程;阐述并讨论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高位泥石流动态变化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以汶川震区文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文家沟流域物源丰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松散物质冲出量大、主沟比降较大,是汶川地震灾区典型的特大型高频高位泥石流。(2)水动力条件、地形坡度和堆积物颗粒大小是文家沟泥石流物源启动的三个主要制约因素。(3)不同降雨条件下,文家沟泥石流具有复合型物源启动方式,先主沟下游沟道松散堆积启动形成泥石流,进而演变为下游主沟沟道和流域上游崩滑物源相继启动,全流域形成泥石流;(4)工程治理约束条件下,文家沟泥石流暴发规模、破坏模式和成灾形式均发生重大转变。(5)在非极端气候条件及工程治理设施继续发挥效力情况下,未来几年内,文家沟泥石流仍然是以上游处3号、4号、5号支沟继续形成小规模泥石流为主,危害方式主要是淤埋4号坝和5号坝,并逐步减少库容。(6)泥石流的动态变化监测方法,是以多期次高精度遥感影像和大比例地形图获取的基础上开展的,遥感数据源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是影响该方法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梁京涛成余粮王军汪友明宋云张肃马晓波王猛刘彬杨磊
关键词:动态监测无人机遥感DEM
金沙江结合带高位远程滑坡失稳机理及减灾对策研究——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被引量:27
2021年
金沙江结合带是一条以强烈挤压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带,带内经强烈侵蚀切割形成褶皱高山与深切河谷地貌,岩体结构复杂破碎,软弱岩层发育,流域性特大高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分析、InSAR动态观测、物探、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详细分析了色拉滑坡的基本特征、变形过程、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并结合金沙江水电开发及特殊地质条件探讨了高位堵江滑坡早期识别与灾害风险管理问题。形成认识如下:色拉滑坡前后缘高差693 m,体积约6520×104 m3,属于典型特大高位滑坡。可分为后部下错变形区(Ⅰ)、中部拉裂变形区(Ⅱ)和前部应力集中区(Ⅲ)3个变形区。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与河流冲刷侵蚀等作用影响,失稳模式为多级渐进式破坏,未来滑坡前部发生破坏失稳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可及时识别高位滑坡变形区域与变形量等信息,为此类流域性灾害链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朱赛楠殷跃平王猛朱茂王晨辉王文沛李俊峰赵慧
关键词:金沙江结合带失稳机理INSAR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