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烨 作品数:45 被引量:21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使用替罗非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79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静脉推注大于3分钟,继之以0.10~0.15μg/kg·min速度维持24~36小时。对其中的ST段抬高心肌梗塞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极高危者,进行急诊冠脉介入干预。结果院内心绞痛发作5例,心肌梗塞或再梗2例,死亡6例,颅内出血1例,其它出血并发症8例,大多为轻微出血。58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39例造影时冠脉血流达到TIMI3级,8例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介入治疗患者无一例院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替罗非班是一种具有明确疗效且安全性较好的抗血小板药物,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贺勇 徐原宁 张立 崔凯军 冯沅 祝烨 陈玉成 黄德嘉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冠脉介入治疗 内脏脂肪素通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及坏死性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肪细胞因子内脏脂肪素(Visfatin)能否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发生炎症及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并初步探讨其机制。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单独使用Visfatin刺激或在阻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后给予Visfatin刺激,采用Western blot、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MTT、流式细胞化学法等观察细胞炎症及Necroptosis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100 ng/mL的Visfatin作用24 h可诱导HUVECs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LOX-1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上调;而LOX-1抑制剂聚肌苷酸预处理可明显降低Visfatin诱导的MCP-1表达。另外,100 ng/mL的Visfatin作用24 h可明显诱导HUVECs中出现坏死样特征,且Necroptosis特异性基因BMF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增殖率降低;而聚肌苷酸预处理后,细胞增殖率升高,BMF的基因表达下调。实验结果提示,Visfatin通过LOX-1介导,引起了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及Necroptosis,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韩晓宇 韩晓宇 吴文超 刘小菁关键词:内脏脂肪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炎症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及住院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共3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不给予美托洛尔,低剂量组给予美托洛尔47.5 mg/d,高剂量组给予美托洛尔190 mg/d或达最大耐受剂量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组间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价患者心室重构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随访,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降低,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LVEDVI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LVMI、LVEDSI明显降低,E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逆转无症状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心室重构,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涂富莲 杜海林 祝烨 刘剑雄 刘海莲 黄烈 刘芸杉 陈涛 薛斌 吴晓宇关键词: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美托洛尔 无症状 心室重构 胎盘生长因子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比较女性胸痛患者和女性健康志愿者血浆中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探讨胎盘生长因子在女性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抽静脉血测定血浆PlGF水平,另取11例女性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测定血浆PlGF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胸痛患者可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血浆PlGF水平为12·71±0·58n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3·83±1·19ng/L)与对照组(3·76±0·61ng/L)(P<0·05),而非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血浆PlGF水平可能有助于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尤其在女性不明原因胸痛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祝烨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 女性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内脂素(visfatin)水平,并评价血浆visfatin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对48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确诊)及41例健康志愿者抽血测定血浆内脂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与血浆内脂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28.58±14.53)ng/mL,对照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16.01±6.09)ng/mL,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浆内脂素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762,P<0.01);与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06,P<0.01)。结论检测血浆内脂素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血浆内脂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付华 祝烨 游桂英 刘小菁关键词:冠心病 GENSINI评分 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不愈合 被引量:5 2020年 舟骨骨折是腕部骨折中最常见骨折,舟骨近端或腰部骨折后,常合并近端血管损伤,影响骨折近端血供。复位欠佳或固定不可靠均会造成骨折不愈合,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常常出现腕关节不稳定、塌陷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进一步造成关节疼痛及僵硬,严重影响肢体功能。陈旧性舟骨骨折治疗关键为重建血供,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髂骨植骨、桡骨远端逆行骨瓣、含旋前方肌肌蒂的桡骨瓣等,但存在缺少血运、转移距离有限、切取困难、蒂部较短等缺陷。笔者对8例陈旧性舟骨骨折伴骨坏死患者采用以膝降动脉为蒂的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治疗,探讨其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刘春娟 祝烨 赵丹 王建国 陈飞飞关键词:舟骨 骨折 不愈合 股骨 心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017年 心肌微循环功能不全被认为是冠心病以及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侵入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项检查并不能很好地对冠脉病变严重性进行功能评估。非侵入性心肌灌注成像技术能够评估冠脉微血管的功能,帮助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协助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其中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灌注成像是一种可靠且稳定的检查方式,能够为局部心肌灌注提供准确的定量评估。由于具有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空间分辨率高,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等优点,CMR已经用于临床相关冠心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综述CMR灌注成像在冠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马敏 祝烨 贺勇关键词:微血管阻塞 华西医院1980、1990、2000年心衰住院患者调查报告 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近年来华西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病因构成、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和用药情况等方面的变化。方法 :对华西医院 1980、 1990、 2 0 0 0年心衰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全部病例均按照中国心衰调查表格的要求将病例逐一进行登记。结果 :我们发现住院心衰患者年龄 ,1990及 2 0 0 0年较 1980年明显增高 ;住院心衰患者病因构成 ,3年平均 :风心病 4 3 36 % ,高血压病 2 1 2 4 % ,冠心病 9 73% ,扩心病10 6 1% ,其他 15 0 4 % ;在住院病死率方面 ,2 0 0 0年较 1990年和 1980年有明显下降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3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在用药情况方面 ,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在 3个年组内无统计学差异 ,α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明显减少 ,而ACEI、β -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的运用明显增多。结论 :从华西医院 1980、 1990、2 0 0 0年心衰住院患者的比较可见 ,心衰住院患者的年龄推迟 ,住院周期缩短 ,病死率下降 ,且这种差异并非由心脏扩大程度不同所引起 ,这和医疗条件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尤其是ACEI、β -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的运用明显增多可能有关。在我国西部地区心衰住院患者中 ,风心病仍是心衰的重要原因 ,但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扩心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高血压? 陈晓平 祝烨 崔凯军 李克宏 黄德嘉 胡宏德 郑明霞关键词:住院患者 心力衰竭 降脂药物与房颤风险: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3年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药物靶标所介导的脂质表型与房颤风险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获取的脂质性状的汇总水平GWAS数据,根据选定的降脂靶标筛选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和MR Egger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保证结果稳健性。结果:PCSK9介导的LDL-C和ApoB与房颤风险升高有关,OR值分别为1.48(95%CI:1.27~1.71,P<0.001)和1.48(95%CI:1.27~1.73,P<0.001)。类似的结果也在NPC1L1介导的LDL-C和ApoB中得到了验证,OR值分别为1.91(95%CI:1.25~2.92,P=0.003)和2.27(95%CI:1.37~3.79,P=0.002)。LPL介导的TG和ApoB与房颤风险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5(95%CI:1.06~1.24,P<0.001)和2.01(95%CI:1.39~2.90,P<0.001)。类似的趋势也在APOC3介导的TG和ApoB中被观察到,OR值分别为1.21(95%CI:1.11~1.32,P<0.001)和1.71(95%CI:1.26~2.34,P<0.001)。敏感性分析保证了结果稳健。结论:LPL激活剂,PCSK9、NPC1L1和APOC3抑制剂可能有助于预防房颤。没有证据支持HMGCR介导的LDL-C和ApoB与房颤之间存在关联。 谭诚 石睿 李开炜 祝烨关键词:降脂药物 房颤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B在降脂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冠心病作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是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LDL-C作为经典的降脂治疗的靶点,多年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获得了很好的临床预测评估效果。然而LDL-C目前仍存在计算方法不准确、包含指标不完整、无法精确预测冠心病发生风险等问题。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研究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载脂蛋白B(ApoB)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特别是在某些特定患者中,NonHDL-C和ApoB被认为是较LDL-C能更准确地衡量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指标,其检测也更加稳定、方便,因此可以作为临床降脂的新靶点。本文对Non-HDL-C与ApoB在降脂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石睿 李开炜 谭诚 干伟 祝烨关键词: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降脂治疗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