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菅原

作品数:1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多发
  • 8篇多发性
  • 8篇多发性骨髓瘤
  • 8篇骨髓
  • 8篇骨髓瘤
  • 5篇细胞
  • 4篇预后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硼替佐米
  • 2篇新药
  • 2篇预后因素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自体造血干细...
  • 2篇自体造血干细...
  • 2篇耐药
  • 2篇来那度胺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菅原
  • 10篇陈文明
  • 6篇杨光忠
  • 5篇耿传营
  • 4篇周慧星
  • 2篇刘念
  • 2篇王慧娟
  • 1篇刘爱军
  • 1篇王国蓉
  • 1篇严冬
  • 1篇高文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转化医学研究...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MA CAR-T细胞联合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 迄今无法治愈。恶性浆细胞高表达B细胞成熟抗原(BCMA), 基于此, 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技术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2021年3月, 全球首个靶向BCMA的CAR-T产品在美获批上市, 该产品的Ⅱ期临床试验获得了高达73%的总缓解率(ORR), 其中完全缓解及其以上(CR+sCR)占33%, 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仅为8.8个月, 这阻碍了BCMA CAR-T的临床应用。BCMA CAR-T治疗不能有效清除肿瘤干细胞, 可能是导致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菅原杨光忠
关键词:长期随访CARB细胞成熟抗原CD1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243例65岁以下接受auto-HSCT的初治MM患者,同时以同期176例≤65岁适合移植但未进行auto-HSCT的初治MM患者作为对照,评估auto-HSCT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为平衡auto-HSCT和非auto-HSCT患者之间各因素的分布,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技术按照1∶1比例匹配以减少组间的偏差。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共筛选出128例患者(每组64例)。64例患者诱导治疗后接受auto-HSCT,24例(37.5%)获得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16例(25.0%)获得完全缓解(CR),15例(23.4%)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9例(14.1%)获得部分缓解(PR),auto-HSCT组疗效明显优于非auto-HSCT组(P=0.032)。与非auto-HSCT组相比,auto-HSCT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明显延长[OS:87.6(95%CI 57.3~117.9)个月对53.9(95%CI 36.1~71.7)个月,P=0.011;PFS:42.2(95%CI 29.9~54.5)个月对22.4(95%CI 17.1~27.7)个月,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auto-HSCT是OS(HR=0.448,95%CI 0.260~0.771,P=0.004)和PFS(HR=0.446,95%CI 0.280~0.778,P=0.003)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auto-HSCT可改善适合移植初治MM患者的OS和PFS。
耿传营杨光忠王国蓉王慧娟周慧星张之尧菅原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因素
VRD与VCD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价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lenalidomide-dexamethasone,VRD)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cyclophosphamide-dexamethasone,VCD)两种诱导治疗方案对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干细胞采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自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接受VRD(39例)或VCD(71例)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长期随访并且资料完整的110例MM患者的临床数据。对采用两种方案的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并分析对细胞采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移植后,缓解深度和二代流式法所测得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阴性率均得到了提高。与移植前相比,VCD组移植后3个月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tringent complete response,sCR)率从39.4%提升至59.1%(P=0.001),MRD阴性率从16.7%提高至41.7%(P=0.003)。而VRD组的CR/sCR率从51.2%提升至67.6%(P=0.008),MRD阴性率也由26.1%提高至47.8%(P=0.059)。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t(4;14),t(14;16)和del(17p)]的患者也可达到相似的疗效。在生存时间方面,VC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2.0个月与98.0个月,而VRD组的中位PFS及OS均尚未达到(PFS:P=0.856;OS:P=0.382)。VRD组采集CD34^(+)细胞数显著低于VCD组(3.52×10^(6)/kg vs 4.65×10^(6)/kg,P=0.046),但两组间动员失败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D方案诱导治疗超过4个疗程后,采集的CD34^(+)细胞数即有下降趋势,而VCD方案诱导治疗3~6个疗程对CD34^(+)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与VCD方案相比,VRD方案诱导治疗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缓解,但对生存并无显著影响。VRD方案的诱导治疗疗程数对干细胞的采集数量有一定影响,其采集干细胞前疗
王慧娟杨光忠菅原耿传营周慧星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微小残留病干细胞采集
新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难点.由于耐药现象的广泛存在,复发难治性MM治疗方案的选择较初治者有着更多影响因素,且疗效较差.文章分别评价了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等新药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单药及联合用药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并报道了正在进行研究的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
菅原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
重组变构人TRAIL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作用靶点及耐药相关蛋白研究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它能较特异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对大多数正常组织细胞没有影响,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
菅原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耐药相关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栓形成与防治被引量:1
2012年
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远高于健康人群。就MM患者中血栓形成的机制、相关危险因素、治疗、预防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菅原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栓形成预后
个体化医疗在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个体化医疗是对不同个体的基因检测,了解其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情况,在患病个体中根据不同个体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特点,采用相关药物方案进行治疗的方法。目前已知多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的发展、药物的代谢、以及药物作用靶点相关,检测相关基因型有助于针对不同个体选用不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另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大多伴有染色体异常与融合基因,对这些基因的检测有助于选用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合理治疗及疾病预后的判断。
菅原陈文明
关键词:个体化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融合基因
VRD耐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对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bortezomib,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VRD)方案产生耐药(原发耐药或早期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应用软件SPSS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接受VRD诱导化疗的150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在150例MM患者中,共21例患者对VRD方案产生耐药,其中14例患者(9.3%)为原发耐药,7例患者(4.7%)为早期复发。在VRD耐药组(n=21)中,MM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37~70岁),其中女性发病患者更为常见(61.9%);DS分期(即Durie-Salmon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有4例,17例患者为DSⅢ期;FISH遗传学高危患者占44.4%(8/18)。耐药组中MM患者的CD20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14),而其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低于非耐药组(34个月vs未达到,P<0.001),并且耐药组中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较非移植患者的中位OS明显延长(34 vs 16个月,P=0.038)。另外,耐药和未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接受VRD诱导化疗MM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细胞遗传学高危风险和未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是VRD耐药MM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VRD诱导耐药的MM患者中CD20阳性更常见,可能提示耐药患者具有更强侵袭性的生物学特点。VRD耐药MM患者的预后很差,使用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挽救治疗方案可使部分患者获得缓解,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使部分患者获得生存获益。
贾静陈文明耿传营杨光忠周慧星菅原刘念张之尧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耐药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冒烟型骨髓瘤:生物学特征与早期治疗策略
2014年
尽管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与冒烟型骨髓瘤(SMM)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并不低,但是相关研究较少。文章对MGUS/SMM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MGUS/SMM的危险分层、标志物与高危SMM(早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早期治疗策略。
菅原严冬陈文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SUDOSCAN 检测快速有效评估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SUDOSCAN检测(一种外周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工具)对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bortezomib-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BIPN)的评估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确诊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0例无肿瘤史及化疗药物接触史的患者作对照,所有患者均接受了SUDOSCAN皮肤电导率(ESC值)检测,同时与总神经病变评分临床版(TNSc)、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分级标准(NCI-CTC)分级评分对比,并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了评估所需时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部、足部ESC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手部:56.4μs vs.76.5μs,P<0.001;足部:47.5μs vs.78.0μs,P<0.001);SODUSCAN评估患者足部ESC值与TNSc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01)、与NCI-CTC等级无明显相关性(r=−0.227,P=0.051);NCI-CTC等级与TNS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01)。SUDOSCAN检测所需中位评估时间与NCI-CTC等级相近(均为2.4 min),TNSc评分所需中位评估时间最长(13.4 min)。结论:目前,BIPN缺乏准确、高效评估方式,SUDOSCAN检测简单易行,与TNSc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且比TNSc评分用时更短,能够快速有效评估BIPN。
陈绿云殷佳慧杨岚寓杨光忠耿传营刘念菅原刘爱军
关键词:硼替佐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