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忠
- 作品数:55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含或不含硼替佐米的联合化疗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0%~40%的新诊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其中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生尿毒症,预后不良。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临床应用,MM患者的疗效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对含或不含硼替佐米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初诊MM患者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比较。
- 杨光忠王晶付丽娜张勇陈文明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化疗方案硼替佐米疗效分析初诊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新药治疗
- 2014年
- 骨髓瘤骨病(MBD)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个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恶性浆细胞与其他骨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微环境,促进肿瘤生长,同时加重骨破坏.双磷酸盐能降低骨髓瘤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然而,此类药物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将导致一定毒副作用,包括颌骨坏死与肾脏衰竭,限制了其长期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探究骨髓瘤患者骨髓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MBD的治疗新靶点,目前相关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或临床试验.文章就多发性MBD新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杨光忠陈文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新药
- 胸闷气短20天伴血清酶学异常及心包积液
- 2008年
- 杨光忠王树岩陈瑾那开宪陈文明
- 关键词:胸闷气短心包积液血清酶学夜间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门诊就诊
- VRD与VCD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评价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lenalidomide-dexamethasone,VRD)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bortezomib-cyclophosphamide-dexamethasone,VCD)两种诱导治疗方案对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干细胞采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自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接受VRD(39例)或VCD(71例)方案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长期随访并且资料完整的110例MM患者的临床数据。对采用两种方案的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并分析对细胞采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移植后,缓解深度和二代流式法所测得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阴性率均得到了提高。与移植前相比,VCD组移植后3个月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tringent complete response,sCR)率从39.4%提升至59.1%(P=0.001),MRD阴性率从16.7%提高至41.7%(P=0.003)。而VRD组的CR/sCR率从51.2%提升至67.6%(P=0.008),MRD阴性率也由26.1%提高至47.8%(P=0.059)。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t(4;14),t(14;16)和del(17p)]的患者也可达到相似的疗效。在生存时间方面,VC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2.0个月与98.0个月,而VRD组的中位PFS及OS均尚未达到(PFS:P=0.856;OS:P=0.382)。VRD组采集CD34^(+)细胞数显著低于VCD组(3.52×10^(6)/kg vs 4.65×10^(6)/kg,P=0.046),但两组间动员失败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D方案诱导治疗超过4个疗程后,采集的CD34^(+)细胞数即有下降趋势,而VCD方案诱导治疗3~6个疗程对CD34^(+)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与VCD方案相比,VRD方案诱导治疗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缓解,但对生存并无显著影响。VRD方案的诱导治疗疗程数对干细胞的采集数量有一定影响,其采集干细胞前疗
- 王慧娟杨光忠菅原耿传营周慧星陈文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微小残留病干细胞采集
- CAR-T细胞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 2024年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于适合移植的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能明显提高深度缓解率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过去十年间,随着对疾病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和治疗方法的进步,许多MM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生活质量改善,但患者最终仍面临复发困境。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展示出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显著延缓了疾病进展。本文主要介绍CAR-T细胞疗法在MM治疗中的现状、进展及其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期为CAR-T细胞疗法在MM中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 武佳潞葛夏陈文明杨光忠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难治免疫治疗
- 超声心动图定义的肺动脉高压是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肺动脉高压(PH)是多种疾病和病理机制所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一组病理状态。近年研究发现,PH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相对高发,但机制不明,且关于其预后价值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为评估基线超声心动图所定义的PH在新诊断MM中的临床特征与预后价值,该研究纳入了北京朝阳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426例新诊断MM患者(排除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结果发现,54例(12.7%)患者合并PH。基线PH与高龄、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以及高BNP/NT-proBNP水平等临床特征相关。在PH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较高,但血栓事件发生率与非PH患者相仿。其余包括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瓣膜病在内的心肺基础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中并未显示出差异。在相仿的治疗方案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率下,基线存在PH的患者更难以获得有效及深度缓解(P=0.002)。MM所伴随的PH常常可逆,随着MM疾病的缓解,81.5%(22/27)的PH患者肺动脉压力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脏舒张功能及相关指标也随之明显改善;当MM疾病复发后,68.8%(11/16)的患者肺动脉压力再次升高。以上结果提示,此类PH更倾向于MM所继发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独立疾病。此外,由于PH在有效的诱导治疗后通常可逆,且患者心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ASCT仍不失为一线治疗选择。最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H是MM患者生存预后的不利因素,与非PH患者相比,其无进展生存期(21比50个月)和总生存期(45比90个月)均缩短(均P<0.05)。
- 菅原杨光忠
- 关键词:肺动脉压力心脏瓣膜病心脏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管新生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1994年Vacca等首次研究证实,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增加,与疾病进程及不良预后有关,提示血管新生在MM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本研究中通过测定新诊断MM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及骨髓、血浆中血管新生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浓度,分析血管新生与MM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血管新生在其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杨光忠陈文明刘晋玮赵宏颖
- 关键词:骨髓血管新生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血管密度初诊血管新生因子不良预后
- 多发性骨髓瘤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研究
- 目的:测定不同临床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因子的水平,分析其与疾病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66例MM(其中新诊断1例,难治/复发1例)和7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为研...
- 刘晋玮杨光忠陈文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因子疾病分期发病机制
-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膀胱癌一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杨光忠陈文明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
- 血管新生因子与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不同临床阶段中的变化
- 2007年
- 目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不同临床阶段骨髓中血管新生因子与酶的水平,分析血管新生因子与酶在病情演变中的变化。方法选取66例MM患者和14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骨髓穿刺。应用ABC-ELISA法测定骨髓中血管新生因子与酶(IL-6、VEGF、bFGF、MMP-2、MMP-9)的水平。结果新诊断MM患者与复发/难治MM患者的骨髓血管新生因子与酶水平无明显差异,均高于缓解患者与MGUS;MGUS患者除MMP-9低于缓解MM患者外,其余细胞因子与酶水平与缓解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因子与酶水平与其病情正相关,测定血管新生因子与酶的浓度可以用来评价患者的病情。
- 杨光忠陈文明刘晋玮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血管新生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