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业伟

作品数:44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手术
  • 16篇外科
  • 15篇体外循环
  • 15篇外循环
  • 15篇先天
  • 15篇先天性
  • 13篇心脏
  • 11篇动脉
  • 10篇外科治疗
  • 9篇先天性心脏
  • 9篇先天性心脏病
  • 9篇小儿
  • 7篇心脏病
  • 7篇肺动脉
  • 6篇主动脉
  • 6篇主动脉弓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儿童
  • 5篇肺损伤

机构

  • 29篇上海市儿童医...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44篇谢业伟
  • 38篇张儒舫
  • 30篇李小兵
  • 28篇沈立
  • 23篇龚瑾
  • 7篇李佳
  • 6篇耿琳
  • 4篇郑景浩
  • 4篇单兴
  • 3篇王蓓旎
  • 3篇李红云
  • 3篇吴容
  • 2篇王蓓妮
  • 2篇苏肇伉
  • 2篇吴容
  • 2篇白凯
  • 1篇俞晓青
  • 1篇夏维木
  • 1篇金泉英
  • 1篇张翀宇

传媒

  • 1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小儿纵隔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外科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9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的小儿纵隔肿瘤43例,分析其病理学类型、发病部位、诊疗方法、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43例患儿中恶性肿瘤19例(44.2%),良性肿瘤24例(55.8%)。以节细胞神经肿瘤最多9例(20.9%),其次为成熟畸胎瘤5例(11.6%)和神经母细胞瘤4例(9.3%);以后纵隔为最多15例(34.9%),其次为前纵隔12例(27.9%)和上纵隔11例(25.6%),中纵隔5例(11.5%)最少。完整切除肿瘤22例(51.1%),未完整切除肿瘤20例(46.5%),行活检术1例(2.3%)。临床首发症状为咳嗽8例(18.6%),发热8例(18.6%),胸痛、胸闷8例(18.6%),无临床症状9例(20.9%),外院术后复发2例(4.7%),其他症状8例(18.6%)。胸部X平片可以初步确定肿瘤的部位、形状和大小,胸部CT对本病具有准确的定位和一定的定性作用。术后随访2个月~3.5年,24例良性肿瘤术后恢复较好,1例淋巴管瘤复发。15例恶性肿瘤转入血液科化疗,病情控制较好;1例放弃治疗,出院3个月后死亡;2例放弃化疗后失访。结论小儿纵隔肿瘤临床可无特异性症状,胸部X片及CT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确诊依赖病理诊断。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前应评估患儿临床症状、肿瘤形状、大小、部位及全身情况,制定相应手术方案。
李小兵沈立谢业伟龚瑾张儒舫
关键词:小儿纵隔肿瘤
右腋下垂直切口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右腋下垂直切口开胸(RVIAT)在儿童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及RVIAT最佳手术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经RVIAT行VSD修补术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4个月至1岁组(R1组,n=123)、1~2岁组(R2组,n=106)、2~5岁组(R3组,n=166)和>5岁组(R4组,n=46),比较各组术后效果。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各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心胸外科ICU滞留时间方面,R1、R2组较R3、R4组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R3、R4组长,输血量较多(P<0.05)。R4组较R1、R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RVIAT下VSD修补术应用于>2岁患儿可能较应用于4个月至2岁患儿疗效更好,2~5岁可能为RVIAT下VSD修补术疗效最佳的年龄段。
任璐璐郝雅静陈小龙谢业伟龚瑾李小兵王蓓旎沈立张儒舫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儿童外科治疗
先天性血管环的外科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临床资料,34例合并不同程度气管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肺炎、慢性咳嗽、喘鸣、呼吸窘迫、吞咽困难和反复呕吐。22例肺动脉吊带、6例双主动脉弓和1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患儿采用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6例肺动脉吊带患儿采用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气管狭窄术中均未处理。术后观察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生长发育情况和气管狭窄的变化。结果 3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7.80±133.19)h,监护室时间为(116.42±190.02)h,住院时间为(19.22±13.07)d;6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为(125.16±29.99)min;3例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0.00±13.00)min。1例患儿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生成造成气道狭窄加重,脱离呼吸机困难,术后10 d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2例患儿拔出气管插管后呼吸困难,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经积极处理后顺利撤离呼吸机。1例患儿术后42 d仍不能脱离呼吸机,最终家长放弃治疗。全组34例患儿顺利出院,1例术后放弃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4年,患儿术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17例,喉喘鸣症状明显好转14例,反复呕吐消失2例。患儿生长发育改善,气管狭窄随访中。结论先天性血管环患儿易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临床上出现反复肺炎、呼吸困难、喘鸣、吞咽困难和反复呕吐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血管环的可能,心脏超声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确诊,早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合并心内畸形和局限性的气管狭窄并不需要同时纠治。
李小兵王蓓妮沈立谢业伟张儒舫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环双主动脉弓肺动脉吊带
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2012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患儿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个月至11岁,平均(20.33±27.64)个月,体质量5.5±32.0(10.25±5.80)kg。患儿均因“呼吸急促伴喉喘鸣”在外院就诊,心脏超声和心血管CT诊断为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转入我院。单纯肺动脉吊带8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11例,合并非心血管畸形3例。2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结果22例患儿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手术,成功21例,失败1例。7例同期矫治了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例、动脉导管离断术6例);1例同期纠治膈膨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28(5.35±5.57)h,监护室逗留时间16.5±288.0(61.25±65.00)h。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儿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生成造成气道狭窄加重,脱离呼吸机困难,术后10d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痊愈出院;1例患儿在手术失败后12d再次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后42d仍不能脱离呼吸机。最终家长放弃治疗。全组患儿无手术死亡,21例顺利出院。术后患儿随访时间1-33个月,12例患儿术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9例患儿喉喘鸣症状明显好转,生长发育改善,气管狭窄随访中。结论肺动脉吊带患儿一经诊断即有手术指征。采用经左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方法简单,术后呼吸机撤离快,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良好。
张儒舫沈立李小兵谢业伟龚瑾耿琳李红云万全超
关键词:肺动脉吊带气管狭窄
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策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案,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5个月;体质量4.2~8.5kg。临床症状为气促、咳嗽和喘息。3例择期手术,1例急诊手术。手术方法为分期完成肺叶切除术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患儿早期出现气胸和胸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4—60个月。4例均得到随访,术后均无临床症状。结论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心脏超声和胸部CT可明确诊断,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分期手术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李小兵沈立谢业伟龚瑾张儒舫王蓓妮
关键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技术在小儿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比较在小儿前纵隔肿瘤中分别采用单孔和三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儿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疼痛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12%,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致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和神经肽Y(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治疗组5-HT、E2、PGE2、BK和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前疼痛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白介素(IL)-1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治疗组NO、IL-1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前纵隔肿瘤中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龚瑾沈立谢业伟张儒舫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
小儿先天性肺腺瘤样畸形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肺腺瘤样畸形(CPAM)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手术的13例CPAM临床资料,男6例,女7例,手术年龄50d至13岁.多数患儿有临床症状,经胸部X线和CT检查确诊.3例小于2个月者急诊手术,其余患儿择期手术.术式有单肺叶切除10例,肺叶+不规则肺段切除2例,囊肿剥离术1例.病理示Ⅰ型8例,Ⅱ型和Ⅲ型各2例,Ⅳ型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早期出现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保守治疗,1例在胸腔镜下瘘口缝合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9.7 d,平均随访12.3个月,2例肺叶+不规则肺段切除者活动量轻度受限,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胎儿超声是CPAM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胸部CT检查对产后诊断有高度特异性.
白凯苏肇伉张儒舫张海波郑景浩谢业伟
关键词:外科手术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输注后对婴幼儿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全部回收处理,并于术后6h内回输至患儿体内.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弃用.收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后15 min、24 h、第5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术前,术后15 min、24 h、72 h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术后24 h引流量、围术期异体血使用率、围术期红细胞使用量、术后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使用率.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Hb、Hct、PLT、PT、INR、APTT、FIB、TT、D-D、FDP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5 min PT、INR、APTT、TT、D-D、FD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点PT、INR、APTT、FIB、TT、D-D、FDP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5 min的Hb、Hc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术后第5天的Hb、Hct、PLT与术前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库血使用率与库血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引流量和PCC使用率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在不同时点的凝血功能指标与不使用自体血液回收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可明显减少异体血使用率和使用量,且不增加�
李小兵沈立李佳谢业伟龚瑾万全超单兴张儒舫
关键词:体外循环自体血回收凝血功能
足背淋巴管造影在乳糜漏定位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分析足背淋巴管造影在乳糜漏定位诊断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6家医院收治的177例接受足背淋巴管造影的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4例,女性83例;年龄9 ~ 84岁,平均49岁.包括乳糜尿128例,原发性乳糜胸34例,其他乳糜漏15例,均经保守治疗>2周无效.患者行足背淋巴管造影,根据淋巴管病变范围和乳糜漏的位置选择手术治疗或继续保守治疗.结果 淋巴管造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造影结果显示,148例(83.6%)乳糜漏为局限性淋巴管病变,其中134例接受手术治疗,治愈129例、好转3例、无效2例,余14例淋巴管造影后引流乳糜量减少,继续保守治疗痊愈;15例为广泛淋巴管病变或瘘,14例无明显淋巴管异常,其中11例接受手术治疗,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8例(死亡3例),18例继续保守治疗,治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死亡1例).淋巴管病变局限组手术治疗的治愈及好转率为98.5%,淋巴管病变广泛或正常组治愈及好转率为3/11;淋巴管病变广泛或正常组保守治疗的治愈及好转率为16/18,高于手术治疗的3/11.结论 保守治疗无效的乳糜漏患者可采用淋巴管造影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对造影显示淋巴管广泛病变或未见明显淋巴管异常的乳糜漏患者可继续保守治疗,而淋巴管局限病变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刘定益夏维木唐崎王健王名伟张翀宇周文龙施建新周谦君张珩谢业伟邵远
关键词:乳糜
心脏不停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总结心脏不停跳下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特点。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CPB心脏不停跳下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30例,术中维持红细胞压积0.22-0.25,温度34-36℃,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范围,监测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乳酸、尿量﹑血浆胶体渗透压、鼻咽温和肛温。结果全组CPB时间12-140 min[(45.06±27.27)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4-50 h[(17.26±8.29)h],监护时间46-160 h[(93.05±32.92)h],超滤量400-1200 ml[(713.66±209.80)ml],尿量5-100 ml[(33.33±20.98)ml],住院时间10-30 d[(18.83±4.43)d],术后24 h胸引量30-120 ml[(70.40±27.07)ml]。患儿术中、终止CPB时红细胞压积(HCT)、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剩余碱(BE)、乳酸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儿均顺利脱离CPB,无CPB相关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结论采用合适的预充方案,合理的血液稀释,严密监测术中指标,心脏不停跳下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患儿早期恢复。
李小兵张儒舫沈立谢业伟关媺洁
关键词:小儿不停跳姑息手术体外循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