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细胞硫化氢检测新方法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活细胞释放微量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简易方法。方法:在细胞培养板盖上方黏附滤膜,细胞释放的硫化氢与滤膜上的醋酸锌反应产生硫化锌,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细胞释放的硫化氢的量。应用该方法分别检测了HepG2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硫化氢的释放量。结果:HepG2细胞添加L-半胱氨酸以及辅酶磷酸吡哆醛后,继续培养12 h,H2S释放量为(859.39±19.12)nmol/(min.106cells);给予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AG)后,H2S产率下降到(341.34±105.90)nmol/(min.106cells);胱硫醚-β-合酶抑制剂间羟胺处理后,H2S产率下降到(375.05±174.50)nmol/(min.106cells);两种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后H2S释放量显著抑制,为(204.47±97.14)nmol/(min.106cell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也可内源性产生H2S,HUVEC细胞H2S的释放量为(26.23±3.24)nmol/(min.106cells),约为HepG2细胞产量的1/30。台盼蓝检测细胞活性大于95%,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表明该方法无细胞毒作用,细胞可根据实验需要继续培养。结论:滤膜吸附法简便易行、实用可靠,可应用于活细胞释放硫化氢的测定。
- 谢静曾强郑扬廖锋徐国恒唐朝枢耿彬
- 关键词:硫化氢细胞亚甲基蓝胱硫醚Β合酶
- 血管紧张素Ⅱ和坎地沙坦对小鼠骨骼肌细胞C2C12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和坎地沙坦对小鼠骨骼肌细胞(C2C12)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C2C12诱导分化成熟后,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AngⅡ0.1μmol/L)、坎地沙坦低剂量组(Can1组,坎地沙坦0.1μmol/L+AngⅡ0.1μmol/L)、坎地沙坦中剂量组(Can2组,坎地沙坦1μmol/L+AngⅡ0.1μmol/L)、坎地沙坦高剂量组(Can3组,坎地沙坦10μmol/L+AngⅡ0.1μmol/L)。各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及胰岛素处理后,使用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水平,使用2-脱氧葡萄糖(2-NBDG)检测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的核转录因子-2(Nrf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M组ROS生成水平显著升高(P<0.01),摄取2-NBDG量显著降低(P<0.01);与M组比较,Can3组ROS生成水平显著减少(P<0.05),摄取2-NBDG量则显著增加(P<0.05)。M组Nrf2的m RNA及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P<0.01),Can2组及Can3组Nrf2的m RNA及蛋白表达较M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 AngⅡ通过下调C2C12中Nrf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抑制Nrf2的抗氧化效应,增加ROS生成,引起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而坎地沙坦通过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 李凡谢静英明中曾强
- 关键词:坎地沙坦活性氧
- 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骨骼肌核转录因子-2表达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骨骼肌核转录因子-2(Nrf2)表达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坎地沙坦低剂量组(Can1组)、坎地沙坦高剂量组(Can2组),10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果糖喂养,Can1组及Can2组分别给予坎地沙坦(0.4mg/kg、0.8mg/kg)灌胃干预。实验第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氧(ROS)以及Nrf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HOMA-IR水平及ROS表达显著升高,而Nrf2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M组相比,Can2组的ROS生成减少,HOMA-I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an1及Can2组的Nrf2表达均较M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坎地沙坦可以通过拮抗AngⅡ减轻AngⅡ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
- 李凡谢静郝华黄慧曾强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抗体
- 肾上腺髓质素2在重要脏器的生物学效应
- 2013年
- 肾上腺髓质素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小分子活性肽,其作为心血管、肾脏、肺脏等重要脏器的内源性保护因子,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具有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纤维化、抗凋亡、保护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调控血管生成等作用,在多种脏器和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多样而强大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将对肾上腺髓质素2的生物学特性、组织分布、受体结合及其在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发挥的生物学效应进行总结,以加深对肾上腺髓质素2生物学作用机制的了解和认识。
- 谢静曾强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肾上腺髓质素2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2(ADM2)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180~20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ngⅡ(150ng/(kg·min))组和AngⅡ(150ng/(kg·min))+ADM2(500ng/(k·h))组,采用皮下埋植微量渗透泵的方法给药。2周后颈动脉插管法测量大鼠血压,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DHE染色法检测大鼠动脉壁活性氧产生。制备大鼠离体血管环,观察ADM2的舒血管作用。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AngⅡ和ADM2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释放的影响。结果:与AngⅡ组相比,ADM2显著降低了大鼠血压,血浆中eNOS活性提高、NO含量增加,血管壁活性氧产生减少。ADM2呈浓度依赖性和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环,并明显抑制了Ang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结论:ADM2可能通过拮抗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效应,改善内皮功能,发挥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 谢静崔屹耿彬唐朝枢曾强
- 关键词:高血压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