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科技成果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盆地
  • 4篇层序
  • 3篇地层
  • 3篇源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凹陷
  • 3篇北部
  • 3篇层序地层
  • 2篇地层格架
  • 2篇地震相
  • 2篇震相
  • 2篇深水
  • 2篇水区
  • 2篇南海北部深水...
  • 2篇格架
  • 2篇层序地层格架
  • 2篇沉积相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条件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谭卓
  • 5篇刘震
  • 4篇田继先
  • 3篇沈怀磊
  • 3篇郭瑞
  • 2篇付东阳
  • 2篇常迈
  • 2篇吴辉
  • 2篇李运振
  • 1篇代春萌
  • 1篇米立军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体油藏分布特征研究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体油藏分布特征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其层序发育特征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并通过对层序地层框架和不同沉积相带与砂岩体油藏分布关系的统计,总结出不同类型砂岩体油藏的分布特征,提出了砂岩体油藏发...
谭卓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层序
文献传递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被引量:44
2008年
涠西南凹陷为北部湾盆地一典型的箕状断陷,古近纪经历3次构造运动,地层表现为多旋回沉积特征,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通过对古近系沉积地层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认为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层序、流沙港组一段(流一段)下层序和流一段上层序是岩性圈闭发育的主要层序。古近系三级层序中不同体系域类型严格控制着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形成,具体表现为流二段层序的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流一段下层序的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流一段上层序的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高位体系域。凹陷的多物源充填所形成的多种沉积体系类型也是形成多种类型岩性圈闭的重要原因。发育于陡坡带的近岸水下扇岩性圈闭、扇三角洲岩性圈闭、缓坡带浊积水道岩性圈闭和洼槽带湖底扇岩性圈闭为有利的圈闭目标。
刘震谭卓蔡东升刘明全付东阳
关键词:涠西南凹陷岩性圈闭层序地层格架地震相北部湾盆地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被引量:41
2007年
烃源岩评价是深水区油气勘探非常关键的问题,由于深水区没有井钻穿始新统,所以本研究只能根据相邻浅水区钻井和区域对比的方法,通过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等资料与相邻地区对比识别烃源岩,确定烃源岩的性质和分布。白云凹陷古近系地层沉积中,沉积密集段具有如下特征:(1)准层序逐步向岸推进;(2)陆源碎屑物质供应不足;(3)水体相对较深的中深湖细粒沉积发育。地震反射特征与有利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白云凹陷恩平组湖扩体系域和文昌组湖扩体系域发育中弱振幅、中低频率和中高连续性地震相,是有利烃源岩发育区。利用单井资料建立起一个通过孔隙度来预测烃源层有机质成熟度的预测模型,泥岩孔隙度可以较容易从地震信息中获取,从而对白云凹陷的烃源层的热演化程度进行初步评价。根据沉积相与有机相的关系,直接将沉积相转换为有机相,预测有机相类型。在白云凹陷深水烃源岩预测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一套深水区烃源岩早期评价方法,包括:(1)层序格架分析法确定有利烃源岩发育的垂向位置;(2)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法确定烃源岩的横向分布范围;(3)根据泥岩层速度计算烃源岩热成熟度;(4)沉积相转有机相预测有机相类型。(5)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次洼。
米立军刘震张功成沈怀磊常迈郭瑞田继先谭卓
关键词:地震相沉积相有机质成熟度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沉积相和烃源岩分布预测
刘震沈怀磊郭瑞李运振谭卓田继先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沉积相和烃源岩分布预测》项目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担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2005年勘探项目《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勘探》的外协子项目。根据研究任务,项目组以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岩心资...
关键词:
关键词:勘探方法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洼陷结构、烃源岩识别与评价
刘震沈怀磊郭瑞田继先李运振谭卓代春萌吴辉
根据研究任务,项目组以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为依据,以层序和体系域划分为重要基础,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编制体系域等厚图、体系域地震相图、体系域地震速度岩性指数图、体系域沉积相图、湖扩体系域烃源岩...
关键词: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
二连盆地布日敦和朝克乌拉凹陷层序地层和储层评价研究
刘震付东阳常迈景晓凤吴辉谭卓田继先
项目组在层序地层框架分析、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分析、下白垩统烃源岩评价及预测、工区及邻区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对比分析、有利勘探方向综合评价及预测五方面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二连盆地布日敦和朝克乌拉凹陷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
关键词:
关键词:石油地质条件成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