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法洛四联症相关GATA6基因新突变的识别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识别法洛四联症(TOF)相关GATA6基因新突变。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同济医院连续就诊的120例汉族TOF患者(男63例,女57例,年龄0.5~8.0岁)和200名种族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应用PCR扩增GATA6基因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两侧的部分内含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T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基因突变,利用ClustalW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并用MutationTaster软件预测突变的致病性。结果在其中3例TOF患者的GATA6基因各识别出1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即第73、364和591位的密码子分别由CCC、AGC和GCC变为CTC、CGC和GGC,导致第73、364和591位的氨基酸分别由脯氨酸、丝氨酸和丙氨酸变为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亦即P.P73L、P.S364R和P.A591G突变。这3种突变均不存在于200名正常对照者中,多物种GATA6序列比对显示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致病性预测显示这3种变异均为致病性突变。结论识别出TOF相关GATA6基因新突变,有助于TOF的早期防治。
- 郑桂芬赵红魏东周宁刘兴元
-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遗传学
- 围生期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胎儿窘迫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围生期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 739名孕妇 ,采用支原体培养法检测围产期阴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 ,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支原体阳性组和支原体阴性组 ,随访观察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 支原体阳性组 2 47例 ,支原体阴性组 492例 ,前者胎儿窘迫发生率 5 .3 % (13/2 47) ,后者 2 .0 % (10 /4 92 )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5 ) ;队列研究显示孕期支原体感染显著增加胎儿窘迫危险性 (RR2 .5 9,95 %CI1.15~ 5 .82 ,P<0 .0 5 )。
- 赵红涂少华汪宁叶元康
-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围生期胎儿窘迫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GATA4基因突变谱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GATA4基因的突变谱,揭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子病因。方法:收集110例无血缘关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以10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者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GATA4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和外显子两侧的部分内含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将所测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GATA4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识别出GATA4基因突变,并用序列比对在线软件ClustalW2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在3例无血缘关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GATA4基因各识别出1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即P42T、V48M和S191I突变,这些突变不存在于正常对照者,而且突变氨基酸在哺乳动物进化上有高度的保守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能揭示了先天性心脏病新的分子病因,有助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防治。
- 董斌斌郑桂芬赵红魏东刘兴元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转录因子
-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ITX2c基因新突变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相关PITX2c基因的新突变。方法:收集150例CHD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使用DNA纯化试剂盒分离基因组DNA。使用DNA聚合酶扩增PITX2c基因的编码区和剪接位点,应用DNA测序试剂盒在DNA分析仪上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PITX2c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以发现PITX2c基因突变。使用在线程序MUSCLE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分别应用MutationTaster和PolyPhen-2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致病性。结果:在1例散发性CHD患者发现了1个新的PITX2c基因杂合错义突变,即p.S101G突变,突变率约为0.67%。该错义突变不存在于200名正常对照者。跨物种PITX2c蛋白之氨基酸序列对比显示第101位的丝氨酸在进化上完全保守,致病性预测显示所发现的PITX2c基因变异是致病性突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CHD相关PITX2c基因新突变,对于制定新的CHD防治策略具有潜在的意义。
- 潘云周宁赵红郑桂芬刘兴元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遗传学转录因子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相关GATA6基因新突变的检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识别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相关GATA6基因新突变。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20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先天性ASD患者以及200名种族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ATA6基因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T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基因突变,并用ClustalW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在3例ASD患者的GATA6基因各识别出1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即c.250G〉A(P.A84T)、c.649G〉C(P.G217R)和c.1270A〉C(P.S424R)突变。这3种突变均不存在于200名健康对照者中,多物种GATA6序列比对显示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相对保守。结论发现先天性ASD相关GATA6基因新突变,有助于揭示ASD的发病机制。
- 郑桂芬赵红魏东周宁刘兴元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