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静
-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针对临床喂养时所选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标准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达全肠道的喂养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闫静祖婷刘倩于洋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剖宫产率上升,已经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择期剖宫产增多是一个主要因素。2010年WHO全球性调查显示,我国择期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在所有分娩方式中占28.9%,居亚洲首位[1],而其中因社会因素择期剖宫产的比例上升明显。择期剖宫产是指在进入产程前施行的剖宫产术,可减少随孕周增加而发生的胎死宫内、先兆子痫、羊水过少、巨大儿、瘢痕子宫破裂等风险[2],但同时也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
- 丁玉红闫俊梅闫静
- 关键词:分娩方式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择期剖宫产剖宫产率上升瘢痕子宫破裂
- 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84例,按照出生后进入监护室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最终共脱失2例)。对照组给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制剂+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情况,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的变化,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初次排便时间、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儿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能够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胃肠动力情况,加快肠道的营养吸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不增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 闫静祖婷
- 关键词:益生菌制剂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 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在患儿出生后6 h内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100 mg/次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30 m L中,1次/d。中度患儿治疗14 d,重度患儿治疗21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行为神经测试(NBNA)评分、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试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惊厥停止时间、原始反射正常时间和肌张力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张力评分、一般评估评分、总分均显著升高,治疗组主动肌张力评分、原始反射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生后6、12个月CDCC检测显示治疗组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丁玉红闫俊梅闫静
- 关键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 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NICU 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RDS足月儿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出生的非RDS足月儿106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RDS发病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包括新生儿因素(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和母体因素(分娩方式、胎盘异常、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脐带绕颈、多胎),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足月儿出生体质量、胎盘异常比例、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比例、脐带绕颈比例、胎膜早破比例、多胎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比例、男性比例、窒息比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比例大于对照组,胎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男性、窒息、母亲妊娠期糖尿病、胎龄小与足月儿RDS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剖宫产、男性、窒息、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是足月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
- 闫静丁玉红刘倩
- 关键词: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分娩方式(择期剖宫产、非择期剖宫产、顺产)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的影响,尤其是不同胎龄择期剖宫产对足月儿RD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不同分娩方式...
- 丁玉红闫俊梅闫静
- 关键词: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NCPAP联合珂立苏与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与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MAS新生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采用NCPAP联合珂立苏治疗(A组),22例采用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B组),观察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NCPAP参数、应用NCPAP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均提高,但A组应用NCPAP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联合珂立苏治疗重症MAS,对改善氧合、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NCPAP联合氨溴索,值得临床推广。
- 刘倩丁玉红闫静
- 关键词:珂立苏氨溴索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 新生儿心电图机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新生儿心电图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记录新生儿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闫静
- 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的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非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肠道菌群分布组成和变化。方法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07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07例非高胆红素血症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高胆红素血症组(Jaundice组)100例。分别取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胎便样本,随后采集高胆红素血症高峰期的粪便,同时取相同日龄的对照组粪便样本,对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对Control组和Jaundice组粪便中肠道菌群属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出生后第一次胎便中3种肠道菌群丰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Enterococcus的丰度高于Control组,Streptococcus及Lactobacillus丰度低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高峰期两组间6种肠道菌群丰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进行比较,Jaundice组Klebsiella、Enterococcus、Lactobacillales丰度明显较高(P<0.05),而Bifidobacterium、Bacteroides、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明显偏低(P<0.05)。另外,Jaundice组第一次胎便与高峰期粪便中肠道菌群的构成具有差异,高胆红素血症高峰期粪便中Klebsiella丰度明显高于第一次胎便(P<0.05),而Enterococcus及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明显偏低(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健康足月新生儿儿出生后第一次胎便及高胆红素血症高峰期粪便中肠道菌群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且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第一次胎便与高胆红素血症高峰期粪便中肠道菌群组成具有显著差异,肠道菌群检测可能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预测及临床诊断。
- 闫俊梅闫静刘松林索峰缑灵山李倩倩袁振亚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肠道菌群足月儿
- 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足月儿RDS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NICU 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足月儿RDS 40例作为足月儿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早产儿RDS 40例作为早产儿组,对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病因:足月儿RDS主要病因为选择性剖宫产(胎龄<39周),早产儿RDS的主要病因是早产。(2)发病时间:足月儿组为(4.16±1.90)h,早产儿组(1.47±0.75)h。(3)治疗:足月儿组呼吸机持续时间为(74.43±19.14)h,28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早产儿组呼吸机持续时间为(59.45±18.11)h,36例应用PS。(4)并发症:足月儿组以气漏、肺动脉高压多见;早产儿组以颅内出血为主。结论:足月儿与早产儿RDS在病因、发病时间、治疗及并发症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 闫静王军邓晓毅丁玉红
- 关键词:足月儿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