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桃英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3篇血性
  • 3篇亚低温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脑病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全身
  • 2篇全身亚低温
  • 2篇全身亚低温治...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桃英
  • 6篇王晓蕾
  • 5篇郁敏
  • 4篇马娟
  • 3篇李雅雯
  • 2篇金未来
  • 1篇李征瀛
  • 1篇王昌林
  • 1篇贲晓明
  • 1篇孙海滨

传媒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生儿肝母细胞瘤一例
2011年
患儿女,15天,因"发热1天"入院。系第1胎第1产,孕40周,因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无窒息,无羊水过多及胎儿水肿。其母孕3个月时感冒一次,父母体健,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无宠物接触史,无遗传病史。查体:T38.4℃,P150次/min,
郁敏王晓蕾李雅雯陈桃英王昌林金未来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新生儿胎儿水肿羊水过多遗传病史接触史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回顾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南京儿童医院NICU接受肠外营养(PN)支持超过14d的64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PNAC的发病率;并按PNAC的有无进行分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NAC的危险因素。结果 64例VLBWI中10例发生PNAC,发生率15.63%。PNAC组胎龄为(31.54±2.67)周,体质量增长(12.14±8.44)g.d-1,均小于无PNAC组患儿[(33.30±2.01)周,(17.66±4.36)g.d-1](Pa=0.003)。PNAC组患儿住院天数(50.30±32.15)d、PN持续时间(35.00±12.12)d、全静脉营养时间(9.44±8.52)d、氨基酸累计用量(57.62±25.25)g.kg-1、脂肪乳累计用量(55.23±30.60)g.kg-1,均高于无PNAC组。PNAC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30.00%,高于非PNAC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2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出生体质量、PN开始日龄、氨基酸和脂肪乳日用量及感染、窒息、颅内出血、机械通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PN持续时间(OR=0.87,95%CI0.79~0.96,P=0.005)和合并先天性心脏病(OR=39.44,95%CI2.18~714.24,P=0.013)是PNAC的危险因素。结论胎龄越小,全静脉营养时间越长、PN持续时间越长,越易发生PNAC。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使用静脉营养时更易发生PNAC。尽早肠内喂养,缩短PN时间,是降低PNAC的重要措施。
陈桃英贲晓明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胆汁淤积先天性心脏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沐舒坦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沐舒坦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的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影响,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沐舒坦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检测两组新生患儿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因子、免疫相关因子和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经过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PaO_2、TCO_2、SaO_2显著提高,PaCO_2显著降低,相关细胞因子KL-6、MIF-1、HMGB-1显著降低,免疫因子IFN-γ、IL-4显著升高,IL-10、TNF-α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AST、ALT和肾功能指标BUN、CRE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过联合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PaO_2、TCO_2、SaO_2显著提高,PaCO_2显著降低,相关细胞因子KL-6、MIF-1、HMGB-1显著降低,免疫因子IL-10、IL-4显著升高,IFN-γ、TNF-α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AST、ALT和肾功能指标BUN、CRE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沐舒坦能够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因子、免疫功能和肝功能、肾功能,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提高重要的临床帮助。
马娟王晓蕾李征瀛陈桃英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沐舒坦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免疫功能肝肾功能
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出生6h中重度HIE新生儿55例分为四组。B组(15例)予亚低温治疗72h;C组(13例)予EPO 300IU/kg,隔日1次,治疗12d;A组(13例)采用B、C组联合治疗方法;D组14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72h和7d,ELISA法检测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水平;出生7d和28d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后24、72h和7d,A、B和C组血清NSE和S100B水平均低于D组(P<0.05),A组NSE和S100B水平低于B、C组(P<0.05)。出生7、28d,A、B和C组NBNA评分均高于D组(P<0.05),出生28d,A组NBNA评分高于B、C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EPO治疗能有效改善HIE新生儿神经系统预后。
陈桃英王晓蕾李雅雯马娟郁敏
关键词:亚低温促红细胞生成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细菌学结果以及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30例血培养共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staphylococci,MRCNS)22株,屎肠球菌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株,药敏结果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均耐药,对利奈唑胺敏感。MRCNS中表皮葡萄球菌12株、溶血葡萄球菌6株、人葡萄球菌2株,科氏葡萄球菌2株。治愈22例(73.3%),显效5例(16.7%),进步自动出院2例(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0%,血培养转阴率96.7%。治疗过程中5例(16.7%)发生不良反应,2例贫血,2例腹泻(1例合并粒细胞减少),1例呕吐,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用药,未见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及听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王晓蕾孙海滨陈桃英郁敏
关键词:利奈唑胺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新生儿败血症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对内环境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9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全身亚低温治疗。所有患儿于入院后0、72h检测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和心肌酶谱、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两组患儿血电解质、肝肾心功能、PH值及BE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72h治疗组Ca2+、N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CK-MB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l-、K+、ALT、AST、BUN、Cr、BE浓度及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改善患儿的低钙血症、低钠血症,未加重肝肾功能损害、酸碱平衡紊乱,且可能对受损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桃英王晓蕾金未来马娟郁敏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NSE、S100B浓度及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NSE、S100B浓度及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所有患儿于入院后0时、24 h、72 h、7 d监测血清NSE、S100B浓度,生后28 d完善NBNA评分测定,1岁时完善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评估(CDCC)检测。结果入院时2组患儿血清NSE、S100B浓度无明显差异(P均>0.05),入院后24 h、72 h、7 d治疗组NSE、S100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生后28 d,治疗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岁时,治疗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HIE患儿血清NSE、S100B浓度,改善神经系统预后,具有脑保护作用。
陈桃英王晓蕾李雅雯马娟郁敏
关键词: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