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蛟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老年
  • 2篇住院
  • 2篇精神病
  • 2篇老年痴呆
  • 2篇护理
  • 2篇干预
  • 2篇痴呆
  • 1篇呆病
  • 1篇跌倒
  • 1篇跌倒原因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防御
  • 1篇心理防御机制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行为症状
  • 1篇性疾病
  • 1篇养育方式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噎食
  • 1篇抑郁

机构

  • 8篇云南省精神病...

作者

  • 8篇陈蛟
  • 3篇张轶杰
  • 2篇周利国
  • 2篇郁涛
  • 1篇贾荣
  • 1篇黄文燕
  • 1篇金婉薇
  • 1篇马建敏
  • 1篇李永琼
  • 1篇马建明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3例噎食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噎食的33例患者,经及时救治,抢救成功30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噎食与神经系统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须加强对噎食的护理干预,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
陈蛟李永琼马建敏
关键词:老年痴呆噎食护理干预
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防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65例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患者的跌倒原因。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主要有生理学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结论:评估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使住院环境变得安全,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安全宣教,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能有效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
陈蛟郁涛黄文燕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精神病跌倒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剂(怡诺思)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怡诺思和氯丙咪嗪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怡诺思与氯丙咪嗪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怡诺思治疗老年抑郁症是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较少。
康红英张轶杰陈蛟周利国
关键词:文拉法辛缓释剂氯丙咪嗪抑郁症老年人
60例开放管理精神病住院患者陪护亲属认知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开放管理精神病住院患者陪护亲属的认知现状,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开放管理精神病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实施健康教育和相应的心理干预,采用自编的亲属对治疗认知现状调查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陪护亲属对疾病的认知不同,对医生的干预性治疗建议的领悟接受不一。心理干预前66.7%的陪护亲属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甚少,53.3%对疾病的诊断不知道,56.7%认为判断治疗有效标准为外显行为控制,53.3%要求药物大剂量治疗,73%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理解,63.3%认为系统正规治疗与预后的联系不重要,70%希望患者在1w^1mo治愈。结论对开放管理精神病住院患者陪护亲属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亲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传授监护技巧,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贾荣陈蛟
关键词:精神病开放管理陪护亲属心理干预
老年痴呆病人精神行为症状药物治疗的安全护理被引量:17
2010年
陈蛟金婉薇
关键词:精神行为症状老年痴呆病人药物治疗安全护理慢性进行性疾病脑外伤后遗症
情绪障碍儿童行为与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关系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特点的关系。方法选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82例情绪障碍儿童和82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在PLOC量表中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LOC的某些因素与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情绪障碍儿童父母双方都存在管教过严、惩罚严厉、过度干涉和保护过多,而关心理解和支持不够等消极的养育方式。结论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
张轶杰康红英陈蛟周利国
关键词:情绪障碍教育方式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然后比较这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SDS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PANS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郁涛马建明陈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SDS评分
网络成瘾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及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及其父母养育方式。方法分别运用网络成瘾问卷(IDQ),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75名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并与配对的75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网络成瘾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χ2=4.23,P<0.05)。2、网络成瘾者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缺陷,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r=0.991,P<0.05)。3、网络成瘾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父母养育方式存有较大差异。结论1、网络成瘾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存在病态人格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2、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康红英张轶杰陈蛟
关键词:网络成瘾防御机制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