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琼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例精神科老年患者并糖尿病足的护理及预防措施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查找精神科老年患者并糖尿病足的感染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收住我科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16例,其中患糖尿病的患者有67例,入院时即合并糖尿病足的有5例,查找感染原因。结果:查出患糖尿病的有67例,其中5例入院时即合并发糖尿病足,患病率为7.46%,其中女性2例,患病率为2.99%,男性3例,患病率为4.48%。结论:积极查找原因,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控制血糖,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换药,进行健康教育,糖尿病足是可以治疗及预防的。
- 张燕李永琼钱应菊
- 关键词:精神科老年患者糖尿病足护理
- 老年精神病患者防跌倒安全管理被引量:2
- 2011年
- 我科是以收治老年精神病患者为主的科室(尤其以老年痴呆较多)。老年病患者由于本来就体弱多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多数无亲人陪同,再加上一些异常的精神因素或药物副反应(如幻视觉、乏力、
- 李永琼胡琼瑛
-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安全管理
- 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噎食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3例噎食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噎食的33例患者,经及时救治,抢救成功30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噎食与神经系统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须加强对噎食的护理干预,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
- 陈蛟李永琼马建敏
- 关键词:老年痴呆噎食护理干预
- 3例冠心病患者深静脉置管致血栓原因及护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深静脉置管致血栓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经同意后予以深静脉置管。结果:100例患者中3例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3%;经溶栓、抗凝治疗后,5~7天症状缓解,未发生栓子脱落引起重要器官栓塞。结论:冠心病患者深静脉置管致静脉血栓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后,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抗凝和溶栓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及栓子有无脱落导致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
- 李永琼熊小莲曹娟
- 关键词:冠心病股静脉置管护理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96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1997年5月-2009年6月。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96例,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取得良好效果,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后,在护理组的序贯工作中,保证了植入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李永琼
-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护理心律失常病缓慢型高效性
- 老年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呛噎食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09年
- 收集2000年至2008年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资料,分析老年精神病房封闭式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对策,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 李永琼
-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人不安全因素
- 再次射频消融手术并发症的护理
- 2006年
- 雷利民杨国莉李永琼
- 关键词:再次手术射频导管消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介入手术快速心律失常
- 一种多功能医用敷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医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加压机构和储药机构,敷贴本体下端设有功能棉块,功能棉块下端面连接有消炎辅料贴,功能棉块内部设有加压腔,加压腔两侧各设有一个通过口,敷贴本体穿设有加压机构,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杆...
- 贺翠赵喜兰张晓玲李永琼王朝容
- 如何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护理
- 2009年
-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老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一种后天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
- 李永琼
- 关键词:老年痴呆病人生活护理生理性老化老年性痴呆脑功能障碍老化程度
- 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预后状况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部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住院期间进行PCI治疗,全部患者持续随访≥3个月,观察长期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病例比较法,分析影响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随访期间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其中心脏相关并发症占47.62%,心脏不相关并发症占52.38%。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组女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贫血和多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明显增高,完全血运重建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完全血运重建是保护因素(OR=0.313,P<0.05),女性、年龄≥60岁、心率≥75次/min、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贫血、多血管病变、CK-MB≥30 U/L、TnT≥0.5 ng/L、LVEF≤50%、LVEDD≥50 mm均为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心肌梗死PCI治疗后患者预后状况欠佳,其中高龄、基础病、心率及心功能指标异常是心肌梗死PCI治疗后患者预后欠佳的危险因素,而完全血运重建是保护因素。
- 贺翠陈春萍赵喜兰张晓玲李永琼
- 关键词:心肌梗死并发症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