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中

作品数:131 被引量:55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专利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1篇青枯
  • 37篇青枯病
  • 37篇枯病
  • 29篇番茄
  • 23篇微生物
  • 21篇土壤
  • 21篇番茄青枯病
  • 19篇保藏
  • 16篇堆肥
  • 14篇菌种
  • 14篇菌种保藏
  • 13篇噬菌体
  • 13篇菌体
  • 11篇根际
  • 11篇病害
  • 10篇基因
  • 10篇灌根
  • 10篇灌根法
  • 9篇污染
  • 8篇菌剂

机构

  • 131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蚌埠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江苏沿江地区...
  • 1篇阜阳职业技术...
  • 1篇盐城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分...
  • 1篇中化作物保护...

作者

  • 131篇韦中
  • 121篇徐阳春
  • 106篇沈其荣
  • 22篇杨天杰
  • 17篇梅新兰
  • 16篇薛卫
  • 16篇王世梅
  • 6篇万金鑫
  • 5篇郑海平
  • 4篇徐春淼
  • 4篇谷益安
  • 4篇张金龙
  • 4篇樊晓腾
  • 4篇胡洁
  • 3篇杨兴明
  • 2篇沈标
  • 2篇黄建凤
  • 2篇王硕
  • 2篇张乃文
  • 2篇徐大兵

传媒

  • 8篇土壤学报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4篇2025
  • 20篇2024
  • 18篇2023
  • 21篇2022
  • 1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健康被引量:161
2021年
土壤健康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之本.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其健康与土壤微生物组息息相关.土壤微生物组通过自身代谢参与元素循环和污染物降解等过程,同时在增强根际免疫,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对土壤健康乃至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对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健康关系的认知仍比较缺乏,不利于土壤健康的维持和提升.因此,本文围绕元素循环、污染消解和土传病害防控等三大土壤生态功能,系统梳理了土壤微生物组在维持和提升土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归纳了土壤微生物组作为评价土壤健康指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利用土壤微生物组调控土壤健康的新途径.本文最后对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健康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维护土壤健康,改善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朱永官彭静静韦中沈其荣张福锁
关键词:土壤健康微生物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堆肥腐熟实时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堆肥腐熟实时预测方法,以堆肥的堆体内温度、湿度、表面图像深度特征向量作为堆肥的描述特征,借助于深度学习方法高效学习能力,实现腐熟的在线实时监测。腐熟预测过程起始于堆体温度、湿度实时测量和...
徐阳春薛卫韦中胡雪娇梅新兰陈行健
文献传递
假单胞菌及其菊花秸秆发酵产物以及菊花秸秆发酵产物促进植物生长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温哥华假单胞菌PSE13,分类命名为温哥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ancouverensis),于2022年12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
徐阳春韦中杨天杰王世梅徐晟沈其荣
一种根据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准确识别有益菌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准确识别有益菌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数据获取及分类标记;步骤2、数据预处理;步骤3、使用k‑mer频率的方法,构建k‑mer频率特征作为输入特征;步骤4、构建网络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
韦中薛卫江高飞高明徐阳春沈其荣
一种能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植物疫苗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除连作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植物疫苗,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本发明从番健康茄根际分离到了一株青枯菌同属细菌皮氏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pickettii)NJQL-A6。该菌对青枯病病原菌茄科罗尔斯...
沈其荣韦中徐阳春黄建凤杨兴明
文献传递
维生素B1在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番茄系统抗性和/或防控土传青枯病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维生素B1在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番茄系统抗性和/或防控土传青枯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灌根或叶面喷施的施入维生素B1,不仅可以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增加番茄系统抗性,还可以减少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防控土传青枯病...
韦中杨天杰曹文慧高阳徐阳春沈其荣
一种评价稻秆降解菌分解能力的方法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究一种评价稻秆降解菌分解能力的新方法。[方法]以10株秸秆降解细菌为材料,研究其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上的水解圈以及其在纯稻秆粉为碳源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力与稻秆相对降解率(RDR)的关系。[结果]菌株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上的水解圈直径(D)、水解圈-菌落直径比(D/d)、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最大酶活力与RDR均未达到显著关系(P>0.05);液体发酵培养1周内每天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力与RDR没有显著线性关系。而菌株在液体发酵培养1周内的累积纤维素酶活力、累积半纤维素酶活力与RDR成显著正相关(P<0.05);培养1周内累积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力与RDR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说明采用单个累积酶活力和总累积酶活力(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能够更好地评价菌株对稻秆的实际降解能力,可作为秸秆降解菌降解能力的评价指标。
徐春淼韦中廖汉鹏樊晓腾郑海平沈其荣徐阳春
关键词: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基于菜粕有机肥筛选番茄青枯病高效生防菌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菜粕有机肥(简称RC)是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常用的营养载体,本研究旨在以RC为营养源筛选可高效抑制番茄青枯病致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青枯菌)的生防菌株材料,以提高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营养琼脂(NA)和RC培养基,从番茄根际土中分离和筛选青枯菌拮抗菌株,并于温室条件下测定拮抗菌与RC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用NA分离的菌株中NA-5在NA平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29.0 mm),但在RC平板上抑菌能力微弱;而用RC分离的菌株RC-14在RC平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圈直径较大(24.0mm)。施用NA-5和RC-14与RC二次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BOF5和BOF14的生防效果显著高于单施拮抗菌,BOF14的生防效率达75.9%,显著高于BOF5。BOF14处理根际青枯菌的数量比BOF5低1个数量级。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RC-14菌株为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 sp.)。[结论]菌株RC-14可能通过利用RC中营养物质产生大量拮抗物质进而抑制番茄根际青枯菌的生长,降低了青枯病发病率。目前尚无Geobacillus sp.菌用于防治青枯病的报道,说明基于营养载体的筛菌思路可以获得新的生防菌资源。
韦中胡洁董月杨天杰沈其荣徐阳春
关键词:青枯菌菜粕生物有机肥
mVOCs在根际免疫中的研究进展及思考被引量:3
2022年
由土传病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频发制约着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根际微生物群落这一生物屏障为核心的根际免疫在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竞争营养、产生抗生物质等外,根际微生物还通过分泌易挥发性有机物(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mVOCs)与病原菌、其他土著微生物以及宿主植物互作,以更好地适应根际环境和发挥抑病功能。由于具有作用浓度低、可在水-土-气等多界面自由迁移和长距离传播等优势,mVOCs日益成为根际免疫领域机理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mVOCs参与土壤抑菌性的发现过程,系统梳理抑制土传病原菌的mVOCs及分泌源--有益微生物。其次,从抑制土传病原菌生长和致病、调控微生物群落互作以及激发植物抗性3个方面阐述mVOCs提升根际免疫的作用机理。随后,总结mVOCs在防控土传病害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影响mVOCs产生和作用效果的土壤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最后,提出与根际免疫相关的mVOCs研究思考,呼吁关注mVOCs在根际免疫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王佳宁韦中RAZA Waseem江高飞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土传病害微生物生态
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有益菌联合高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
2024年
将有益菌引入土壤或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但防控效果常不稳定。为了提升有益菌防控土传病害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有益解淀粉芽孢杆菌QL-18和皮氏罗尔斯顿菌QL-A6为研究对象,将含有菌株QL-18的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菌株QL-A6两种防控方式相结合,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与春季和秋季田间试验,探究了二者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效果,并通过比较根际与茎部样品中有益菌芽孢杆菌和皮氏罗尔斯顿菌与病原青枯菌的数量比揭示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温室试验中联合防控处理的生防率为80.79%,春季田间试验中为71.88%,秋季田间试验中为81.47%,均显著高于单一防控处理。单独使用茎部防控和根际防控分别在春季和秋季的田间试验中防效下降。并且联合防控处理的番茄根际中芽孢杆菌与青枯菌和番茄茎部皮氏罗尔斯顿菌与青枯菌的数量比均高于单一防控处理。因此,生物有机肥与茎部注射联用可作为提高土传青枯病生物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李婧璇薛娇王世梅杨天杰韦中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