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晋

作品数:256 被引量:933H指数:1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6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色谱
  • 27篇中药
  • 27篇高效液相
  • 26篇液相色谱
  • 26篇相色谱
  • 26篇高效液相色谱
  • 24篇色谱法
  • 24篇肝炎
  • 23篇液相色谱法
  • 2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1篇药物
  • 19篇病毒
  • 17篇体外
  • 16篇慢性
  • 14篇纤维化
  • 14篇肝纤维化
  • 13篇药房
  • 13篇药品
  • 13篇HPLC
  • 11篇细胞

机构

  • 209篇解放军第30...
  • 45篇成都中医药大...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江西中医药大...
  • 10篇郑州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第三〇...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卫生部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郑州市第一人...
  • 3篇解放军302...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56篇韩晋
  • 117篇袁海龙
  • 48篇刘峰群
  • 43篇周旭
  • 37篇张诗龙
  • 35篇徐平华
  • 28篇吴荣荣
  • 24篇申宝德
  • 24篇陈红鸽
  • 20篇吴素体
  • 20篇沈成英
  • 19篇徐和
  • 18篇谢进
  • 18篇靳士晓
  • 18篇丁晋彪
  • 18篇赵庆国
  • 15篇靳世英
  • 15篇沈刚
  • 14篇肖云芝
  • 14篇李仙义

传媒

  • 40篇解放军药学学...
  • 20篇中国药学杂志
  • 13篇中草药
  • 11篇中国药房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国医院药学...
  • 5篇医药导报
  • 5篇药学实践杂志
  • 5篇中国药物应用...
  • 5篇环球中医药
  • 4篇中成药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解放军医药杂...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抗感染药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16篇2016
  • 38篇2015
  • 29篇2014
  • 36篇2013
  • 32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同时测定连翘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连翘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在色谱柱AgilentZobaxSBC-18(4.6mm×250mm,5μm)上进行分离,柱温为30℃,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28min,15%A:85%B,28~33min,15%→20%A:85%→80%B.33~38min,20%A:80%B,38~50min,20%→25%A:80%→75%B,50~60min,25%A:75%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结果样品中2种成分得到良好分离,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分别在0.01975~0.05925mg·ml-1(r=0.9997),和0.0998~0.2994mg·ml-1(r=0.9996)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9.49%和99.18%,t/SD分别1.19%和1.04%,样品溶液12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连翘药材的质量控制。
夏晖刘峰群周艳萍张诗龙周旭韩晋
关键词:连翘连翘苷连翘酯苷
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降酶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评价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降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六味五灵片与阳性药联苯双酯滴丸平行对照研究方法。临床治疗24周,分为常规量治疗期12周和减量治疗期12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29例CHB患者按1:1随机双盲分成2组(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15例)。试验组口服六味五灵片(3片/次,3次/d)及联苯双酯滴丸模拟剂(5丸/次,3次/d),对照组口服六味五灵片模拟剂(3片/次,3次/d)及联苯双酯滴丸(5丸/次,3次/d)。第二阶段所有患者的用药每4周逐步递减。在完成24周的治疗后有效病例停药随访12周。结果治疗24周后,ALT下降的显效率试验组为68.42%,对照组为61.7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下降的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为72.81%,对照组为66.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药六味五灵片在降低ALT方面不亚于对照药联苯双酯滴丸。随访12周后ALT保持正常的比例,试验组为84.85%,对照组为6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在保持ALT正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六味五灵片在降酶方面与联苯双酯滴丸疗效相当,而且停药后六味五灵片在保持ALT正常方面明显优于联苯双酯滴丸。提示六味五灵片是一种治疗CHBALT升高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其降低ALT的疗效持久稳定。
丁晋彪韩晋陈建杰杨帆施建飞
关键词:六味五灵片乙型肝炎慢性治疗学
消化道细菌感染抗菌药应用分析
1991年
对我院1988年全部住院病例进行抗菌药使用调查,分析消化道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并认为黄连素仍不失为治疗消化道细菌感染的一个有效药物。
徐丽芬刘风群陈玉玲韩晋
关键词:消化道细菌感染抗菌药
家兔耳轻度冻伤模型构建中浸冻时间的筛选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确立构建家兔耳轻度冻伤模型的浸冻时间。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浸冻20s组和浸冻30s组,每组6只,将后2组兔耳同时浸入-24.5℃、95%乙醇中冻结相应时间,观察8d内各组兔耳的外观、组织病理学及肿胀度变化。结果:浸冻20s组兔耳冻后12~48h有小水泡,冻后8d受冻部位基本恢复正常,镜下可见表皮增厚,皮肤附件和软骨组织均未见明显变化;浸冻30s组兔耳冻后12~48h出现浆液性水泡,冻后8d受冻部位仍有水肿,并伴随皮肤脱落,镜下可见表皮溃破、缺损,皮肤附件和软骨组织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从冻后3d起,浸冻30s组兔耳的肿胀度明显高于浸冻20s组(P<0.05)。结论:可通过在-24.5℃、95%乙醇浴中浸冻20s构建家兔耳轻度冻伤模型。
韩晋周旭吕俊兰陈红鸽袁海龙
关键词:兔耳模型构建
一种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应用和剂型
本发明一种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应用和剂型,属于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刺五加、赤芍、白花蛇舌草、菟丝子、茯苓、党参、枸杞子、白术、生黄芪、女贞子、五味子、鹿角胶、何首乌和地榆。其中...
刘峰群韩晋周旭郑绯
解放军302医院现代化药房建设的尝试被引量:3
2007年
韩晋
关键词:医院现代化药房建设总后卫生部信息化管理药品管理
一种治疗乙肝残留黄疸的中药组合物、片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治疗乙肝残留黄疸的中药组合物、片剂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原料药黄连、青黛、白矾和郁金制成,其中各成分的重量比为黄连:青黛∶白矾∶郁金=2∶2∶1∶1;中药片剂包括活性成...
韩晋周旭刘峰群吴素体易毛
赤丹退黄颗粒治疗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开放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评价赤丹退黄颗粒对辨证为瘀热发黄的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消退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416例患者按3:1比例分为两组,分别用赤丹退黄颗粒(治疗组312例)及加诺片(对照组104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并进行近、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退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结果提示赤丹退黄颗粒有较稳定的远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赤丹退黄颗粒是治疗瘀热发黄所致的急慢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贺江平汪承柏丁晋彪刘峰群韩晋赵燕玲于海波贺承山
关键词:病毒性淤胆型肝炎赤丹退黄颗粒中药制剂
家兔皮肤轻度冻伤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索家兔皮肤轻度冻伤模型最佳致冻条件。方法将液氮(-196℃)倒入特制的玻璃瓶(底部平整)中,将其底部贴紧兔背部(已脱毛)两侧实验部位,制造局部冻伤,致冻伤时间分别为3、5、8 s,观察皮肤表观变化、肿胀度及血流量,并取冻伤部位皮肤作病理切片,考察家兔皮肤轻度冻伤模型最佳致冻条件。结果冻伤3 s组家兔疮面部分红肿,肿胀程度轻,疮面没有结痂,于冻伤后第5天自愈;冻伤5 s组家兔疮面红肿,肿胀程度略轻,疮面部分于冻伤后第4天开始结痂,于冻伤后第7天自愈;冻伤8 s组家兔疮面红肿,部分疮面发紫色,肿胀程度较重,疮面于冻伤后第4天开始结痂,冻伤后第8天疮面仍有一定程度水肿,未能自愈。各冻伤组家兔冻后第4、24、48、72 h的疮面血流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明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致冻3、5 s复制的模型较轻,短期内能自愈,不适合实验的需要;致冻8 s能够复制出家兔轻度冻伤模型,并且此模型至少能够维持8 d内不能自愈,适合冻伤治疗药物药效学考察的实验模型。
周旭吕俊兰靳士晓陈红鸽袁海龙韩晋
复方茵陈注射液体外溶血试验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复方茵陈注射液的体外溶血作用。方法通过常规体外试管法(肉眼观察法)及改进的体外溶血性试验法(分光光度法)来观察3个批次的复方茵陈注射液对兔红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复方茵陈注射液在试验浓度内均无溶血现象发生。肉眼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一致。结论复方茵陈注射液对兔红细胞无溶血作用。
张诗龙韩晋刘峰群周燕萍易毛李正明
关键词:复方茵陈注射液溶血分光光度法紫外线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