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保红

作品数:59 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城市
  • 11篇城市交通
  • 8篇停车
  • 8篇家庭
  • 4篇结构方程模型
  • 4篇可达性
  • 4篇公共交通
  • 3篇道路安全设施
  • 3篇行车
  • 3篇停车场
  • 3篇通勤
  • 3篇汽车
  • 3篇自行车
  • 3篇建成环境
  • 3篇建筑
  • 3篇交通需求
  • 3篇交通需求管理
  • 3篇交通运输
  • 3篇儿童
  • 3篇安全设施

机构

  • 54篇昆明理工大学
  • 13篇东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云南省交通运...
  • 1篇深圳市城市交...

作者

  • 58篇何保红
  • 9篇何民
  • 7篇陈峻
  • 6篇何明卫
  • 5篇沈颖刚
  • 5篇王炜
  • 4篇刘阳
  • 4篇王雨佳
  • 3篇刘阳
  • 3篇钱艳春
  • 3篇桂姣
  • 3篇李雪峰
  • 3篇何彦
  • 2篇董仁
  • 2篇崔洪军
  • 2篇王宇琳
  • 2篇税文兵
  • 2篇李黎山
  • 2篇高良鹏
  • 2篇孟飞

传媒

  • 9篇交通运输系统...
  • 4篇城市交通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规划师
  • 2篇内燃机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交通企业管理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铁路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城市问题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物流科技
  • 1篇商品储运与养...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交候车时间容忍阈值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9年
公交候车时间容忍阈值反映的是出行者能够容忍的最长候车时间.研究公交候车时间容忍阈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出行者对候车时间的感知和态度,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分担率,并可以为公交运营组织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昆明市的调查数据,对候车时间容忍阈值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候车时间容忍阈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秩和检验法对不同群体的候车时间容忍阈值的分布差异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基于序次Logit模型识别了候车时间容忍阈值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交互项、职业、家庭年收入、公交出行频率对候车时间容忍阈值有显著影响.
何明卫梁洁帅春燕何保红
关键词:城市交通候车时间公共交通
山地小城镇骨架路网体系规划思考——以云南省墨江县为例
山地小城镇受地形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依山就势形成以带状为主的城市空间形态,其特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对骨架路网体系规划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以云南省墨江县为例,充分考虑山地小城镇城市空间发展结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基于...
张翔何保红郭淼唐翀苏镜荣
关键词:山地小城镇
迁居居民活动—出行行为选择机理研究
2017年
迁居居民日常活动—出行模式不仅是短期决策下的行为响应,更是长期生活中习惯、态度等因素的作用结果.本文基于时间地理学和计划行为理论,应用迁居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从外部时空制约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考虑迁居居民出行行为的动态调整过程,构建了迁居居民活动—出行行为选择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在迁居事件作用下,居民活动—出行行为发生了巨大调整.具体而言,居民活动—出行调整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层级决策序列,通勤活动的调整优于非通勤活动,且会制约着非通勤的安排,进而影响到不同类型的非通勤活动间的交互关系.其次,居民行为选择还受过去态度及偏好的正向引导作用,习惯影响次之,且迁居前各行为间存在的交互模式会进一步传递到现活动安排中,主要凸显在非通勤上.与此同时,外部时空制约和主观因素同时作用于现出行行为上时,外部制约会通过态度或习惯的影响来调整活动和出行模式,以维持或重构日常生活支持网.
何保红何彦王雨佳张翔
关键词:城市交通迁居
职住学空间测度及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机理——以昆明市双职工家庭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当代城市家庭选择居住地时往往将临近学校作为重要参考,在缩小学住距离的同时加剧了职住分离。选取昆明市561个有学龄儿童的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庭空间分异对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首先,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构建考虑职住学三个锚点的家庭活动空间及测度理论模型。其次,根据测度结果将家庭活动空间划分为职住学就近型和职住学分离型两类。最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探究两种模式下父母工作时长以及父母儿童组合时间窗对儿童通学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学住距离,父母的职住距离和工作时长对通学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就近入学政策对于促进儿童步行上学的作用有限;对于职住学分离型家庭,父母下班与儿童放学组合时间窗的宽裕程度对儿童出行影响显著,组合时间窗越宽裕,儿童小汽车出行的可能越大,因此弹性放学时间的效果也有待商榷;儿童在通学行为中的性别差异主要在职住学分离型家庭中体现。
何保红郭静辉
关键词:交通管理结构方程模型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测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交通规划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测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获取出地铁与公交的站点数据,其次,依据是否换乘将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划分,再次,基于换乘的出行方式建立不同交...
刘阳焦晨阳石庄彬何明卫何保红
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通过对安宁市2009年工作日及双休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整理,并与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相对比,总结归纳出中小城市出行次数高,出行距离不长,以上班上学出行为主,体力出行时耗较长,高峰峰值明显等特有的出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道路建设、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发展等方面,为中小城市未来的交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沈俊江何保红孙静怡
关键词:居民出行调查交通发展对策
基于自行车换乘地铁的网络时空可达性被引量:3
2018年
以昆明地铁1,2号线为例,视地铁站点为网络节点,以自行车优势出行距离为服务半径,构建基于自行车换乘地铁的网络,建立既考虑站点换乘效率和周边用地多样性、又考虑出行者时间预算的可达性测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使用自行车,减小了地铁与常规公交之间的空间转换阻力,使得地铁站点的换乘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周边公交可达性不高的站点,改善效果明显;自行车换乘地铁对出行者容易形成多目的出行链,使站点周边用地多样性和可停留时间成为影响个体在该站点可达性的关键因素。因此,站点的可达性不是固定值,而会随着个体的出行起讫点和时间预算而变化。
张翔何保红王雨佳郭淼王擎苍
关键词:城市交通网络效应可达性
实时全息干涉测量技术用于内燃机进气道流场的研究
内燃机进气道内气体的流动对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和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实时内燃机进气过程中气道内流场的分布状况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理解内燃机进气过程、改善燃烧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该文在深入分析几种常用的气体流场测试技...
何保红
关键词:内燃机进气道流场
旅游和公务运输通道公铁竞争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研究旅游和公务型运输通道内客流特征及公铁竞争力,对云南省昆明到大理、丽江和曲靖三个运输通道开展问卷调查,得到旅游型通道中,旅游客流主要由铁路承担,旅客对出行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要求较高,而对时间要求不高,旅客出行需求多样化;公务型通道中,公务客流主要由城际铁路承担,公务旅客对时间较为敏感,对出行快捷性、经济性要求较高,需求相对单一.通过选取合适的指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两种类型通道中公路和铁路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目前昆明到大理和丽江旅游型通道中普通铁路提供的服务满足不了旅客的需求;昆明到曲靖公务型通道中,铁路运输竞争力强于公路运输.
段莉珍何民何保红张丽莉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主成份分析
家庭视角下职业女性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研究——昆明市主城区和呈贡新城对比
2024年
职业女性日常出行行为随着家庭事务分工和居住地建成环境而发生改变,亟待从家庭视角审视这些因素对女性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以昆明市主城区和呈贡新城1 071户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对比女性日常出行特征,构建二项Logit模型分析女性出行行为影响因素与机理。结果表明,居住地建成环境和家庭事务分工直接影响女性出行行为。女性小汽车出行方式对居住地建成环境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男性,低密度、低混合度和缺乏完善公共交通设施的新城区居住地建成环境会促使女性更加被动地选择小汽车出行。家庭事务分工对女性出行链类型的影响较大,有接送儿童家庭中女性复杂出行链比例为82%。由此提出未来新城区空间规划需要关注女性不同出行目的地的时空需求,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严志秀何保红郭静辉
关键词:出行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