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永勤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干扰素
  • 2篇干扰素Α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1篇毒性肝炎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阳性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9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9篇余永勤
  • 8篇吕其军
  • 5篇陈谭昇
  • 3篇李玉生
  • 3篇周芳
  • 2篇李淑霞
  • 2篇李毅
  • 1篇刘汉勤
  • 1篇黄黎
  • 1篇秦树林
  • 1篇荆瑞芹
  • 1篇史太阳
  • 1篇周方
  • 1篇冯雪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快速接种方案效果初步观察被引量:9
2001年
余永勤李淑霞吕其军李玉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肝硬化合并感染105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人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105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G,并采用Child-Pugh评分进行疗效观察.对各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早期感染控制率以及治疗浅见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Child-Pugh<10分时,两组患者感染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 u g h评分10-15分时,观察组感染控制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46.15%(P<0.05).此外,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发生2例二重感染,对照组则为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1例、13例患者主动出院或死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ild-Pugh评分10-15分的肝硬化患者应用IG,能够有效提高感染控制率,减少并发症.
余永勤刘汉勤陈谭昇周芳吕其军
关键词:人免疫球蛋白肝硬化
HIV的基因突变与其耐药性被引量:6
2001年
自从1987年3月,齐多夫定(Zidovudine)作为第一种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以来,抗HIV药物有了很大发展.
余永勤秦树林
关键词:艾滋病HIV耐药性NRTIS
Th17、Treg细胞频数在核苷类似物抗HBV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cells,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频数在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0例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替比夫定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24、36、48周的Treg细胞、Th17细胞频数及Th17/Treg比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in serum,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in serum,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HBeAg水平,分析Treg、Th17细胞频数与TBIL、DBIL、ALT、AST、HBV-DNA、HBeAg的相关性。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Treg细胞频数先下降后上升,于治疗第8周时达最低水平;Th17细胞频数呈下降趋势;Th17/Treg比值呈下降趋势,于治疗第24、36、48周时趋于稳定。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TBIL、DBIL、ALT、AST、HBV-DNA、HBeAg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频数与HBV-DNA、HBeAg水平正相关(P<0.05);Th17细胞频数与TBIL、DBIL、ALT、AST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Treg、Th17细胞频数及Th17/Treg比值呈现动态变化,且与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相关,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
余永勤李毅陈谭昇吕其军周芳
关键词:TH17细胞TREG细胞
干扰素α-2b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干扰素(IFNα-2b)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复苏、培养人肝癌细胞,并单用IFNα-2b或5-FU,以及不同浓度的IFNα-2b联合5-FU对其进行干预。用MTT法测定IFNα-2b联合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药物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用药后人肝癌细胞中突变型p53、c-myc表达的变化。结果 IFNα-2b和5-FU都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IFNα-2b与5-FU联合用药比单用IFNα-2b或5-FU抑制效果更明显,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IFNα-2b和5-FU均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二药联用时细胞凋亡更明显,可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不同浓度下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α-2b和5-FU均可明显抑制突变型p53、c-myc蛋白的表达,二药联用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IFNα-2b和5-FU联用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下调突变型p53、c-myc蛋白的表达,表现出协同作用。这些可能是IFNα-2b和5-FU联合抗癌的部分机制。
李玉生黄黎吕其军余永勤
关键词:干扰素Α-2B5-氟尿嘧啶肝癌细胞株HEPG2P53蛋白C-MYC蛋白
吡菲尼酮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吡菲尼酮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给药组,每组12只,小鼠腹腔注射20%CCl4大豆油溶液(5 ml/kg),每周2次,连续造模7周,自造模开始后第3周自由饮用20%乙醇水溶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小鼠体重灌胃50、100和200 mg/kg的吡菲尼酮溶液,模型组和空白组分别灌胃给予相等体积的空白溶剂,造模结束后按照上述给药方式分组给药治疗,每天灌胃1次,治疗2周。比较分析治疗前后ALT、AST指标,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TGF-β1和Smad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中小鼠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上升(P<0. 05),吡菲尼酮灌胃治疗后3组小鼠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下降(P<0. 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脏、脾脏指数显著上升(P<0. 05),给药治疗后肝脾肿胀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P<0. 05)。模型组较空白组,其TGF-β1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给药后阳性细胞数目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Smad3基因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比空白组显著升高(P<0. 05),各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TGF-β1和Smad3蛋白的基因水平较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P<0. 05)。同时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给药后各组小鼠的TGF-β1和Smad3的表达有所下调。结论:吡菲尼酮能够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TGF-β1、Smad3基因和蛋白表达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硬化。
冯雪李毅陈谭昇余永勤吕其军
关键词:TGF-Β/SMAD信号通路肝硬化四氯化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霜斑样病变形成及转归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在霜斑样病变的形成与转归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接受胃镜检查 192例病人胃窦和球粘膜Hp及球粘膜炎症 ,分析球部Hp与这些指标的关系。把志愿复查的霜斑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雷尼替丁与抗Hp治疗组后重复胃镜观察。结果 球部Hp的检出率 ,在不同病变间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与胃窦Hp密度相关 (rs=0 556 6 ,P <0 0 5) ;球粘膜炎症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与球部Hp定植密度相关 (rs=0 56 15,P <0 0 5)。 2 6例Hp感染的霜斑样病变复查胃镜 ,抗Hp治疗效果显著 (P <0 0 5)。结论 霜斑样病变可能与十二指肠球部Hp定值有关 ,受胃窦HP密度的影响。
吕其军李淑霞李玉生余永勤周方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CHB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余永勤吕其军陈谭昇荆瑞芹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HBEAG阳性聚乙二醇干扰素A-2ACHB慢性乙型肝炎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脓毒症是一种因多种病原菌引发的机体全身性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症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相似;16SrRNA基因是对原核微生物进行系统化分类研究时最常用的分子标志物,其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目前脓毒症患者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的研究较少,而且存在较大争议;该研究对近年来细菌16SrRNA基因检测在脓毒症中的预测价值及其动态学变化作一综述。
吕其军史太阳周芳余永勤陈谭昇
关键词:脓毒症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