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玲颖 作品数:9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受容与变容——论博尔赫斯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新时期小说家余华在从传统现实主义转向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之途中,广泛借鉴了西方文学大师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其中,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 is Borges)对余华的先锋小说创作的影响尤为深刻,对其先锋时期的作品转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虚拟叙事和时间本体两个方面。通过对博尔赫斯的学习,余华利用虚化的语言突破日常经验的限制,打破牢固的日常世界,直指精神世界的本质真实,使小说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建立起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小说空间。而博尔赫斯的时间本体观念解放了余华的小说叙事,使他在时间的多元并置中同时设置时间的超前或者回溯,在作品中彻底消解了现实性,将本来依附于现实的故事变成了能游离于甚至断裂于所指的无根之物,造成了多重文本的并存和相互消解,从而彻底取消了故事所负载的涵义,营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乌托邦世界。但是,余华对博尔赫斯的学习并非简单的移植和模仿,他在借鉴之时融入中国元素,最终将外来的叙述观念和写作技巧化为己用。 倪玲颖关键词:余华 论大学毕业生与新农村建设 2008年 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毕业生贡献于新农村建设,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助益途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定向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二是"大学生村官"工程将会极大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大学毕业生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创自己非凡潜力的职业生涯。 黄健 李晓霞 康秀玲 倪玲颖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 大学生创业 新农村建设 余华与罗伯——格里耶之比较研究 2007年 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n Robbe-Grillet)对中国新时期作家余华80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余华至少在两个向度上受到了罗伯—格里耶后现代主义小说观的影响:第一是背叛传统现实主义,对认识论和本体论提出怀疑,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真实观;第二是质疑传统文学中人的中心地位,学习罗氏的物化叙事,并将其"视觉净化"理论拓展到其他感觉领域。在借鉴罗氏叙事理论与技巧时,余华表现出选择上的主动性,没有盲目追崇和机械接受,而是对其作了相应的变通和移植,去除其不合理的成分,融入了富有本土色彩的内容,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乌托邦。 倪玲颖关键词:余华 文字炼金术:论王文兴的小说语言实验——以《背海的人》为例 2017年 王文兴的语言实验之极端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中无人可出其右,他在小说《背海的人》中悍然破除理性语法常规的桎梏,以大量的非常态文字和纷繁芜杂的符码构筑起一个异质的语言乌托邦,其小说语言实验既是师法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结果,亦是他对人类精神困境的解读。《背海的人》是王文兴对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与“现代”之争的创作实绩回应,也体现了他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出路的思考和对“艺术至上”立场的坚持。 倪玲颖关键词:语言实验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2019年 20世纪80年代之后,曾被认为已告终结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在文坛重新崛起。与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小说相比,他们接受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西方思想资源,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现代性经验,其作品题材更为广泛,主题意蕴更为丰富,艺术实验更为大胆前卫,表现出强烈的对人类终极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对普世价值的探讨,创作了大量艺术上较为成熟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同时,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也呈现出精英化现代主义、接续“抒情传统”的诗意现代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等新的发展路向,形成了多元的发展态势。由此,现代主义小说的格局得以拓展,美学范式得以更新,形成了新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 倪玲颖关键词:现代主义小说 精英化 抒情传统 本土化 拆解与重构:论舞鹤小说的语言实验 2019年 舞鹤的小说语言实验以其极端与激进的形式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学经验。他在小说创作中悍然破除理性语法常规的桎梏,大量使用变异的修辞文本,取消标点符号,以"猥琐"的语言构筑起一个异质的语言乌托邦。舞鹤的小说语言实验试图在对理性语言规范的背离与主流价值体系的瓦解中回归自由本真的语言立场,从而达到"生命自由"的终极写作目标。 倪玲颖关键词:语言实验 变异修辞 论方苞的古文“雅洁”说 被引量:2 2006年 方苞的古文“雅洁”说是“义法”说的重要补充,其内涵不限于文字方面,更涉及在内容上对义理的讲求和创作上的审美风格取向,是方苞推尊古文文体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古文的重新确立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慈波 倪玲颖关键词:古文 艾法 历史病体与主体重构——论19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情欲书写 2018年 1980年代以来,情欲书写以其强烈的反叛意识和非理性特征成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基本书写策略。藉由情欲书写,现代主义小说家得以建构一系列为理性权威和主流价值所压迫和侵害的历史病体,并由此逐步破除理性桎梏,省视内在灵魂,实现对日常经验世界的反叛,进入精神的彼岸世界,最终完成精神主体的重构和自我救赎。同时,情欲化的书写策略也使得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后殖民叙述获得了新的叙述角度,产生了新的美学感性。 倪玲颖论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艺术 被引量:15 2003年 倪玲颖关键词:余华 小说 叙事结构 修辞格 民间音乐 西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