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君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靶控输注方法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 2013年
- 目的为了探讨靶控输注方法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行浅表类手术患者33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选择靶控输注方法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药,另根据情况符合丙泊酚麻醉药,观察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与基础数值进行对比。结果麻醉时患者SBP指标均值为(106.1±9.4)mmHg,DBP均值为(59.2±3.1)mmHg,HR均值为(74.1±3.4)bpm/min,与基础值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呼吸抑制现象,但经辅助呼吸后即恢复正常。结论靶控输注方法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
- 莫桂熙刘奕君李大桁张良清
- 关键词: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 h的MMSE评分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3±10.5)min、(30.3±7.8)min、(33.2±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11.6)min、(30.1±6.6)min、(34.3±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2±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1±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24h时的MMSE评分28.7±1.0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和12h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 莫桂熙刘奕君莫坚梁广彬张良清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依达拉奉用于围术期脊髓保护的效果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用于围术期脊髓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减压内固定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方式予以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保护脊髓。结果观察组术后30min脑脊液自由基平均水平(57.9±5.18),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术后2周及3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围术期可有效控制脑脊液自由基水平、提升JOA分数,脊髓保护效果显著。
- 刘奕君莫桂煕蔡树云
- 关键词:依达拉奉围术期脊髓保护
- 微小RNA-294靶向抑制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脓毒症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微小RNA-294(miR-294)靶向抑制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对脓毒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94可能靶向调控TREM-1基因.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成非炎症期和炎症期,每期各分为细胞对照组(NC组)、NC拟似物(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转染组(NCm组、NCi组)、miR-294 mimic和inhibitor转染组(miR-294m组、miR-294i组)5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行功能验证.以TurboFectTM小干扰RNA转染细胞48 h(非炎症期)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TREM-1 mRNA表达;以1 mg/L内毒素处理6h后(炎症期)收集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IL-6、HMGB1浓度;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TREM-1蛋白表达.结果 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TREM-1是miR-294的靶点.②非炎症期:miR-294m组TREM-1 mRNA表达(2-△△Ct)较NC组、NCm组明显降低(0.673±0.049比1.000±0.003、0.915±0.039,f1=2.184、t2=5.421,均P<0.001);miR-294m组TREM-1蛋白表达(灰度值)为NCm组的(50.00±1.19)%(t=41.586,P<0.001).③炎症期:miR-294m组TNF-α(ng/L)较NC组明显降低(1 547.18±47.18比2 702.11±327.20,t=4.212,P=0.010),IL-6(ng/L)较NC组、NCm组明显降低(505.28±33.33比837.66±69.43、918.72±119.39,t1=4.382、P1=0.015,t2=5.451、P2=0.021);TREM-1蛋白表达(灰度值)为NCm组的(51.33±0.88)%(t=63.368,P<0.001);各组HMGB1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miR-294能靶向抑制TREM-1表达,减少内毒素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泌TNF-α和IL-6.
- 刘奕君曹殿青莫桂熙张良清
- 关键词: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微小RNA转染脓毒症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析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异丙酚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比较2组拔管后1h、拔管后3h的OAAS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分别为9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h、拔管后3h的OAAS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麻醉效果确切,可作为外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刘奕君莫桂熙蔡伟华
- 关键词:麻醉效果丙泊酚芬太尼
- 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依达拉奉是一种作用机制明确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目前主要用于脑梗死的治疗。近年来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已证实依达拉奉可以作用于多个器官,缺血/再灌注期间,依达拉奉可通过加快羟自由基的清除,下调炎症过程,降低基质金属酶的水平,抑制一氧化氮的过度生成,减缓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死亡过程,对心肌、肺、肠、肝脏、胰腺和肾脏等器官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提示围术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对上述器官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干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刘奕君曹殿青
- 关键词:依达拉奉自由基器官保护
- 七氟醚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中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丙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心肌保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分别于术中予以七氟醚、异丙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麻醉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浓度相对稳定,再灌注之后逐渐上升,术后七氟醚组浓度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两组IL-6在麻醉前没有差异,手术过程及术后均有上升现象,且七氟醚组上升幅度大于异丙酚组(P<0.05);七氟醚组C反应蛋白上升幅度小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看来,七氟醚麻醉下可减小心肌损伤程度,可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推广应用。
- 莫桂熙刘奕君黄文君
- 关键词:七氟醚异丙酚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
- 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全麻诱导期依托咪酯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预处理对预防全身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注射痛及肌阵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各30例。D组术前30 min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1);N组术前30 min鼻内滴入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麻醉诱导时每组均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1。记录两组预给药前(T0)、给依托咪酯前(T1)及给依托咪酯后1 min(T2)、2 min(T3)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采用词语等级评分法(VRS)评估依托咪酯注射痛;观察并记录静注依托咪酯后2 min内肌阵挛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D组HR、MAP在T1、T2、T3明显降低(P均<0.05),N组T2、T3明显降低(P均<0.05);D组HR在T1、T2、T3较N组降低(P均<0.05)。D组MAP、SPO2在T1、T2、T3时点较N组稍降低(P均﹥0.05);D组肌阵挛各级发生率均较N组降低(P均<0.05);与N组比较,D组依托咪酯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鼻内滴注,能有效减轻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注射痛,还可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所致肌阵挛的发生,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环境。
- 陈金仙顾晓霞蔡树云刘奕君杨引
- 关键词:依托咪酯肌阵挛注射痛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n=22);右美托咪定(0.5μg/kg)+丙泊酚组(n=25例);右美托咪定(1.0μg/kg)+丙泊酚组(n=28例),比较三组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与丙泊酚组相比,右美托咪定(0.5μg/kg)+丙泊酚组术后MMSE评分及PDCD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右美托咪定(1.0μg/kg)+丙泊酚组术后MMSE评分恢复较快,POCD发生率较低。结论右美托咪定(1.0μg/kg)与丙泊酚联用能明显加快老年患者术后精神状态恢复,且POCD发生率低。
- 刘奕君莫桂熙莫坚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术后认知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脊髓损伤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脊髓损伤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对照组,12只),SCI+生理盐水组(损伤组,12只),SCI+依达拉奉A组(治疗组A,12只),SCI+依达拉奉B组(治疗组B,12只),SCI+依达拉奉C组(治疗组C,12只)。对照组大鼠仅做椎板切除术,损伤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治疗组按2mg/kg、3mg/kg和4mg/kg的剂量将依达拉奉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每隔12h腹腔注射1次,给药时间为30min,共14d。对照组和损伤组采用同样方式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结果: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组C的PPARγ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损伤组明显增多(P<0.05),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组C的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且随剂量增加上调能力增加,可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周围细胞凋亡,显著促进细胞代谢,从而保护脊髓,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及药物筛选提供新方向、新靶标。
- 袁浩雄刘奕君钟传弟曹殿清张良清莫桂熙
- 关键词:依达拉奉过氧化物酶大鼠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