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奇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高压汽水两相流孔板测量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一个计算两相流孔板压降的公式,可以方便地应用于高压汽水两相流流量和干度的单参数测量。公式计算结果与我校高压汽水试验回路上得到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试验压力为5.9~13.7MPa。
- 刘尧奇陈听宽陈学俊
- 600MW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水冷壁水动力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本文阐述了在西安交通大学高压汽水试验回路上进行的螺旋管圈水冷壁倾斜管中水动力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试验参数为P=2~14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2·s,入口过冷度△t_(sub)=20~120℃,热负荷0~650kW/m^2,管径φ20×2mm,螺旋升角α=14°。在上述参数范围内,研究了压力、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热负荷及热负荷分布、进口和出口节流、可压缩容积对螺旋管圈水动力不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螺旋管圈中存在压力降型、密度波型和热力型脉动。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到了计算压力降型和密度波型脉动起始边界的无因次方程组。对实际的原型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稳定的边界值,为600MW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水冷壁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陈听宽田永生毕勤成罗毓珊刘尧奇戚光泽朱国桢熊兵周一工张翔
- 关键词:锅炉二相流
- 高压汽水两相流孔板测量的研究
- 刘尧奇陈听宽陈学俊
- 关键词:两相混合物二相流动测量方法孔板流量计气体-液体流动
- 垂直管内汽水两相下降流动和上升流动时的沸腾传热特性被引量:2
- 1994年
- 对垂直管内汽水两相下降流动和上升流动时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推导得到了两种流动情况下的汽泡脱离半径,分析讨论了液膜厚度及流速,从而对试验结果作出了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临界压力以下,上升流的传热恶化比下降流严重;在超临界压力下,上升流传热特性好于下降流.
- 刘尧奇陈听宽陈学俊
- 关键词:二相流动传热
- 一种新的汽液两相流含汽率模型
- 提出一种新的二维二速度汽液相两流含汽率模型。同时考虑了两相间的滑移及含汽率和流速沿汽通截面的分布规律。分别对绝热流动和沸腾流动两种情况推导出了截面含汽率与容积含汽率之间的关系式。并建立了汽液相速度及含汽率沿截面分布的分布...
- 刘尧奇陈听宽
- 关键词:气体-液体流动管道运输数学模型热力学平衡
- 风室隔板结构及配风特性的试验研究
- 对装有上导流型、上直型及下直型均流隔板的几种风室,分别在四种不同的配风工况下实测了沿炉排宽度方向配风的不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下直型均流隔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结构,文中给出了对其结构尺寸的建议,可供生产实际中试用。对于上均...
- 刘尧奇徐通模惠世恩
- 关键词:隔板风室
-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竖直管内沸腾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阐述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φ18×3不锈钢管内竖直下降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参数为:压力 p=17.2—22.6 MPa,质量流速 G=800—2000kg/m^2·s,外壁热负荷q_0=220-460kW/m^2。实验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竖直下降管内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随压力提高得到改善;而在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特性比近临界压力区的差。
- 陈听宽刘尧奇陈学俊
- 关键词:传热亚临界压力二相流动
- 垂直下降管內汽水两相流截面含汽率被引量:1
- 1991年
- 在3MPa压力下对垂直下降管内绝热汽水两相流截面含汽率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含汽率区,截面含汽率大于容积含汽率;在高含汽率区,截面含汽率小于容积含汽率。本文建立的模型能与试验数据较好吻合。
- 陈学俊刘尧奇陈听宽
- 关键词:汽水两相流截面
- 用锐边孔板对气(汽)液两相流进行测量的发展与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综述国内外有关用锐边孔板测量气(汽)液两相流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并介绍本文作者等用锐边孔板对高压汽一水两相流进行测量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工作。
- 刘尧奇陈听宽陈学俊
- 关键词:两相流孔板
- 垂直下降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动及沸腾传热特性
- 刘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