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脱除牡蛎中有史以来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
- 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Could)是我国沿海主要的贝类养殖品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广泛影响公共健康和安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经...
- 刘晓丽
-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
- 文献传递
- 复合对虾保鲜剂配方的优化研究
-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酶降解法制成水溶性壳聚糖,以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植酸、抗坏血酸进行正交设计对对虾进行保鲜,测定TVB-N、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以及对其感官品质及质构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正交处理所筛选的复合保鲜剂的最...
- 邓宝华王勋解万翠杨锡洪刘晓丽
- 关键词:对虾保鲜剂壳聚糖
- 文献传递
- 空心菜9份种质萌发期耐盐性筛选及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选取9个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种质,用0、50、100、150、200 mmol·L^(–1) NaCl溶液对其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11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空心菜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对部分空心菜品种萌发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盐处理对9个品种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成分分析将11个耐盐相关指标分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509%;结合聚类分析,将9份空心菜种质耐盐性分为4种类型,三叉空心菜属于高耐盐品种,泰国空心菜和白俊柳空心菜(611)属于中等耐盐品种,揭阳种白骨柳叶空心菜、港种特白骨大叶空心菜(228)和台湾竹叶空心菜属于弱耐盐品种,白柳叶空心菜(8012)、青梗柳叶空心菜和泰美柳叶青梗空心菜属于盐敏感品种。
- 黄晓龙欧成川刘晓丽黎秋芬李真琴李思彤王俊宁
- 关键词:空心菜芽期耐盐鉴定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脱除牡蛎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
- 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Could)是我国沿海主要的贝类养殖品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广泛影响公共健康和安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
- 刘晓丽
- 关键词:近江牡蛎麻痹性贝类毒素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微球
- 文献传递
-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吸附贝类毒素的使用方法
- 一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吸附贝类毒素的使用方法,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溶于一定浓度的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将得到壳聚糖-乙酸粘稠溶液,呈珠状滴入碱性分散剂中,使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使壳聚糖溶液在分散剂中形成...
- 杨锡洪解万翠章超桦秦小明刘晓丽
- 文献传递
- 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培养及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提取和检测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研究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PSP)的来源和检测,对实验室分离培养的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链状亚历山大藻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接种对数生长期藻细胞,培养8d内就能达到最高细胞密度(2.4×104cells/mL)左右,再以0.05mol/L的醋酸超声波破碎藻细胞提取粗毒素,结合小白鼠生物检测法,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本株藻主要含有C1/2、GTX4、GTX5和NEO,浓度分别为GTX5(0.8275)>GTX4(0.3392)>C2(0.2526)>NEO(0.1266)>C1(0.0455)(单位:μmol/L),毒素粗提液经过Sephadex-G15凝胶层析柱处理,用小白鼠生物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联合检测定位,收集到纯度较高的PSP,本论文工作为将来贝类毒素的研究提供资料。
- 刘晓丽章超桦解万翠杨锡洪秦小明
- 关键词:链状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
- 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培养及麻痹性贝类毒素的HPLC检测
- 通过实验室培养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PSP)链状亚历山藻(Alexandriumcatenella),在了解其生长周期的基础上,对其所产毒素进行了检测...
- 刘晓丽杨锡洪
- 关键词:链状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 文献传递
- 马氏珠母贝外套膜不同区域差异矿化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本文以马氏珠母贝全基因组测序和外套膜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从外套膜的边缘膜(MO)区和中央膜(MC)区分别筛选出差异高表达的特异性功能基因,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序列全长,同时对候选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结构特征性分析来...
- 刘晓丽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外套膜贝壳珍珠层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SPME-GC-MS分析近江牡蛎酶解液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26
- 2010年
- 为得到风味良好的牡蛎酶解液,将新鲜的近江牡蛎肉经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牡蛎肉原料和酶解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探讨酶解对牡蛎风味的影响。经NIST98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3个样品分别检出57、60、62种成分,主要有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含硫化合物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牡蛎及其酶解液的特征气味;其中牡蛎肉含有较多的酮类化合物,而酶解后则含有较多的醛类和脂类化合物,3个样品中均检出了较多的醇类化合物,归一化含量分别高达40.24%、41.20%和43.28%,中性蛋白酶制备的酶解液比木瓜蛋白酶制备的酶解液风味更加柔和。结果表明:酶解反应能够保持并改善牡蛎的风味,所制备的酶解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刘晓丽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
- 关键词:近江牡蛎酶解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风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