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济洲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前列腺
  • 2篇下尿路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淀粉样变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栓
  • 1篇动脉血栓形成
  • 1篇血量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小板
  • 1篇药物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直肠
  • 1篇影像尿动力学
  • 1篇增生
  • 1篇诊疗

机构

  • 5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作者

  • 7篇史济洲
  • 6篇郭和清
  • 5篇周高标
  • 4篇严景民
  • 2篇辛海贝
  • 2篇刘红明
  • 2篇邢继章
  • 2篇郑杰
  • 2篇孙斌
  • 2篇潘广新
  • 1篇穆大为
  • 1篇谷现恩
  • 1篇姚志勇
  • 1篇洪泉
  • 1篇刘永胜
  • 1篇李贤初
  • 1篇李迪
  • 1篇汪泽厚

传媒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下尿路淀粉样变疾病的研究现状
2012年
淀粉样变疾病是一种淀粉样变纤维沉积于细胞间所导致的疾病。1854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首先引用植物学中的“amyloid”来命名他发现的沉积在细胞外、能与碘和硫酸双重反应的物质。下尿路淀粉样变疾病因无特异临床表现和简便的诊断方法,因此目前对其了解较少。近年有人认为其实际发生率远高于临床观察到的发生率,且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发展终点。现结合相关文献将下尿路淀粉样变病的发病机制、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辛海贝郭和清严景民周高标刘红明史济洲郑杰
关键词:淀粉样变病下尿路疾病病理学家
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手术653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6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3例中,650例成功行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平均(6±1)min,术中无出血,带环期间无出血、血肿形成、切口裂开、感染、商环脱落等;3例手术失败,改行传统包皮环切术。行商环包皮环切术者术后7—10d取环,648例伤口甲级愈合,2例伤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9—24个月,包皮外形美观,切缘整齐光滑,可见线状环行瘢痕,无狭窄环行成。结论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方式标准化、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无出血、痛苦小、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是包皮环切术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严景民郭和清刘永胜潘广新邢继章周高标姚志勇李迪史济洲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中国商环
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出血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11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前停服阿司匹林是否≥10天,分为阿司匹林组(31例)和对照组(84例)。使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术中和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输血量、膀胱冲洗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切除组织重量和手术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和输血量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停用阿司匹林<10天不增加术中出血量、术中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输血量.增加术后出血量、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膀胱冲洗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建议TURP术前至少10天停服阿司匹林。
郭和清史济洲严景民周高标孙斌穆大为邢继章
关键词:阿司匹林出血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疗被引量:15
2012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可引起下尿路症状、尿潴留甚至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史济洲谷现恩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下尿路症状肾功能损害良性疾病老年男性
乙状结肠直肠储尿囊影像尿动力学及上尿路功能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乙状结肠直肠储尿囊压力一容积变化及尿流率和上尿路功能。方法2007—2011年,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乙状结肠直肠储尿囊术(Mainz pouch II)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0例。输尿管植入≥30cm去管化乙状结肠后壁。术前行结肠镜检查并测定肛门括约肌张力,术后3~6个月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和尿流率测定,IVU检查评价上尿路功能。结果乙状结肠A肠储尿囊平均容量360ml(270~532m1)时未产生反流。术后3~6个月,乙状结肠直肠压力平均为26cmH2O,肛门括约肌张力维持90emH2O。上尿路及肾功能保护良好。腹压排尿方式下平均Qmax为30ml/s,平均尿流率为8ml/s。术后最初2个月内有轻度尿失禁,第3个月开始逐渐达到控尿,夜尿次数1~4次。发生代谢性酸中毒1例,口服碳酸氢钠片及氯化钾缓释片后治愈。结论乙状结肠直肠储尿囊能够达到高容、低压,且无上尿路及降结肠反流;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低;是一种能够保证良好上尿路功能和高生活质量的尿流改道方法。
严景民孙斌郭和清李贤初洪泉潘广新史济洲周高标汪泽厚
关键词:影像尿动力学尿失禁
TURP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临床对策
2010年
抗血小板药物对凝血机制有显著影响,泌尿外科医生为了降低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风险,要求TURP患者术前停用该类药物.但是,停药后患者同时面临动脉血栓形成及其相关致命性并发症等严重危险.
史济洲郭和清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围手术期TURP动脉血栓形成凝血机制
宫内节育器穿入膀胱并结石形成1例
2011年
宫内节育器穿入膀胱并结石临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辛海贝郭和清周高标刘红明史济洲郑杰
关键词:节育器膀胱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