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 作品数:16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沙利度胺对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 6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ⅢB~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35例,接受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含铂方案治疗;单化组31例,接受第三代含铂方案化疗。并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45.7%,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7.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14d;单化组有效率38.7%,临床受益率58.1%,中位TTP为89d,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受益率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但联合组略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治疗2周期后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下降(P=0.000),两组PR、SD的病人治疗后VEGF浓度均下降明显,而PD的病人治疗前后VEGF浓度无明显变化。经沙利度胺干预后患者血清VEGF浓度的下降与单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沙利度胺与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联合应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但未观察到沙利度胺干预能使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下降。 于起涛 宋向群 梁丹 王惠临 曾爱屏 周达 何剑波 周韶璋关键词:沙利度胺 晚期NSCLC VEGF 化疗对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肝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03年 曾爱屏 于起涛 韦劲松 李志革 宋向群 吴英德 周达关键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化学治疗 CHOP方案 草酸铂联合化疗方案结合中医择时用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汤择时用药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药择时用药+时辰化疗)和对照组(中药非择时用药+常规化疗)。观察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稳定率分别为70.0%、53.3%(P〈0.05);不良反应变化比较,骨髓抑制: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3.3%、60.0%;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6.7%、73.3%;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6.7%、36.7%;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13.3%、43.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胃汤择时用药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韦劲松 黄智芬 曾爱屏 宋向群 于起涛 周达 何剑波关键词:草酸铂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直肠癌 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化疗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患者耐受性,以及化疗前后沙利度胺对血清中VEGF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对6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5例,接受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含铂方案治疗;单化组31例,接受第三代含铂方案化疗。并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45.7%,临床受益率(CR+PR+SD)77.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14d;单化组有效率38.7%,临床受益率58.1%,中位TTP为89d。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临床受益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5);联合组TTP高于单化组(P=0.033);两组治疗2周期后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下降(P=0.000),但是沙利度胺干预后患者血清VEGF浓度的下降与单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13);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恶心/呕吐、乏力、便秘等,联合组Ⅰ~Ⅱ级乏力、便秘及外周神经炎发生率高于单化组(P=0.000)。结论沙利度胺与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联合,可能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收益率,但未观察到沙利度胺干预能使血清VEGF浓度明显下降。 宋向群 梁丹 于起涛 曾爱屏 周达 何剑波 王惠临关键词:沙利度胺 晚期NSCLC VEG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5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LBCL组织中CD68、CD16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TAMs浸润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在公共数据库GSE31312、GSE10846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验证;利用ssGSEA方法探讨TAMs中M2型影响预后的潜在免疫生物学机制。结果95例DLBCL患者中,CD68^(+)TAMs低表达50例(52.6%),高表达45例(47.4%);CD163^(+)TAMs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34例(35.8%)和61例(64.2%)。CD68^(+)TAMs浸润水平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AnnArbor分期、骨髓受侵相关(均P<0.05),而CD163^(+)TAMs浸润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LBCL组织中CD68^(+)TAMs、CD163^(+)TAMs高浸润与患者较短生存时间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LBCL组织中CD163^(+)TAMs高浸润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5,95%CI:1.126~6.455,P=0.026)。ssGSEA富集分析有6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路、MHCⅠ类抗原呈递信号通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Treg分化信号通路、TCR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M2型TAMs低浸润组显著富集(均P<0.05,FDR<0.25)。结论DLBCL组织中CD163^(+)TAMs高浸润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影响患者预后。 罗燕珍 周达 陈思静 廖成成 王明月 谭晓虹 柯晴 岑洪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预后 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清Her-2/neu的浓度,并与组织Her-2/neu表达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对化疗疗效、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er-2/neu浓度与肿瘤组织中Her-2/neu表达有一致性(P<0.001)。治疗前血清Her-2/neu水平与化疗疗效无关(P>0.05)。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从治疗前平均33.97ng/ml降低至化疗后22.11ng/ml,明显与患者化疗的反应率相关(P<0.001)。结论晚期乳癌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清Her-2/neu浓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化疗疗效的指标。 宋向群 周建红 于起涛 曾爱屏 周达 何剑波关键词:血清HER-2/NEU 晚期乳腺癌 化疗疗效 Herceptin联合化疗对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初步观察15例接受Herceptin联合Vinorelbine(NVB)等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Herceptin初始剂量为4mg/kg,以后每周1次,剂量为2mg/kg,至少6周。NVB25mg/m^2,iv,d1,5;DDP20mg/m^2,d1~3,静脉点滴;5-Fu 1.0/d持续静脉点滴6~12h,d1~3。每21d为1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73%(9/15),其中CR6例(40.0%).PR5例(33%)。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中位TTP未达到。主要毒性为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及继发性发热;未观察到明显心脏毒性。结论Herceptin联合化疗作为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方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李志革 宋向群 于起涛 曾爱屏 周达 何剑波 王惠临关键词:乳腺肿瘤 达雷妥尤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治疗伴继发性髓外病变多发性骨髓瘤:单中心临床经验 2024年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继发性髓外病变患者达雷妥尤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继发性髓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三线治疗仍疾病进展,然后采用达雷妥尤单抗和苯达莫司汀联合治疗。分别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标准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5.0版评估其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12例患者纳入分析,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微小缓解2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3例,总缓解率为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所有患者均出现血液学毒性,其中4例为Ⅲ~Ⅳ级;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肺炎;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达雷妥尤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在治疗复发/难治性伴继发性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中显示出有效性,且毒性作用可控,值得在更大规模的患者群体中进一步验证。 周达 王明月 李喆 柯晴 岑洪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草酸铂联合方案时辰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采用草酸铂(L-OHP)联合方案[草酸铂+5-氟脲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CF)]以时辰化疗法治疗晚期胃癌,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L-OHP联合方案采用时辰化疗法(chrono—chemotherapy)给药,即L-OHP25/m^2·d^-1,持续静滴12h(从10:00至22:00,其中75%的剂量于15:00~17:00内滴入),第1~4天;5-Fu700mg/m^2·d^-1,持续静滴12h(从22:00至次日10:00,其中75%的剂量于3:00~5:00内滴入),第1~4天;CF300mg/d,持续静滴12h(从22:00至次日10:00,CF与5-Fu从Y型管同时输注),第1~4天。每3周重复。结果:39例姑息化疗,总有效率58.9%;3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7例进展。在共120个周期的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毒性、外周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但均以Ⅰ~Ⅱ度为主,Ⅲ度毒副反应:呕吐3例次,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3例次。未出现Ⅳ度毒副反应。中位缓解时间为4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4.5个月,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毒副反应轻。结论:时辰化疗疗效满意,毒副反应轻,病人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韦劲松 曾爱屏 宋向群 于起涛 周达 何剑波 王惠临 宁瑞玲关键词:L-OHP 5-FU CF 时辰化疗 Herceptin联合化疗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观察接受赫赛汀(Herceptin)联合异长春花碱(Vinorelbine,NVB)等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例予赫赛汀(Herceptin)的初始剂量为4mg/kg,以后每周1次,剂量为2mg/kg,至少6周。异长春花碱(NVB)25mg/m2,静脉点滴15min,d1,5;顺铂(DDP)20mg/m2,d1~3,静脉点滴;5-氟尿嘧啶(5-Fu)1.0g/d持续静脉点滴6~12h,d1~3。每21d为1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70%(14/20),其中CR6例(30.0%),PR8例(40%)。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主要毒性为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及继发性发热;仅1例观察到II度心脏毒性。结论Herceptin联合化疗作为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方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韦劲松 李志革 宋向群 于起涛 曾爱屏 周达 何剑波 王惠临 宁瑞玲关键词:乳腺肿瘤 HERCEPTIN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