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丹

作品数:1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代文
  • 4篇诗歌
  • 3篇文学
  • 3篇文学课
  • 3篇教学
  • 3篇古代文学
  • 3篇古代文学课
  • 2篇生命
  • 2篇诗歌教学
  • 2篇思维
  • 2篇思维探索
  • 2篇毛滂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地区
  • 2篇民族地区高师
  • 2篇教学形象
  • 2篇教育
  • 1篇侗语
  • 1篇对韵
  • 1篇意象

机构

  • 12篇凯里学院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宋丹
  • 2篇潘冬
  • 2篇廖雨
  • 1篇王姗
  • 1篇余芳

传媒

  • 6篇凯里学院学报
  • 3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忘忧清乐在枰棋——论围棋与古代文人的生活
2015年
围棋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围棋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围棋是文人生活的伴侣、友谊的纽带、精神的寄托,许多文人留下了大量咏棋诗。由这些咏棋诗可知,他们往往在黑白天地里缓释压力、寻找快乐、体悟生活。
宋丹段辛安
关键词:围棋古代文人
化悲为美——论中国古典戏曲对悲剧的超越及其原因
2017年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典戏曲中没有真正的悲剧,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古典戏曲中没有悲剧的因素。中国古典戏曲多以惩恶扬善、大团圆等形式对悲剧进行超越,在充分展现悲剧因素的同时,又试图去超越悲剧、化悲为美。这主要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时代的因素决定的。
宋丹王姗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曲悲剧
民族地区高师古文教学形象思维探索(二)——以诗歌教学为例
2015年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古文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古代文学课教师在讲解作品时,应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角度入手,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害怕的古文变为有情的生命和亲切的文字。一、还原生命:换位思维进入情境,人生多角色尝试作品说到底毕竟是作家生命的轨迹,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因此在读作品的时候,可通过换位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用生命体悟生命,用一颗心去感受一颗心。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阅历也是有限的。
宋丹潘冬廖雨
关键词:民族地区诗歌教学古代文学课王禹偁思维探索
清茶、美酒与《离骚》——试论毛滂诗歌的人文意象
2010年
毛滂是北宋中后期一位诗、词、文俱善的知名文人。毛滂的诗歌常出现茶、酒、诗等人文意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人日常生活雅化的趋势。而这些雅致的人文意象同其诗歌中清淡雅洁的自然意象相互辉映,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毛滂诗歌清美的风格。
宋丹
关键词:毛滂诗歌人文意象清茶美酒《离骚》
清美与豪放——试论毛滂的诗风及其成因
2007年
由于种种原因,毛滂在过去鲜为大众所知。随着宋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毛滂的词日益受到关注。除此之外,他的诗也是有成就的,事实上毛滂的诗在当时即受到苏轼的赞赏,而清代四库馆臣对其诗也有很高的评价。其诗总的来说体现了清美与豪放的风格,这两种风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深层成因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坎坷的遭遇分不开,如果说清美风格的形成同超越卑俗有关的话,那么豪放风格的形成则同宣泄苦闷有关。
宋丹
关键词:毛滂诗风清美豪放
论孙应鳌咏花诗的生命情调
2018年
孙应鳌虽以理学名世,但其文学成就颇高,他是第一位入选全国性诗集的贵州诗人。他虽有过短暂辉煌的政治生涯,但内心存在仕与隐的矛盾,这些矛盾呈现在诗歌中,多以比兴的手法来表现。诗人常以梅、松、竹、菊、桃等花木意象自励,在对花的咏叹中,其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得到沉淀,更多地表现为诗人或高昂、或低徊的生命情调。
宋丹
关键词:孙应鳌咏花诗生命情调
蒙学经典诗化教育探索——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为例
2020年
蒙学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首要环节,而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蒙学经典。在众多蒙学经典中,《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因其音韵和谐、语言句式丰富、意境优美而广为流传,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力。二书作为清代儿童学习写诗作对的蒙学课本,无论是从音韵、对仗、词汇等方面的训练,还是从培养诵读习惯、拓展思维、陶冶心灵上来说,都不失为儿童甚至成人的优秀读物。
宋丹余芳胡平
关键词:蒙学经典诗化教育
民族地区高师古文教学形象思维探索(一)
2015年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都来源于本地,很多学生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如笔者所在的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少数民族在校生为782人,占人文学院学生人数的67.7%。由于教育条件有限等原因,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还用本民族语(如苗语、侗语等)进行日常交流,到中学阶段才开始逐渐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进行交流。所以他们的汉语基础相对较弱。
宋丹廖雨潘冬
关键词:民族地区汉语基础侗语思维探索苏词
白雪红梅 浓淡相宜——论《红楼梦》雪梅图兼薛宝琴、邢岫烟形象
2019年
《红楼梦》中最美的雪景主要集中在第四十九回和第五十回。在这两回中,作者除描写大观园众姊妹外,又宕开一笔,写薛宝琴、邢岫烟等姊妹的到来,为诗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读者描绘出几幅或简或繁、极富意趣的雪梅图。而宝琴、岫烟二人皆为红楼过客,她们仿佛梅花一般形神俱美,有着迥异于“十二钗”的人生经历。曹雪芹在对她们的描绘中,体现出对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宋丹
论唐传奇与梦——以《南柯太守传》为例
2015年
唐传奇中不乏写梦的作品,但在写梦题材的作品中,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把人的一生浓缩到梦里,不但写梦、论梦,还寻梦,使得梦与现实交相辉映,耐人寻味。
宋丹
关键词:唐传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