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屹

作品数:44 被引量:15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手术
  • 20篇心脏
  • 20篇微创
  • 14篇动脉
  • 12篇外科
  • 11篇外科手术
  • 10篇直视
  • 9篇心脏外科
  • 9篇心脏外科手
  • 9篇心脏外科手术
  • 8篇心病
  • 8篇主动脉
  • 7篇直视微创
  • 7篇切口
  • 7篇缺损
  • 6篇动脉瓣
  • 6篇置换术
  • 6篇主动脉瓣
  • 6篇小切口
  • 6篇疗效

机构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徐屹
  • 38篇李平
  • 38篇尤斌
  • 37篇刘硕
  • 36篇许李力
  • 29篇高峰
  • 20篇李光
  • 8篇陈长城
  • 4篇于建波
  • 4篇屈正
  • 4篇曲政
  • 3篇孙衍庆
  • 3篇张纯
  • 2篇刘东
  • 2篇张兆光
  • 2篇穆军升
  • 2篇叶建光
  • 2篇宋伟
  • 2篇马临安
  • 2篇杨传瑞

传媒

  • 1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0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 1篇第四届五洲国...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 2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2000年
屈正张兆光孙衍庆白树功卿恩明王金城王义军张纯马临安于建波叶建光徐屹
关键词:冠心病TMLR
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的经验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讨论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及建立量化学习曲线并减少学习所需例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患者217例,其中包括瓣膜病145例(66.8%),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1例(32.7%),外伤1例(0.5%)。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均为经股动静脉及右侧颈静脉插管,食道超声术中引导并调整插管位置至上下腔静脉开口处。双腔气管插管。经右侧胸骨第3或4肋间经胸腔入路,左侧肺单侧呼吸情况下,以Chitwood钳经胸阻断升主动脉的情况下,升主动脉根部灌注晶体或HTK停跳液,心脏停跳行心脏手术,或者不灌注停跳液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股动静脉置管,6-0prolene线缝合股动脉重建通路,股静脉荷包打结止血,颈静脉压迫止血。结果:此种体外循环建立方式较之常规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有很大不同,有操作例数经验的学习曲线,体外循环建立和撤销时间在经过50例左右的操作经验后,可以安全快速的完成。结论:在跨越学习曲线后,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是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手术技术。
许李力尤斌高峰李平徐屹刘硕李光
关键词: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
微创直视手术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附52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初步评价微创直视心脏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4月~ 2012年12月,单组共完成微创直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2例.建立闭式体外循环,做右胸前外侧切口3 ~~5 cm,经肋间入胸腔,剪开心包,进入心腔完成畸形矫治.实施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9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5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PECD)矫治术2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2例,二次二尖瓣置换术(redo-MVR)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例,二尖瓣成形术(MVP)1例.同期手术包括三尖瓣成形术(TVP)5例,射频消融术2例,肺动脉瓣狭窄(PS)球囊扩张术1例,MVR术1例.结果 手术均在闭式体外循环下完成,无转为传统胸正中切口开胸手术.手术时间(3.7±0.8)h.体外循环时间36 ~209 min,(76.9±31.3)min.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25例;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27例,主动脉阻断时间13 ~ 138 min,(57.6±18.2)min,术后自动复跳23例.气管插管时间3~30 h,(10.9±4.0) h;ICU时间9~41 h,(16.7±4.4)h;术后住院时间3~14d,(5.4±4.1)d;切口长度3~5 cm,(4.5±0.6)cm;术后第1天引流量(349.5±294.2)ml;34例(65.4%)未输血.无围术期及出院后死亡,无二次开胸探查止血和切口感染.出院时心功能Ⅰ级45例,Ⅱ级6例,Ⅲ级1例.25例随访时间1 ~ 24月,(7.0±4.5)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 微创直视手术在成人先心病应用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适用范围相对广泛,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无胸骨感染并发症等特点.
李平尤斌高峰徐屹许李力刘硕李光
关键词: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性有效性
右胸前外小切口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右胸前外小切口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175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传统体外循环(CPB)直视修补术治疗为对照组80例,右胸前外小切口封堵术治疗为观察组9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心脏重构指标[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LAd)、LVDd]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切口长度、胸腔引流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NYHA分级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RAd、RVd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LVDd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均<0.05),而LA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RAd、RVd、LAD、LVDd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右胸前外小切口封堵术可明显改善ASD患者心功能,疗效理想,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曲政尤斌李平徐屹许李力刘硕李光张竞为
关键词:右胸切口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心功能微创
16例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临床研究报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手术效果,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16例患者封堵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6岁~78岁,平均年龄(66.94±7.73)岁;房间隔缺损直径6mm^33mm,平均直径(18.90±12.17)mm,肺动脉压37mmhg^42mmhg;16例患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并痊愈出院,并发症4例(25.00%);手术过程平均耗时(44.69±1.99)min,术中平均用时18min;男、女性患者手术过程平均耗时无差别(t0.05=2.145,t0.01=2.977,t0.001=4.140,T=1.0019,P>0.05)。结论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患者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方式。
徐屹尤斌高峰李平许李力刘硕
关键词:冠心病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27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临床分析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防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自2001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共实施二尖瓣人工瓣替换术7 495例,其间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27例。其中早期破裂6例,延迟破裂21例。同期行主动脉人工瓣替换8例,三尖瓣成形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10例。结果:左心室后壁破裂发生率为0.36%,体外循环下修补与非体外循环下修补相比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8/16,50%vs.1/11,9.1%,P=0.042)。1例早期破裂患者在体外循环下经心室内修补存活,26例患者院内死亡。全组病死率96.3%。18例死亡原因为修补失败,8例患者死于其它并发症。结论:左心室后壁破裂是高致死性并发症,治疗难度大,效果差,应针对导致该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主动预防措施,科学显露二尖瓣、保留二尖瓣后叶及腱索行之有效。体外循环下经左心室内部修补的方法有一定优势。
陈长城徐屹李平徐李力刘硕高峰尤斌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左心室破裂
采用系列微创手术器械经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62例经验
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仍是目前心脏外科治疗室缺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本院采用系列微创手术器械经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62例的经验和体会。
杨传瑞伯平曹向荣徐屹白涛黄信声黄国辉宋伟穆军升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室间隔缺损修补微创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多瓣膜病变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多瓣膜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3月,不劈开胸骨,不横断肋骨,完成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多瓣膜手术10例。通过右侧第3肋间5~6 cm横行切口(距胸骨右缘3 cm),腋中线第5肋间1 cm切口,腋中线第3肋间1.5 cm切口,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主动脉阻断完成手术。结果 10例均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同期完成三尖瓣成形术3例,射频消融术1例。体外循环时间159~291 min,(194.0±4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6~192 min,(151.3±22.5)min。气管插管时间7~90 h,(22.7±25.4)h;监护室时间8~138 h,(30.1±40.6)h;术后住院时间5~13 d,(7.5±2.4)d。5例输血,2~6 U,(3.6±1.7)U。无围术期死亡。10例随访3~21个月,(9.1±6.9)月,心功能均为Ⅰ级,均无瓣周漏及心动过缓发生。结论保持胸廓完整性的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多瓣膜手术可行、安全。
尤斌高峰李平徐屹许李力刘硕李光
13例直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总结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初步总结直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临床体会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1日至2011年11月22日,单组完成MIDCAB 1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7.4±13.6)岁,范围34~77岁;平均体质量(68.1±8.3)kg;心胸比0.49±0.04;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瓣置换术(MVR),机械瓣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12例。结果:本组病例围术期及出院后死亡为零;平均手术时间为(4.0±1.0)h,3~5.5 h;气管插管时间平均(12.1±4.8)h,3.5~19 h;ICU时间平均(15.7±3.5)h,7~20 h;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平均(378.5±187.8)mL,未输血患者:13例(100%);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7±2.0)d,5~10 d;切口长度平均(7.5±1.4)cm,6~10.0 cm;出院时心功能1级3例、2级10例。结论:直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出血和输血少,无胸骨感染、并发症和病死率低等优点。
李平尤斌高峰徐屹许李力刘硕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
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气囊漂浮导管对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心血管功能监测的方法和结果。方法观察22例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插入气囊漂浮导管同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对病情判断及治疗进行整体效果的评估,同时选用重度冠心病18人进行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搭桥并进行监测。结果该组22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术后心指数基本正常,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二次开胸止血等严重并发症没有发生。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漂浮导管在重度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的心血管功能监测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应该推广应用。
徐屹尤斌高峰李平许李力刘硕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