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微观史的“大关怀”——王笛教授学术访谈
- 2024年
- 历史研究学者王笛教授与文学研究学者张中良教授,在微观史、日常生活史、民国文学以及抗战文学研究等领域均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且成果丰硕,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独特思考和治学方法皆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关怀,呈现出文史研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本期“文史对话”刊发两位学者的访谈,或能为当前学界提供一些启示,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 王笛李俊杰
- 关键词:民国文学文化关怀学术造诣文史研究
- 中国当代地下诗歌语言研究(1949-1976年)
- 2013年
- 新诗语言在透明性与自足性之间滑动。1949-1976年中国"地上"诗歌与"地下"诗歌各自有其诗歌语言体系,其根本特征或是透明性,或是自足性。"文革"前与"文革"后程度有别、结构有别,体现了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公共空间、私人语言与诗性流变之轨迹规律,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诗性变化的成形。新诗语言的透明性与自足性自新诗以来滑动不止,不仅与政治空间有关,也与中国新诗的内在发展逻辑有关。滑向透明性一端可能造成明了化与功利化,这对诗性是一种伤害;滑向自足性一端,可能造成诗歌语言的朦胧与晦涩乃至私人化,造就诗美又隔阂诗美。
- 曹万生李俊杰
- 关键词:透明性地下诗歌自足性
- 中国当代地下诗歌形式研究(1949-1976)
- 中国当代地下诗歌在当下学术界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十年,多部学术专著与论文以地下诗歌为研究对象,进行思想的、艺术的批评。本文立足于诗歌本体论,对1949年到1976年之间的地下诗歌的形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主要围绕其...
- 李俊杰
- 关键词:地下诗歌透明性自足性语言特征
- 晚期马尔库塞美学视角下的“赛博朋克”艺术研究
- 本文从事的是运用美学理论对艺术进行观察分析的视角研究。具体说,是将赛博朋克艺术整体置于晚期马尔库塞美学的视角下,通过这一美学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研究、阐发赛博朋克艺术的批判性,并且依凭理论对艺术所揭露的现实问题进行阐述与解...
- 李俊杰
- 关键词:赛博朋克审美救赎
- 跨越式的地方路径和实践型的文化情怀:论王余杞与戏剧
- 2024年
- 四川自贡作家王余杞因小说创作闻名,迄今,我们可以在他的散文、小说、游记、诗歌和翻译,甚至交通报告中,想象他跋涉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版图上的步履。因家乡风物《自流井》书写得名而拥有巴蜀文化阐释可能的王余杞,还在平津地区求学和工作多年,也将其书写的笔触,伸向了汩汩流淌的海河,他的“地方”文化路径,超越了“家乡”的局限。
- 李俊杰
- 关键词:文化情怀实践型文化路径文化阐释文化版图跨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