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劲节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胰腺
  • 3篇血管
  • 3篇胰体
  • 3篇胰体尾
  • 3篇胰体尾切除
  • 3篇胰体尾切除术
  • 3篇脾脏
  • 3篇脾脏血管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保留脾
  • 3篇保留脾脏
  • 2篇胰腺炎
  • 2篇胃肿瘤
  • 2篇腺炎
  • 2篇结石
  • 2篇溃疡
  • 1篇胆道

机构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劲节
  • 9篇施红旗
  • 5篇张启瑜
  • 5篇何瀚
  • 4篇陈宗静
  • 4篇王磊
  • 2篇王明山
  • 1篇张小平
  • 1篇张涛
  • 1篇谢丽微
  • 1篇周蒙滔
  • 1篇金约朋
  • 1篇俞富祥
  • 1篇王宗敏
  • 1篇蓝升红
  • 1篇王繁
  • 1篇周丽萍
  • 1篇汪茂鸣
  • 1篇翟宏军
  • 1篇宋其同

传媒

  • 5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药学杂...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道积气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
施红旗李劲节张启瑜钟勇
结肠黑斑息肉综合征致套叠1例
2008年
王磊施红旗陈宗静李劲节
关键词:黑斑息肉综合征结肠套叠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检查病例资料
胆管结石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5例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进行胆汁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185份胆汁标本中共分离12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7.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1株,占73.39%,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5.48%、11.29%和8.87%;革兰阳性球菌33株占26.61%,主要菌株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5.32%、8.8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2.18%和92.86%、52.27%和21.43%;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肺炎克雷伯菌(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1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胆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谱出现了新的改变,临床对胆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何瀚翟宏军余正平李劲节
关键词:胆汁病原菌药敏
基于保证医疗安全 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
2009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妇产科临床教学在实践中遇到了越来越多新的矛盾和挑战。笔者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利用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安全医疗法规教育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在保证医疗安全下更好开展妇产科临床教学,保证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
王繁李劲节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中,仅6例术前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术前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4例,误诊为胆总管囊肿1例,误诊率为45.4%。行胰头部囊性肿瘤切除术2例,胰体尾部切除和脾切除术3例,囊性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3例,囊肿活检,囊腔内置管引流术1例。内引流术后并发胰性腹水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常规行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有效方法,避免误诊和积极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疗效。
施红旗宋其同陈宗静李劲节俞富祥何瀚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假性囊肿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和2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液纤维蛋白原(Fg)、Ⅷ因子促凝活性(FⅧ: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并以30例健康成人体检者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溃疡组Fg,FⅧ:c,vWF,AT-Ⅲ:a和D-D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AT-Ⅲ:a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Fg,FⅧ:c,vWF和D-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溃疡组比较,胃癌组的AT-Ⅲ:a差异无显著性(P>0.05),Fg,FⅧ:c,vWF和D-D均明显高于溃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术前比较,胃癌组除AT-Ⅲ:a外,Fg,FⅧ:c,vWF和D-D术后1W均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血液Fg,FⅧ:c,vWF和D-D明显升高,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癌栓,这可能与胃癌细胞的转移有关。
施红旗王明山张启瑜李劲节
关键词:胃肿瘤消化性溃疡血液凝固因子肿瘤转移
胃癌病人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对61例胃癌病人、2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及30例健康成人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病人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术后1周,胃癌病人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术后3月。胃癌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胃癌病人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存在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状态.
施红旗王明山李劲节张启瑜
关键词:病人胃癌人血浆术前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继发性
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病变行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6月收治的3例胰腺体尾部病变病人,施行保留脾脏与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中仔细解剖胰腺体尾部,显露脾动静脉,不离...
施红旗李劲节何瀚陈宗静王磊
胆道积气综合征的诊治经验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胆道积气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 2 7例胆道积气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2 7例均有右上腹痛 ,有的伴有腹胀、恶心、发热及黄疸等。其中 2 4例有胆道手术史 :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 11例 ,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 11例 ,胆囊切除、Oddi’s括约肌成形术 2例。B超和CT检查均显示肝胆管积气 ,胃肠钡餐造影检查 3例 ,均显示有钡剂自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逆流入胆总管内。非手术治疗 2 0例 ,手术治疗 7例。结论 :胆道积气综合征是由肠胆逆流和胆道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是胆道术后右上腹痛的一个常见原因。B超和CT是诊断本征的主要手段 ,防治肠胆逆流和控制胆道感染是治疗本征的关键。
施红旗李劲节张启瑜钟勇
关键词:胆道积气胆道感染
耐药相关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 (P gp)、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90例术前未使用过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的胃癌组织中的P gp、TOPOⅡ和GST π的表达。结果 :P gp、TOPOⅡ、GST 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 82 .2 %(74/ 90 )、78.9% (71/ 90 )、87.8% (79/ 90 ) ;P gp和GST π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 ,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TOPOⅡ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各耐药相关基因之间的共同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P gp和GST π的阳性表达可否作为胃癌病人的预后判断指标尚不能明确 ,TOPOⅡ阳性表达的高低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各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有利于指导化疗用药。
李劲节王宗敏谢丽微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多药耐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