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瀚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
-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病变行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6月收治的3例胰腺体尾部病变病人,施行保留脾脏与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中仔细解剖胰腺体尾部,显露脾动静脉,不离...
- 施红旗李劲节何瀚陈宗静王磊
- 胆管结石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5例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进行胆汁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185份胆汁标本中共分离12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7.0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1株,占73.39%,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5.48%、11.29%和8.87%;革兰阳性球菌33株占26.61%,主要菌株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5.32%、8.8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2.18%和92.86%、52.27%和21.43%;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肺炎克雷伯菌(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1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胆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谱出现了新的改变,临床对胆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 何瀚翟宏军余正平李劲节
- 关键词:胆汁病原菌药敏
- 肝癌热消融治疗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检测肝癌热消融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探讨其免疫增强的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s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Tregs比例分别为(3.66±0.42)%、(11.75±1.21)%、(5.74±0.65)%(F=12.64,P<0.01)。各组中淋巴细胞Foxp3的表达量分别为(0.331±0.051)、(0.762±0.104)、(0.446±0.052)(F=11.37,P<0.01)。结论下调Foxp3表达抑制CD4+T细胞向Tregs分化可能是热消融免疫增强作用的主要作用机制。
- 何瀚翟宏军朱椰凡
- 关键词:肝癌热消融治疗免疫增强
- 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病变行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6月间收治的3例胰腺体尾部病变患者,施行保留脾脏与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中仔细解剖胰腺体尾部,显露脾动静脉,不离断脾动静脉和胃短血管,不游离脾脏。术后在胰腺断面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并发胰瘘1例、并发创伤性胰腺炎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病变、尤其是儿童患者,本手术应作为首选的术式。
- 施红旗李劲节何瀚陈宗静王磊
- 关键词:胰腺疾病外科手术脾脏
- 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
-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病变行保留脾脏和脾脏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6月收治的3例胰腺体尾部病变病人,施行保留脾脏与脾脏血管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中仔细解剖胰腺体尾部,显露脾动静脉,...
- 施红旗李劲节何瀚陈伦宽王磊
- 文献传递
- 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被引量:1
- 2012年
- 胆源性腹痛是胆囊切除术后排除炎症、结石、狭窄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后由胆道和奥狄(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所致的右上腹痛,发生率为5%~14%,是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笔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4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何瀚翟宏军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右上腹痛胆舒胶囊胆源性
-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1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中,仅6例术前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术前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4例,误诊为胆总管囊肿1例,误诊率为45.4%。行胰头部囊性肿瘤切除术2例,胰体尾部切除和脾切除术3例,囊性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3例,囊肿活检,囊腔内置管引流术1例。内引流术后并发胰性腹水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常规行胰腺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有效方法,避免误诊和积极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疗效。
- 施红旗宋其同陈宗静李劲节俞富祥何瀚
-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假性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