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抗体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干燥综合征
  • 1篇单抗
  • 1篇电针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性疾病
  • 1篇炎症

机构

  • 13篇新乡市第一人...
  • 5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李坤
  • 9篇冯艳广
  • 9篇魏琴
  • 3篇王慧娟
  • 3篇王俊丽
  • 2篇崔小灿
  • 1篇孟凡涛
  • 1篇吴树君
  • 1篇牛慧芳
  • 1篇李学晋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白细胞抗原G 14pb插入/缺失多态性和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产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 14bp插入(+14bp)/缺失(-14bp)多态性与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符合条件的292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及257名健康体检者的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风湿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相比,HLAG 14bp插入/缺失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小RNA蛋白(snRNP)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患者与抗snRNP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阴性者比较,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nRNP抗体阳性组+14bp等位基因频率[P=0.001 5,OR=1.783,95%CI(1.245,2.553)]与+14bp/-14bp杂合子基因型频率[P=0.000 1,OR=2.311,95%CI(1.393,3.834)]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组-14bp等位基因频率[P=0.000 1,OR=2.315,95%CI(1.563,3.429)]和-14bp/-14bp纯合基因型频率[P=0.000 1,OR=2.884,95%CI(1.729,4.81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自身抗体的产生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影响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产生的易感遗传因素。
李长红魏琴李坤冯艳广黄云慧
关键词:HLA抗原多态性自身抗体风湿性疾病
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感染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5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6.8%、75.0%、67.9%、66.1%和62.5%,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7.1%),敏感性达87.5%。结论头孢哌酮是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较为理想的药物。
吴妮莉李学晋李坤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耐药率
抗Sm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抗体谱,探讨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2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A组(LN组,121例)和B组(非LN组,127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谱,分析抗Sm抗体与狼疮肾炎(LN)及SLE临床表现之间的的关系。结果:抗Sm抗体阳性组中血液系统受损、关节炎、皮疹、血清补体c3下降、狼疮肾炎的发生率均高于抗Sm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患者抗dsDNA抗体、抗rib-P抗体、抗S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联合检测中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 m抗体不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抗体之一,同时对SLE的临床表现和狼疮肾炎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长红魏琴李坤冯艳广魏思璐
关键词:抗SM抗体狼疮肾炎红斑狼疮
体外冲击波辅助依托考昔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辅助依托考昔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中期KOA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口服依托考昔治疗,60 mg/次、1次/d,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SW治疗,冲击频率6 Hz,治疗能流密度0.2 mJ/mm^2,单侧膝关节冲击4000次,每次治疗3~5 min,每周1次,共6次。治疗6周,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6周,采用WOMAC评分、Lequene-Mery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收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观察组纳入33例、对照组纳入34例。治疗6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为91.18%(31/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Lequene-Mer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WOMAC评分、Lequene-Mer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ESW辅助依托考昔能够明显改善早中期KOA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用依托考昔。
张玉飞李坤魏琴冯艳广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体外冲击波
痛风性关节炎伴周身多处溃烂1例
患者男性,51岁、离异,酗酒25年.痛风性关节炎病史20年,痛风石5年,痛风肾3年,高血压病3年.2016年5月6日股骨颈骨折20天后突然出现1、2、3、4掌指关节、2、4、5近端指间关节、双肘、双膝、双踝、双1、5跖趾...
李坤
免疫反应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OA)的发病机制 方法:分离、培养OA和正常软骨细胞.OA软骨细胞取自于行关节置换术的OA患者,正常软骨取自于需行截止手术的创伤者或肿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LA 1...
李坤
纤维肌痛综合征465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李长红魏琴李坤王慧娟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活动性RA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10 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20 mg,ti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C反应蛋白(CRP)、风湿因子(RF)、血沉(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症状,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好。
冯艳广王俊丽李坤
关键词: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多苷片来氟米特疗效
抗疏水配体结合蛋白多肽抗体对干燥综合征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抗疏水配体结合蛋白(LCN)多肽抗体对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有关抗LCN多肽抗体对SS诊断价值的文献。采用Meta-Disc 1.40和Stata 16.0软件分析纳入文献中抗LCN多肽抗体诊断SS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抗LCN多肽抗体诊断SS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LR、-LR、DOR分别为0.62(95%CI 0.37~0.82)、0.78(95%CI 0.67~0.86)、2.81(95%CI 1.97~4.01)、0.48(95%CI 0.27~0.86)、5.80(95%CI 2.57~13.11),AUC为0.79。结论抗LCN多肽抗体具有中等敏感性和特异性,对SS的诊断具有一定准确性,可作为现有诊断方法的有效补充。
张玉飞李坤魏琴冯艳广黄云慧李长红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META分析
体外冲击波治疗手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手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37例手骨关节炎患者,年龄50±6岁,随机分为ESWT组(n=18)和对照组(n=19).ESWT组予放射状ESWT干预,对照组将能流密度调整为0.在干预...
崔小灿魏琴李坤冯艳广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