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 作品数:49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病原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2022年3月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鉴定,基于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及分子进化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送检的11份粪便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检测Ct值小于30的2份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用Mega 6.06软件对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主要衣壳蛋白1(major capsid protein1,VP1)区氨基酸序列变异分析。结果11份样本中有7份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2份样本全基因组序列经序列比对,为诺如病毒GII.P7-GII.6型,与2012年阿根廷株MW305613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5.79%,VP1区基因属于GII.6a亚型;VP1区氨基酸序列与2015年中国株KU870455相比有4个氨基酸位点改变。结论本次疫情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II.P7-GII.6型,应持续开展对该型别诺如病毒的监测和分子特征研究。
- 孟卫卫李方苏静林羽佳袁永和马鑫
- 关键词:诺如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子特征
- 新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食品中金黄色葡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毒素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2021年从全疆各地13079份食品中分离的133株金葡菌,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金葡菌肠毒素A-E基因,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33株金葡菌中有63株检出肠毒素基因,阳性率为47.37%,其中SEA的阳性率最高,为53.97%;19.05%菌株检出多种肠毒素基因。有120株菌株对测试的12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达90.23%,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76.69%),有36株菌株为多重耐药,分成19个耐药谱;在生肉制品中检出的耐药菌株最多,但在熟肉制品和凉拌菜中分离的金葡菌100.00%是耐药菌。检出2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阳性率1.50%。结论2010—2021年新疆食源性金葡菌近一半产肠毒素,以SEA为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有MRSA菌株的检出。应加强对食源性金葡菌的监测,加大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管力度。
- 李方苏静孟卫卫林羽佳袁永和刘斌马鑫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淡水鱼中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 2025年
-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并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固相萃取柱填料对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样品前处理及仪器条件。淡水鱼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后,采用去磷脂PPR Pro小柱净化,以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通过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目标物;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检测,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23种PFASs目标物在0.5∼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0),检出限为0.030~0.170μg/kg,定量限为0.100~0.567μg/kg,方法回收率为72.9%~1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0%~17.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精密度好,适用于淡水鱼中23种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的快速检测分析。
- 杨雪丽王猛杨亚磊罗文涛田家磊李方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淡水鱼固相萃取
- 2006—2013年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06—2013年新疆伤寒沙门氏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2013年新疆各肠道传染病监测点现场分离的576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系统分型鉴定,并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伤寒沙门氏菌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576株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3.58%,没有100%敏感的抗菌药物;576株菌中,耐3种及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59.72%,耐6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16.32%。结论新疆是伤寒病的高发区,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因此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治疗伤寒病的关键。
- 木塔力甫.托呼提夏依旦.吾甫尔李方外力.沙塔尔木合亚提.胡赛因顾本思刘清
- 关键词:伤寒沙门氏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新疆某监狱伤寒爆发疫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一起伤寒爆发疫情的病原进行分子分型,为今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临床诊疗记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环境卫生学调查和病原及其分子分型等检测后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8月2日~9月15日共报告伤寒病例57例,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及9月上旬,均为在押男性犯人,分布于第14监区,罹患率为22.30%。犯人近2~3年没有明确伤寒菌苗接种史。本起疫情主要危险因素是与病人日常接触,餐饮具等可能是重要传播媒介。病原学调查为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有4种带型,其中有2种主要带型,为同一克隆系(相似系数94.43%),均为多重耐药菌。结论日常接触传播所致,疫情报告延迟及疾病识别能力差,应加强监狱等封闭场所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 刘清夏依旦.吾福尔李方木和亚提外力
- 关键词:伤寒
- 新疆痢疾监测地区志贺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了解新疆志贺氏菌菌型及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痢疾的防治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新疆各肠道传染病监测点现场分离的2 907株志贺氏菌进行系统分型鉴定,并挑选部分菌株(2 215株)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对2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 907株受试菌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氏菌居优势、占91.88%,其次为宋内志贺氏菌(6.71%)、痢疾志贺氏菌(0.93%)和鲍氏志贺氏菌(0.48%);占优势的福氏志贺氏菌亚型分布除2014年F2b*(42.86%)为优势外,其他年份均以F2a为主,各监测点无明显差异;2 215株菌株对23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青霉素(94.36%)、链霉素(89.71%)和强力霉素(87.81%),没有100.00%敏感的抗菌药物,并且耐受6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比例较高为57.34%。结论新疆志贺氏菌以福氏属中的F2a为优势株,细菌性痢疾是新疆常见而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因此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治疗痢疾的关键。
- 夏依旦.吾甫尔木塔力甫.托呼提张健马合木提木合亚提.胡塞英顾本思外力.沙塔尔李方
- 关键词:志贺氏菌血清分型抗菌药物耐药性
- 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描述和分析新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地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理论依据和防控建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3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新疆地区13例人感染H7N9病例死亡11例,病死率84.61%,男女性别比2.25∶1,发病年龄介于35-83岁之间,平均年龄62.8岁。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夏季至冬季,发病地点以乌鲁木齐市最多。大部分病例均有禽类暴露史。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位于6~16d之间,平均10d。发病到死亡间隔时间位于5~21d之间,平均发病到死亡天数为11d。结论 60岁以上男性是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高危人群,应建议其避免禽类暴露。提高医院医生对于H7N9禽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早诊断,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病例死亡风险。
- 郜振国刘万里马合木提赵俊张璇李方刘红斌
- 关键词:流行病学防控策略
- 新疆乌鲁木齐市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及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散售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对分离株分子分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进行分析。方法2023年4-7月在乌鲁木齐市采集108份散售生牛乳,根据国家标准GB4789.10—2016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108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2.8%(57/108),定量分析显示59.6%(34/57)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110 MPN/ml。57株菌中有49株得到15种ST型,其中ST50检出率最高,为19.3%(11/57),ST5405为14.0%(8/57)。57株菌中检测到24个耐药基因,组成14种耐药基因谱,其中norA_1、tet(38)、mgrA、arlR、arlS、sav1866、mepR、mepA等8种耐药基因携带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整体携带率为28.1%(16/57),其中sec-sell检出率最高,为12.3%(7/57),seb为10.5%(6/57)。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编码基因(tsst-1)和杀白细胞素编码基因(lukF-PV和lukS-PV)的携带率分别为12.3%(7/57)和5.3%(3/57)。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散售生牛乳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风险,分离菌株均携带多重耐药基因,检测到肠毒素等多种致病性毒力因子。应加强对散售生牛乳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 孟卫卫苏静林羽佳袁永和李方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安全全基因组测序分子特征
- 1995-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1995-2016年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流行学特征分析,为今后监测和疫情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527株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特征研究。结果 527株伤寒沙门菌分为145个PFGE带型,条带相似度为57.42%~100.00%。有部分带型多年持续存在,且出现在不同地区。共发现32组分子分型成簇性病例。结论新疆伤寒沙门菌在基因型上存在高度多态性,同时也有优势带型长期连续存在,且存在分子分型成簇性病例,需要加强实验室监测。
- 李方夏依旦.吾甫尔周海健刁保卫木塔里甫.托呼提张建马合木提
-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201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概况及耐药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概况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新疆菌痢的发病资料、菌型监测、药敏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新疆共报告菌痢123 238例,年发病率波动在25.91/10万-76.04/10万之间,年病死率在0.00-46.90/10万之间。东疆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7-9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以〈5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最高,其次是农民和学生。福氏志贺菌是优势菌群,其中F2a最多。流行菌株对链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及四环素等抗生素等高度耐药,对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5种抗生素的菌株达71.43%。结论 2004-2014年新疆菌痢发病率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个别地区的发病率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高发季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疾病仍然是新疆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 张建马合木提夏依旦木塔力甫木合亚提李方顾本思李新兰
- 关键词:菌痢发病率血清分型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