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7篇椎体
  • 6篇腰椎
  • 6篇疏松性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6篇骨质疏松性
  • 5篇胸腰椎
  • 5篇颈椎
  • 5篇成形术
  • 4篇椎骨
  • 4篇椎体成形
  • 4篇椎体后凸
  • 4篇椎体后凸成形
  • 4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压缩性
  • 3篇压缩性骨折
  • 3篇前路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椎体成形术治...

机构

  • 20篇丽水市中心医...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3篇李松强
  • 9篇何登伟
  • 9篇陈剑
  • 8篇吴忠伟
  • 7篇朱科军
  • 5篇郑崇武
  • 4篇任少君
  • 4篇郑荣宗
  • 3篇潘水章
  • 3篇盛孝永
  • 3篇任少军
  • 2篇吕国强
  • 2篇吴忠伟
  • 2篇朱科军
  • 2篇任少军
  • 1篇吴泉州
  • 1篇林蔚
  • 1篇季卫平
  • 1篇朱烨
  • 1篇柳育健

传媒

  • 5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2009年浙...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5例诊疗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本院4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进行A组(1周内手术治疗),B组(1周后手术治疗),C组(非手术治疗),对3组患者JOA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出院后6-12月随访,患者JOA评分A组、B组与C组相比均显著增加,A组JOA评分增加显著高于B组。结论:早期手术治疗相比晚期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最佳。
陈剑李松强
关键词: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短节段微创置钉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中青年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1
2014年
脊柱胸腰段因处于脊柱生理弧度相互交界处,活动范围大,故骨折好发。我院自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微创置钉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中青年胸腰椎爆裂骨折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7~48岁,平均38.7岁;人院诊断均为胸腰椎爆裂骨折;致伤原因:坠落伤13例,交通伤25例,压砸伤4例。
朱科军李松强刘飞俊陈剑吴忠伟
关键词:中青年
ZERO-P钛板在颈前路手术治疗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外伤以及退变等原因引起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导致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及二便功能障碍,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Cloward、Smith等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并应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ACDF)治疗本病,75%~80%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本科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颈前路减压、保留椎体终板、植入SYNTHES公司生产的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1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吴忠伟盛孝永何登伟朱科军李松强任少君
关键词:治疗单颈前路手术钛板颈椎前路减压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在颈椎单开门术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价centerpiecee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术中应用价值及相对于传统丝线缝合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从2009年12月~2011年8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
吴忠伟何登伟李松强盛孝永任少军朱科军
关键词:颈椎管
文献传递
ZERO-P钛板在颈前路手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ZERO-P钛板在颈前路手术治疗单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优点.方法本科自2009年05月~2011年12月收治17例该类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41~70岁,平均53.5岁,均行颈椎前路减压ZERO-P钛板内固定...
吴忠伟何登伟朱科军李松强任少君
文献传递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诊治体会
2006年
郑崇武郑荣宗李松强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半月板损伤诊治体会股骨髁部骨折随访资料诊治方法
CT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在CT导视下穿刺到病变椎间盘中央;置入光纤,光纤尖端超出穿刺针尖3~5mm。汽化开始,在汽化过程中,有汽泡或青烟...
吴忠伟任少君李松强陈剑
关键词: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CT引导腰椎间盘突出症
文献传递
单侧经皮穿刺近椎体中线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28例
2013年
我科自2009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穿刺近椎体中线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65~83岁,平均70.1岁;病程1天~3周。主要症状为胸、腰背部疼痛,脊柱正侧位片、MR及CT三维重建均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
吴忠伟何登伟任少军朱科军李松强陈剑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
Centerpiece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术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评价Centerpiece钢板在颈椎单开门术中应用价值及相对于传统丝线缝合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其中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A组),男8例,女7例;年龄51~65岁,平均60.5岁;病程2~15个月。采用传统颈椎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丝线缝合固定)治疗17例(B组),男9例,女8例;年龄49~66岁,平均61.5岁;病程1~14个月。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行走不稳症状,颈椎MRI上可见颈髓受压明显伴有脊髓变性。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CT上椎管矢状径(AP)及颈椎活动度(ROM)。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症状均明显恢复,复查MRI、颈椎CT见椎管容积明显扩大,术后随访无再关门及钢板螺钉松动的异常情况。A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155±12.3)min、(407±11.8)ml;B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148±14.4)min、(398±15.4)ml,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A组由术前的9.1±2.6提高到术后的15.5±1.8,B组由术前的9.3±2.1提高到术后的1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矢状径(AP)A组由术前的(10.7±2.4)mm提高至术后的(17.6±3.2)mm;B组由术前的(11.6±1.7)mm提高至术后的(15.9±2.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活动度(ROM)A组手术前后分别为(51.0±2.6)°和(45.0±3.5)°,B组分别为(52.0±1.8)°和(42.0±2.4)°,两组术前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加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相对于传统颈椎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丝线缝合固定),
吴忠伟任少军盛孝永李松强朱科军何登伟
关键词:颈椎病椎管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6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自体髂骨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后恢复满意,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29例,良18例,中10例,无效6例;JOA评分由术前(9.1±2.4)分上升至术后的(17.4±3.2)分。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或自体髂骨植入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椎体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陈剑李松强
关键词:前路内固定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