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恩杰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航天
  • 4篇推力
  • 3篇行星
  • 3篇深空
  • 3篇深空探测
  • 3篇卫星
  • 3篇小推力
  • 3篇小行星
  • 3篇火星
  • 2篇地球
  • 2篇星际探测
  • 2篇星体
  • 2篇行星探测
  • 2篇探测器
  • 2篇偏心
  • 2篇偏心率
  • 2篇强国
  • 2篇燃料
  • 2篇小推力转移轨...
  • 2篇小行星探测

机构

  • 15篇国家国防科技...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中国航天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5篇栾恩杰
  • 11篇崔平远
  • 7篇崔祜涛
  • 3篇尚海滨
  • 3篇乔栋
  • 2篇任远
  • 2篇袁建华
  • 2篇赵滟
  • 2篇任高峰
  • 2篇胡良元
  • 2篇王崑声
  • 2篇崔剑
  • 1篇黄翔宇
  • 1篇高艾
  • 1篇朱圣英
  • 1篇李辉
  • 1篇满璇
  • 1篇蒲洪波
  • 1篇陈红涛
  • 1篇贾平

传媒

  • 4篇宇航学报
  • 4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中国航天
  • 2篇质量与可靠性
  • 2篇工程研究——...
  • 2篇深空探测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深空探测研究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重大工程是科技进步的牵引力——再论工程技术科学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工程、技术和科学关系的辩证思考,论述了国家重大工程是科技进步的牵引力。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为例,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以六千年工程师历史为切入点,总结了历史上大型工程和现代科技工程中工程实践的特点,分析了工程对科技发展的牵引作用;通过分析现代高等院校科系分类和新型学科建立不甚合理的现状,总结了当今科技发展中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模式,提出应重视重大工程的跨学科特征及其工程实施方法。
栾恩杰
论工程在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从工程与科学技术辩证关系的角度,在四个方面讨论了工程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劳动与劳动工具对人类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入手,讨论了工程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三者的关系,认为三者处于"无首尾逻辑"的不断循环的融合体状态,三者互相依赖、互相推动,而工程直接联系着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的基础,在这一循环中起着"扳机"和载体的作用。以中国航天经历仿制阶段、自主研制阶段、跟踪发展阶段以及开始步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时期的58年发展历程为例,论述了以重大工程带动科技发展对我国来说是一条成功之路。提出在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中要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坚持通过重大工程带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要将基础科研按其本身的特点并吸纳重大工程的成功经验制定发展规划。讨论了工程成果对于科学发展的基础作用,提出工程成果不仅是现代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必要手段和基础,还牵引着诸多基础学科的生成,完善和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工程设施所提供的成果,既是设计成果、验证结果,也是运营的伴行装置;既是对象的物理表现,也是模型化认识的基础科学。对工程师的使命强调了三点认识:一是要依据系统工程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指导工程实践,一项重大工程系统在其运行中,必然要包括"非拥护性评审"以及相应的机会成本权衡;二是系统工程实施的第一步是工程需求论证,而复杂工程系统的需求论证必须是全域性的,涉及技术、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否则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三是科技进步将人类社会推到高科技时代的同时,也把我们带进了为科技进步和工程建设而付出的各种代价之中,工程师要与科学家携手,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无首尾逻辑的综合运用,共同解决当代民生难点课题,这是工程师的责任。
栾恩杰
关键词:航空航天
可靠性工程的运行——关于扩展可靠性增长的理念被引量:1
2008年
在可靠性工程运行中,可靠性增长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大型复杂工程系统由于受样本条件限制,难以严格依据统计模型开展狭义的可靠性增长。通过"举一反三"工作实施扩展的可靠性增长,成为大型复杂工程系统可靠性增长的重要理念。本文在深入解析狭义可靠性增长的"杜安模型"和"AMSAA模型"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举一反三"实施"扩展可靠性增长"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详细阐述了"举一反三"在可靠性增长模型中的数值贡献,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现实意义,从而为大型复杂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增长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思路。
栾恩杰
关键词:举一反三AMSAA模型
一种新型火星定点着陆轨迹快速优化方法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火星定点着陆任务大气进入段的轨迹规划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hp-Radau伪谱法的快速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大气进入段的动力学约束、边值约束、以及着陆器的机动能力约束和安全性约束,结合hp-Radau伪谱法的配点特性,将轨迹优化问题转换成一个大规模多约束参数优化问题,给出了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问题的求解框架;为了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给出了参数优化过程中雅克比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数学仿真对本文算法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1)hp-Radau伪谱法可有效应用于火星着陆大气进入段的轨迹规划问题,并且比Radau伪谱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高的计算效率;(2)与数值差分方法求解雅克比矩阵相比,引入雅克比矩阵的解析表达式能够将算法的计算效率和耗时稳定性大大提高,分别为58.75%和85.58%。
任高峰崔平远崔祜涛栾恩杰
应用借力机制选择星际探测目标的探测器发射方法
应用借力机制选择星际探测目标的探测器发射方法,属于深空探测转移轨道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轨道半长轴较大或者偏心率较大的探测目标的可接近性评价这一难题,本发明的探测器发射方法包括: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求取、借力飞行轨道类型选择和...
崔平远乔栋崔祜涛栾恩杰
文献传递
行星着陆动力下降段相对视觉导航方法被引量:9
2019年
针对行星着陆动力下降段视觉导航自然路标匮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相对视觉导航方法。该方法利用相机和雷达的测量信息构建相对导航坐标系并求解随机视觉特征点在该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利用求解得到的特征点为导航参考,设计相对导航系统,估计着陆器在相对导航坐标系下的位置、速度及姿态信息。同时,构建可观性矩阵,解耦分析位置和姿态的可观性。通过可观性分析可知利用相对导航坐标系下的一个随机特征点即可实现着陆器全状态可观。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着陆器状态误差,验证了可观测度理论分析及导航性能。该相对导航方法无需行星地形数据库,且可以实现着陆器全状态的高精度估计,满足行星精确软着陆的需求。
秦同朱圣英崔平远栾恩杰
关键词:相对导航
基于改进直接法的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算法
2006年
针对任意椭圆轨道间的燃料最省小推力转移问题,推导出一组无奇点轨道根数描述的最优控制律;为了高效可靠地获得精确最优解,结合并行打靶技术和平均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协状态参数化的直接优化算法。本文还通过对运动方程的平均化处理,克服了优化过程中短周期项对数值积分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给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并且与传统直接法相比,提高了问题的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
尚海滨崔平远栾恩杰
关键词:小推力最优控制律
地球到火星的燃料最省小推力转移轨道研究
对于地球到火星的小推力燃料最省转移轨道的设计与优化,本文通过将转移轨道离散化, 把最优问题转化为多参数优化问题,并利用逐次二次规划(SQP)方法进行求解,避免了两点边值问题对协状态的初始猜测。仿真结果表明,离散化方法可以...
尚海滨崔祜涛崔平远栾恩杰
关键词:小推力SQP
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能量平衡式
2009年
地球卫星入轨后,处于地球的保守场中,在不计阻力损耗情况下,卫星的总能量是守恒的。由此,可以建立一个卫星轨道的能量平衡式。将提出的近、远地点能量平衡式应用到"嫦娥"一号工程的近、远地点参数的独立核算,结果是成功的。同时,对选择"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的运载能力,以及"嫦娥"一号卫星所携带推进剂数量的合理性进行了核算。
栾恩杰
关键词:卫星远地点近地点
应用借力机制选择星际探测目标的探测器发射方法
应用借力机制选择星际探测目标的探测器发射方法,属于深空探测转移轨道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轨道半长轴较大或者偏心率较大的探测目标的可接近性评价这一难题,本发明的探测器发射方法包括: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求取、借力飞行轨道类型选择和...
崔平远乔栋崔祜涛栾恩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